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後,景素就對宋約開始戒備,到了喬言突然提出將喬玄接回京城來,但又明顯的不喜歡喬玄來看,是有人教他這麼做的,每日和喬言相處最多的就是景素和作為帝師的宋約,但那時她還不清楚宋約的目的。
不過,在這個時候順著查下去已經容易了許多,其中再無破綻,但景素不甘心,一查之下就查到了宋約的家鄉。
她得到了一條重要的線索,宋約這麼多年不曾娶妻,是因為他曾經在家鄉訂過一門親事,但先帝在世時,選秀因為與他定親的女子長得端莊秀麗,縣太爺為了巴結上麵,就硬是將這個女子的名額報了上去,不出所料果然中選,這個女子如今便是喬玄的母親,因為有一副銀鈴般的嗓子,便被封為鈴妃,如今是鈴太妃。
宋約的目的還有些朦朧,但自宋約斬釘截鐵的讓景素將滄國的人馬都借給漓國的時候,她才真正知曉他的目的,他斂財的所有不過就是為了招兵買馬,這些年的示弱都是為了讓其他人對他放鬆警惕,他要將喬玄扶上皇位,他已經觸及了景素的底線,她要除掉宋約,就在今晚她做了準備,今天的宴席景素全權交由宋約布置,宋約果然將禁衛已經換成了自己的人,讓宋約以為景素沒人可用,在宴席上一旦宋約發難,她當場就可以將宋約拿下,連帶著吳王一並除掉,可人算不如天算,莫不是宋約命不該絕於此?
景素回過神,才發現馬副將還在下麵跪著”起來吧,哀家不怪你。“
”謝太後,那今日之事……“
”去查出那女刺客的來曆,給皇上給大臣們也給左丞一個交代就是了。“
”末將遵旨,不過棋將軍那裏……“
”既然對外已經派他借兵漓國,那就讓他去吧,不用在路上停留了,但是傳哀家的口諭,一定讓他誅殺謝氏一門,不能讓漓國改了天下了。“
”是。“
暖暖的午後,景素帶著喬言去太醫院看望宋約。
雖然不是致命傷,但因為失血過多,宋約還處在半昏迷的狀態,喬言小海子的心性,待了一會便坐不住了。
”言兒先去上書房溫書吧,母後看看一會兒左丞會不會醒。“
”是,兒臣告退。“
喬言撒歡的跑了出去,幸好昨夜的事情沒給喬言造成太大的影響。
屋內一片寂靜,景素摸出手絹,擦了擦手,狀似自語”愛卿,如今滄國看似太平,但實則不然,天下五家而立,除了滄國,漓國,彭國,羽國,還有就是一直對滄國虎視眈眈的南國。此次,南國突襲邊境,搶去好幾座城,哀家一介女流真是力不從心,不過為了滄國的未來,哀家隻好同他們和談,現下已經決定送玄兒去南國做質子了,他雖說是個孩子,但透著機靈,哀家相信他不會吃虧的。“
宋約雖然是閉著眼睛的,但景素仿佛能看見其中噴射出來的怒火。
”愛卿還是快些好起來吧,哀家改日再來看你。“
自打喬玄被送往難過,宋約就一直稱病不再上朝,雖然遞上了辭呈,但景素都沒有答應。
漓國的內亂暫時平息,謝家敗了,但主力還在,逃出漓國,現在不知在哪裏,景笙為了表示感謝,準備了厚禮,還派了使臣來代表他來感謝,景素禮收了,人沒見,隻讓使臣傳了一句話回去,這漓國是景家的天下,要是在他這改朝換代,列祖列宗都不會饒了他。
景素的父皇一直在病中,但寫了信給景素,說是父女間不應該如此見外,漓國有事景素自然是不能袖手旁觀的,氣的景素立刻將還在漓國收拾殘局的軍隊調了回來。
景笙為這事很是鬱悶,但父皇已經時日無多,搬到行宮去修養,漓國實際上已經是景笙掌握大權了,他讓景素忘記以前的不愉快,更是修國書來,商量兩國結盟事宜。
到了用人之際,景素才發現滄國的官員空出這麼多的缺,開科考試迫在眉睫,她將每年的科考分為文武,增加了武狀元之後,參加科考的人激增,滄國一向重武輕文,習武的人多,也是情理之中的。
瘟疫的陰影已經消散,各地的學子都往京城湧來,一時間熱鬧非凡。
景素發現喬言過完這次生辰之後便開始了真正的成長,已經能夠獨立看一些奏折,景素很是高興,已經開始減少對朝政的參與,讓喬言早日成為一個合格的君主。
可是,無所事事的時候人就會開始胡思亂想。
景素的父皇在這個秋天駕崩,消息傳到滄國的時候,已經是景笙登基的第二日,那個也許都未記住景素模樣的老人,走的很快,快到他的離開好像是一件早就該發生的事情。
對於景素,談不上悲傷,但還是戴了三天的孝,她固執而自然的做著該做是一個女兒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