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想像得到當年大街上奴隸主乘坐的華麗的馬車,商人載運貨物的車子,旅客雇用的馬車,來往頻繁,絡繹不絕的一派繁忙景象。
在街道的十字路口都建有雕花石塊砌成的水池,裏麵盛有從城外山上通過渡港引入城內的清涼泉水。大街的兩邊有酒館、商店、水果鋪和出賣各種雜貨的小攤。在一家商店牆上寫著出售好酒和衛生用具的廣告;另一家商店牆上則掛有一條橫幅標語:“水果商販支持普裏斯庫擔任高級行政官”。
龐培城的商店大多數都設有手工作坊。作坊規模一般不太大,產品自製自賣,有麵包房、釀酒坊,以及生產瓷磚、陶罐、燈具和紡織品的工場。
在城裏,還有用大理石修建的、很考究的高級酒館,以供奴隸主娛樂享受。公共溫泉浴場保存得相當完整,石砌的拱形屋頂上麵刻有雕像和各種裝飾圖案,至今仍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在龐培城的西南部有個長方形的廣場。廣場周圍原來有高大的石雕柱廊,可以遮風避雨,但由於地震的破壞,大部分已經坍塌了。
龐培城裏高大宏偉的建築大都集中在廣場附近,這一帶是龐培的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廟宇已經毀壞了,從殘存的雕花精致的大理石門框、祭壇和高出地麵三四尺的石塊地基,可以想象到它們過去的雄偉和壯麗。政府官員開會的議會廳和他們的辦公室十分寬敞明亮。
一所長方形的兩層建築物是當時的法院,裏麵設有審訊犯人的法庭和關押犯人的牢房。法院的部分樓房用來作為進行交易和訂立貿易合同的場所。中國的絲綢,東方的香料、寶石,非洲的象和當地生產的葡萄酒和玻璃製品,大都在這裏進行交易。
在廣場的東北角有一個不大的商場,店鋪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不過因為年代久遠,貨架上的藥品、水果都枯幹變質了;青銅製品和各種小擺設也早已鏽跡斑斑,隻留下外形供遊人觀賞。商場裏設有一座出售奴隸的高台,當年“會說話的牲口”奴隸就在這裏被奴隸主像挑選牛馬一樣地選購。
龐培城和所有羅馬古代的大小城市一樣,是奴隸主的天堂,奴隸的地獄。這從住宅的建築上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奴隸主和富豪的住宅大門,多半有大理石圓柱和雕花的門樓,庭院裏栽種著各種奇花異草,樹立著各種人物鳥獸的石雕。有些住宅在客廳的地麵上也裝飾著鑲嵌畫,而牆上還繪有大幅壁畫。
在一個大奴隸主家客廳裏,發現了一幅十分珍貴的鑲嵌畫——《馬其頓王亞曆山大與波斯大流士三世作戰圖》。原畫寬6.5米,高3.83米,由150萬塊白色和彩色玻璃及大理石片鑲嵌成的。然而,創造這一切的奴隸和其他勞動人民,隻能擠住在那些小街小巷中陰暗、狹窄的房屋裏。
有一座圓形的露天角鬥場位於龐培城的東南角,中間部分十分低平,是供人獸角鬥的地方。四周看台呈階梯形,可以容納兩萬觀眾。牆上還留有“塞那杜斯是英雄和索命者”、“費利克斯將鬥熊”這樣的字跡。露天角鬥場附近還有座供人們競技和習武的體育場。古城裏最吸引參觀者的,是那些罹難者的石膏像。原來在火山爆發的一刹那間,許多沒有逃出去的罹難者,藏身在比較空曠的庭院裏,雖然沒有被倒塌下來的建築物壓死,但是很快就被噴出的火山灰包封起來,窒息而死。人體在裏麵枯幹了、消失了,隻剩下一些空殼。
考古學家就利用這些空殼作模子,把石膏漿灌進去,製成許多和真人一樣形狀的石膏像,再現了罹難者當時那種絕望和痛苦的表情:許多人用雙手掩麵或屈著雙臂抱著腦袋;一個小女孩緊緊抱住母親的膝蓋,掩麵大哭;一個拿著一袋硬幣的乞丐茫然站在街口;有些人正在牆腳挖洞,想尋找逃命的機會;有一群被鐵鏈鎖住的角鬥士痛苦地掙紮著,要擺脫鐵鏈。也有的人手裏拿著一袋袋金幣、銀幣和貴重首飾,這些有錢的人也同奴隸們一起同歸於盡了。
今天,發掘工作者們仍在繼續努力,在不損壞它原來的麵貌的前提下,把這座埋藏在地下的城市挖掘出來,將一座完整的龐培古城重新呈現在人們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