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情場官運俱佳(1 / 3)

生活常常在人們早已不想,而且不願意想的時候,出乎意料地打開一個新天地。在我已經習慣了眼下平靜無奈的生活的時候,公司黨委卻提名我為公司經理的候選人,交由群眾評議。這時,才朦朦朧朧地感到,國家已經在發生著變化,社會也在發生著變化,人們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也在變化。不過,這樣一來,原有的平靜打亂了,各種新的煩惱接踵而來。

首先,是與一直擔任公司副經理的羅聿川的關係一下子緊張起來。

羅經理長得很帥,身材勻稱,略為扁長的臉龐端正俊秀,深受女同誌們的喜愛。據說一對夫婦吵架,工會派人去調解,女方脫口就說,男方如果長得像羅經理那樣也就不離了,偏偏長得像豬八戒他二姨似的,脾氣還不小,不離等啥!羅經理舉止文雅,說話不慌不忙,頗有紳士風度。遇到什麼事情,從不忙於表態。發表出來的意見,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哪一方都能接受。

我對他的印象很一般。我感覺到,在他紳士風度的外表下,有一種陰陰的東西。我逐步發現,他表態少,不是因為深思熟慮,做事慎重,而是因為缺乏謀略,缺乏見解。

他和我同歲,同年報考大學。不幸的是他僅差幾分而未能圓大學夢。重新複習,準備第二年再考。誰也沒有料到,第二年發生內亂,徹底擊碎了他上大學的夢想。那時的本科大學一般都是五年製。內亂開始時,正好有五屆學生在校,稱作“老五屆”,內亂時的高中生,被稱作“老三屆”,這是特定曆史條件下的專有名詞。就像電影的定格一樣,我永遠定在“老五屆”上,而羅聿川被定在了“老三屆”上。從此,我倆的生活道路便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羅聿川和千百萬知青一樣,上山下鄉,經受了數不清的磨難,然後回城,頂替父親進了石油公司,兩年前破格提拔為副經理。而我好像幸運多了,頭上有頂大學畢業的帽子,離開校門,一腳就跨入了幹部行列,盡管幾年沒上課,可在畢業時,能分配工作,終身享受幹部待遇,唯一令人遺憾的是落了個“臭老九”的名聲。

生活就是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每一個命運這麼不公平地分配給人。最想不通的當然是羅聿川。可是他哪裏知道我的心情並不比他輕鬆多少。在我看來,我們這批“老五屆”並不比“老三屆”幸運多少。我們所經曆的那段歲月,所遭受的辛酸和苦澀,別人知道多少呢?這些年出了一批知青作家,知青們的生活經曆在他們筆下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得到了社會的廣泛同情和認可。我心中一直有個念頭,有朝一日,寫一部反映“老五屆”們生活的小說,傾訴一下他們的心聲和呐喊。

兩年來,我和羅聿川的關係還算可以。雖然他是領導,但對我一直比較客氣和寬容。比如我要找他批個什麼東西辦個什麼事,他從來都是不假思索就辦了,別人去就不行,屁大點事不問你個底朝天,他是不會輕易簽字的。這中間的原因,我能感覺出來,但說不明白。

這些天情況變了。每每遇見羅聿川,他的目光總是怨怨的,態度也冷漠了許多,好像他的不能上大學,罪過在我似的。原公司經理一年前就病休在家,工作一直由羅聿川主持。他一直想由副職變為正職。他的優勢很多。他是本地人。公司裏有一批當地幹部,當年籌建油庫時,征用了當地村民們的大批土地,作為補償,一些村民招工正式進了公司,其中不少人由工代幹陸續轉成了正式幹部,這其中又有一些人被羅聿川提拔當了科長副科長。有恩不報非君子,這批幹部一般都支持羅聿川。市裏分管工業的一位副市長也是當地人,據說他提拔為副經理與這位副市長有關。一般人認為,羅聿川的扶正是甕中捉鱉十拿九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