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下半葉,北美地區湧現了一個新的霸權國家——美國。他對整個世界喊出他的需求: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實質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
“門羅主義”“泛美主義”“大棒”與“金元”並用政策都是美國針對拉丁美洲所實施的侵略政策。
“門羅主義”是在19世紀20年代提出的;“泛美主義”是在19世紀末提出的;“大棒”與“金元”並用政策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在拉丁美洲推行的帝國主義侵略政策。
一、門羅主義
“門羅主義”是1823年12月2日美國總統門羅在致國會谘文中所論述的美國對外政策的原則,即美國和歐洲列強互不幹涉其內部事務。該原則強調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實質是向歐洲列強表明了“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即把拉丁美洲看作是自己的“後院”。在當時該政策在客觀地阻止了歐洲列強對拉丁美洲的侵略,從而鞏固了拉丁美洲各國的獨立。
二、泛美主義
“泛美主義”是1889年由美國發起在華盛頓召開的為美洲國家會議上所提出的政策原則。在會議上,美國提出了“美洲人民利益一致”的虛假口號,大肆提倡建立泛美組織,以“鞏固南、北美洲各國經濟文化的聯係”。在美國的倡導下,成立了他們所謂的“美洲共和國國家聯盟”,後又在1910年改稱為“泛美聯盟”。這是美國為了奪取西半球霸權而邁出的重要一步。
三、“大棒”加“金元”政策
“大棒”和“金元”並用的政策是指“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兩種政策交叉使用,雙管齊下。
“大棒”政策的實質是用武力鎮壓和戰爭恫嚇的方式參與拉丁美洲的國家事務,以達到侵略拉美各國的目的。1916年5月,西奧多·羅斯福在演講中聲稱,他在美國任總統期間(1901~1909年),處理國際關係的合理方法是“嘴裏說話要溫和些,但手中要提根大棒”,“大棒”政策因此得名。
美國總統門羅
“金元”外交是從20世紀初美國在世界各國長期廣泛推行的一種外交政策。這一政策的實質是美國政府公開結合美國壟斷資本,通過帶有奴役性條件的貸款和投資方式輸出本國的資本,以達到控製他國的政治、經濟和外交的目的,最後導致這些國家在實際上喪失了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從而成為美國的附庸國。美國推行“金元”外交的重點,拉丁美洲是首當其衝,其次是東亞,最後是歐洲。該政策是由美國總統威廉·塔夫脫在1912年的國情谘文中宣稱的,他的對外政策是“以金元代替槍彈”,“金元”政策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