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莫讓送禮南轅北轍
送禮時,不要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結果讓送禮與其目的南轅北轍。
為什麼送禮?必有其原因或者目的,所以送禮要從目的出發,莫讓禮也送了,結果卻是毫無作用或者適得其反。
(1)別做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蠢事
不打聽對方的住址而到對方上班單位送禮的人是傻瓜,非但辦不成事,還會讓你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禮品上雖說寫著是送給對方個人,但因為你,與對方領導的秘書隻是工作上的關係而已,所以禮品應該歸公司所有,他本人不可以帶回家去。
此外,當你到對方工作單位訪問順便帶著禮品送人也有上述情況。禮品的體積稍大一點,周圍的人就會看見。即使體積小,如果送的方法不高明也容易被周圍的人發現。在被別人發現的情況下,如果對方硬著頭皮拿回家去,周圍的人會對他指指點點的,這將使他很難為情。如此一來,你的送禮目的會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
(2)別把受禮者當猴耍
在對待禮品本身的觀念上也因人而異。在預算規定的範圍內選購禮品時,僅拘泥於外表不看質量,或隻是為了體麵而在數量上下工夫的人相當多。在過去也許行得通,但在人們的眼光及要求都很高的現在已經過時了,也行不通了。
外表華麗質量卻很差的禮品讓人打開一看就搖頭,受禮的一方對此不但不會感激,相反,他會認為你在把他當猴耍,要知道都是明眼人,何必來這一手呢?
(3)別把禮物變成一次性筷子
如果你送禮像給人發筷子一樣,人手一份,結果自是尷尬,禮物的命運也隻能是如同一次性筷子一樣被悄悄收進了垃圾堆。
有一偉推銷員在談到他一次有趣的經曆時說:“那是我到某大領導家拜年時所發現的一樁事情。當時我看到對方下屬手裏拿著打火機說:‘嗯,我豁出去了,買上了進口貨。還是都彭的呢!’對方得意洋洋地回答我(其實是否真的是他本人花錢買的鬼才知道)。我到隔壁局長辦公室,局長也拿著個都彭打火機。真奇怪!整個單位幾乎每人拿一隻。
“後來我才知道,甲公司的推銷人員得知乙公司送給這家客戶負責采購的經辦人員一個都彭打火機後,為了使這家客戶不被乙公司拉走,他回公司立即采取對策,也同樣送了些都彭打火機給該部門所有的有關人員。
“當該客戶的有關人員看到彼此間都拿著同樣的打火機後,心照不宣,但心裏都很不舒服。當我下次再去該客戶訪問時(盡管相隔時間不太長),就沒有看到一個人手裏拿著都彭打火機了。”
當送穿戴在身上或者隨手攜帶的物品作為禮品時,請注意不要把同樣的東西送給同一個單位裏的幾個人。此外,即使不是同一個單位的人,如果他們經常見麵的話也不要送同樣的禮品。
送禮時,千萬別做這些傻事,用點策略,不要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結果讓送禮與其目的南轅北轍。
9.受禮者要三思而後行
送禮要三思,別忘了受禮同樣要三思,否則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禮太重,可能是賄賂,一旦陷入,你的良心、你的人生就會受到法律的譴責和懲處。
送禮有學問,受禮同樣有學問,什麼樣的禮物要歡歡喜喜去接受,什麼樣的禮物要婉言拒之門外,都需思考才好。古人說凡事三思而後行,同樣受禮者也要有策略,三思而後行。
受禮後,你必須要判斷一下是否要接受饋贈,但不幸地,你通常得打開包裝才能決定。或許你會認為收受禮物可能顯示出你拙劣的判斷力,但仍應推測其意圖:禮物不應該是賄賂或和利益衝突的東西,而應該隻是商場上同事之間的饋贈而已。
不妨做個有策略的受禮者,你可以利用下列問題來決定是否收禮:
·禮物是否超出價值?
·禮物送達時間是否在非傳統或不同於平時的時刻?
·是否違反公司規定?
·它是否會讓你覺得有義務去參加宴會?
·最近三個月左右,是否曾帶給送禮者生意上的往來及利潤?
·是否有未定案的商業交易?
·送禮者是否有“收買”人的名聲?
上述問題隻要有一個是“是”,最好婉謝,辭謝一個有問題的禮物總比錯收來得好。
如果你打算辭謝別人的禮物,最好在收禮後24小時內行動。沒有實際行動即會被認為已被接受。退回禮物時須附上親筆寫的短箋,明白表示你無法接受。不必寫出特定原因,在短箋上注明日期並講清楚你已接到但無法接受。請把不要責備、侮辱或表達不屑的意思簡潔地傳達給對方即可。假如公司製度上有規定,你必須為此行為提出報告,基於保護自己的原則,在報告上附上你謝絕短箋的影印本。
你不必在退回禮物前先電話通知送禮者,或事後舊事重提,假如送禮者事後又提起這件事,可重複你在拒絕卡片上的說詞,或巧妙地轉換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