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南美英雄(1 / 2)

當時代需要英雄時,總會有振臂高呼者。19世紀呼喚委內瑞拉的英雄是西蒙·玻利瓦爾,他是南美人民的驕傲。

1783年7月24日,這一天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戶貴族家中人人都喜氣洋洋,這是因為小少爺西蒙·玻利瓦爾出生了。西蒙·玻利瓦爾從小生活優裕。在他的家裏,不但擁有大片種植園和1000多名奴隸之外,還有為數眾多的金礦、糖廠、房產以及呢絨商店等。雖然他的家庭剝削、奴役奴隸,憑借奴隸的勞動過著舒適的生活。而另一方麵,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又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視、壓製。所以,他們既是壓迫者,又是被壓迫者,迫切希望推翻殖民統治,掙脫殖民枷鎖。

南美英雄西蒙·玻利瓦爾

1799~1806年,玻利瓦爾先後在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留學,受到了深刻的觸動。尤其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他以後的生活道路影響很大。盧梭、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平等、自由、獨立思想深深影響著他,他開始思考推翻西班牙的殘暴統治。1805年,24歲的西蒙·玻利瓦爾在羅馬阿旺丁山頂上立下了著名的誓言:隻要祖國一天不從西班牙統治下獲得解放,就要奮鬥一天!1806年,玻利瓦爾回到祖國,立即投身到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戰鬥中。1810~1812年,革命者成立了委內瑞拉第一共和國,玻利瓦爾因也是領導人之一。第一共和國不久後失敗,他並沒有灰心,而是積極重新組織力量,繼續堅持鬥爭。1813年,西蒙·玻利瓦爾率領革命軍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區,打敗了西班牙殖民軍,成立了委內瑞拉第二共和國。他振臂高呼,號召人民起來戰鬥,“與可恨的奴役者決一死戰!”在與殖民者的鬥爭中,玻利瓦爾無與倫比的熱情與決心,使他在人民中獲得了極高的聲望,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稱號。然而不久之後,第二共和國也失敗了。玻利瓦爾被迫流亡國外。

1816年1月,玻利瓦爾為了把祖國從西班牙殖民者手裏解放出來,趕到海地總統的官邸。總統佩蒂翁和這位中年人緊緊握手,兩個人邊走邊談,進入客廳。

玻利瓦爾會見海地總統

經過商談,海地總統同意送給他7隻船和大批武器彈藥。玻利瓦爾也向總統佩蒂翁表示,要像海地解放黑奴那樣,給委內瑞拉的黑人奴隸自由。

在兩個月之後,一支200多人的部隊,乘風破浪,駛向委內瑞拉的北海岸。

玻利瓦爾鼓舞戰友

這支隊伍的領導者正是玻利瓦爾。玻利瓦爾決定首先襲擊位於加勒比海海岸的委內瑞拉首府加拉加斯,然後再揮師進軍內地。

但是,他們登陸後,遭到了西班牙軍隊強有力的火力封鎖。加拉加斯是軍事要地,西班牙人派了重兵防守,這一點是玻利瓦爾疏忽了的。結果,一場激戰過後,戰士們傷亡慘重,由於力量對比懸殊,這次軍事行動又以失敗告終。

玻利瓦爾的戰士們奮勇殺敵

假如說,玻利瓦爾這一次行動有點考慮不周,那麼半年多以後當他又一次率軍從海地渡海南下時,就顯得成熟多了。在這以前,他宣布了廢除奴隸製度的法令,號召黑人奴隸起來鬥爭。同時,他對軍事行動也做了比較周密的安排。他們不再去攻打軍事要塞加拉加斯,而是來到了奧裏諾科河流域的東部地區。這裏森林茂密,河流交錯,地形複雜,愛國軍在這裏進可攻,退可守,十分有利。更為有利的是,這裏和加拉加斯隔著一個大草原,沒有路可以直接到達,西班牙人的軍隊很難來增援。

愛國軍沿奧裏諾科河繼續挺進,途中受到了黑人奴隸和當地農民的熱情歡迎,他們自發的加入愛國軍,隊伍不斷壯大,連戰連勝,在這個地區站穩了腳跟。次年,玻利瓦爾又頒布新的法令:將西班牙王室的財產沒收,把土地分給參加解放戰爭的士兵們。這個法令在委內瑞拉引起了轟動。人民從愛國軍那裏看到了光明,不隻是黑人、農民和手工業者,城市小資產階級也參加了愛國軍。草原上的牧民也積極組成隊伍和愛國軍配合愛國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