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元二年元月初四,正是立春時節,宜會友,交易,納畜,忌種植,置業,賣田,掘井。就在這天,當今皇上下昭宣布為明玄未來的皇妃準備的來儀宮已修建完畢,大婚將在元宵節第二日舉行。
這個消息並未在朝野內外引起多大轟動,眾所皆知,當今陛下獨斷專行,他決定的事沒人能阻擋。何況對於尋常百姓來說,每日吃喝穿用才是頭等大事,而朝堂之上的事隻不過是他們茶足飯飽之後的消遣之物,偶爾抱怨上幾句,並不真正放在心上。一年之中,他們都為生計奔波勞碌,隻有臘月末到元宵節這段時間能夠真正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是以百姓對皇上大婚的期盼反不如即將到來的元宵節。
元宵那晚,當真是“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紅燈如龍,將街市裝點得熱鬧繁華,而這個節日,卻是許多閨中少女一年之中最為盼望的。因為隻有在這天,那些平日裏養在深閨,足不出戶的閨秀們能得出門夜遊,觀賞街燈,徹夜賞玩。
在元宵節上,隻見燈光斜暉交映,倒影澄鮮,禦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在這樣的氛圍中,不知發生過多少才子佳人一見傾心纏綿悱惻的愛情。深閨小姐愛上燈會上才華橫溢的公子,如此掛在心上,眉間平白增添另一種愁思,而平日難得一見的有情人可以相約燈下,互訴衷腸。
而也有許多少女在湖邊放蓮燈,在燈上寫上自己心中所願。她們相信,若是蓮燈不沉,則心願就會實現。
處處張燈結彩的深宮,火樹銀花,裝點著各處宮院。宮中一群宮女難得出來放風一晚,都跑到翠微湖邊熱熱鬧鬧地放著蓮燈。
“主子,你也許個願吧!”巧兒把一個精致的蓮燈遞到簡素雪麵前。簡素雪臨湖而立,隻是看著眼前笑鬧忙碌的宮女默然不語。
良久,簡素雪突然轉身問道,“巧兒,你可思念家人?”
巧兒愣了一下,隨即低了頭嚅囁道,“奴婢沒有家人,三歲時奴婢被家人賣給了王尚書府上做使喚丫鬟,後來......”巧兒頓了一下,小心地看了看簡素雪的神色,“後來王尚書辭官回鄉之後我才進了宮。”
簡素雪愣了一下才想起巧兒口中的王尚書原是當初喬城下令修建來儀宮之時宮中極力反對的老臣。
“巧兒,你今年多大?”簡素雪想了想問道。
“奴婢虛度二七年華。”巧兒恭敬答道。
“你這十餘年都沒再見到家人一麵?”簡素雪問道。
“既是賣身為奴,哪裏還能得見家人。”巧兒道。
簡素雪看巧兒神色有些黯然,不禁伸手拉住她,“巧兒,你可恨你家人麼?”
“不。”巧兒搖了搖頭,“這都是巧兒的命,巧兒誰都不怨。”
真是個柔順乖巧的丫頭,簡素雪心中不禁一陣柔軟,但一想到自己的家人心中頓時一陣劇痛。父皇本在皇宮外的一處隱蔽的行宮頤養天年,當日聽聞城破國亡的消息自盡殉國,母後也相隨而去。這些事她都是後來才得以聽聞,喬城對此事瞞得密不透風,不許任何人在她麵前泄露半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