莊毅想了想,轉而回到府衙後堂,這是前麵端本正源堂之後一個單獨的院落,他日常辦公兼會見重要的客人之所,有寬敞的主室三列加東西廂房。
公房內仍是很簡陋,並無過多奢華的陳設,莊毅繞到案幾之後,抱出臨別時,艾蘭送的紅漆小木箱,從中取出一卷遼東全圖,在案幾上緩緩打開來。地圖繪的很粗糙,沒有經緯線,而且很不標準,但遼東的大概輪廓卻是一覽無餘。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柳城,這恰好處在遼西走廊的頂端,但位置偏北了,這讓他想起了後世的錦州,大概就在自己上次去的那個小漁村北麵一點,扼控海陸兩路,而且那東麵的遼河入海口,順河可直達柳城,渡河而過醫巫閭山,便是原安東都護府轄地,那裏有豐富的煤、鐵資源。
他的手指豎著劃過安市州,到遼東半島頂端的都裏鎮,重重一點,隻需一支水師,人口、布帛、瓷器、糧食,什麼資源都可以有了啊!可惜現今也是在渤海人手裏。莊毅想到這裏,心頭一片火熱,口裏喃喃念叨:水師……崔氏……水師必須有!崔氏麼?隻能是商貿!
說起商貿,其實也簡單,南北貨物流通而已,但是利潤絕對是難以想象的暴利,中原、江南,那是一塊多麼龐大的市場,隻需建立起商業網絡,則從此黃金滾滾來啊!
但是販運終究是小道,隻有實現產銷一條龍,才是最大的盈利秘訣,原材料這個世界並不缺,奚人、契丹、渤海、新羅,他們都可以供給;生產技術自己腦中就有,隻是需要時間全麵地規劃建立起來。
嗯……這要怎麼做呢?莊毅默默地想著,隨手提筆取紙鋪開,寫下了“平遼軍五年發展綱要”九個大字。隨即奮筆疾書寫下了序言。
欲守土必先治兵,欲治兵必先理民,欲治民必先致富。民富則兵強,然後可清除頑疾,平定亂世,兼濟天下……
於是這一天裏,莊毅兩耳不聞窗外事,閉關書寫,一份平遼軍第一個五年計劃,新鮮火熱出爐了。
計劃就隻是計劃,是否切實可行呢?莊毅趁次日早上的日常衙參議事,一眾屬吏都在之時,拿出這份計劃綱要給眾人一一過目。
“你們覺得我這份統籌營州軍政的五年發展計劃如何?”莊毅滿希冀地問道。
“真是難得……軍使年紀輕輕,這份開闊的眼界,縝密布局的心思,某等空活一把年紀,也要汗顏不已!但是呢……事情不是那麼簡單,我們隻是一個軍鎮,無名無份的!兵不過三千,甲器尚且不全,要真是照你說的這麼做,盧龍一準調兵過來,到時可就為他人作嫁了!”段忠實笑嗬嗬地說道,顯然他心裏是不以為然的。
“嗬嗬……不然不然!易經有雲: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事情也不是不可以做,但這個順序嘛!得調整一下,我們先建縣,再設法從幽州把刺史、或是下州都督官憑拿到手,一切順理成章,有三千精兵足以守土矣!”朱永濟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