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永貞改新運動(2 / 2)

王叔文

革新派圍繞打擊宦官勢力和藩鎮割據這一中心,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罷宮市、五坊使。所謂宮市,是指一些宦官經常借為皇宮采辦物品為名,在街市上公開搶掠的行為。白居易《賣炭翁》詩就是對這種黑暗現象的揭露。永貞革新首先從撤消宮市開始,宮市製度被取消。所謂五坊,即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充任五坊的宦官,也常以捕貢奉鳥雀為名,對百姓進行訛詐。百姓們對五坊使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因此五坊使也被取消。這二項革新大得民心,百姓拍手稱快。

第二,取消進奉。進奉分為兩種,每月進貢一次,稱為月進,每日進奉一次,稱為日進。節度使通過進奉錢物,討好皇帝,後來州刺吏,甚至幕僚也都效仿,向皇帝進奉。德宗時,每年收到的進奉錢多則50萬緡,少也不下30萬緡,貪官們以進奉為名,向人民搜刮財富。唐順宗下令,除規定的常貢外,不許別有進奉。

第三,打擊貪官。浙西觀察使李錡,同時兼任諸道轉運鹽鐵使,乘機貪汙,史書稱他“鹽鐵之利,積於私室”。王叔文奏請皇帝後,罷去他的轉運鹽鐵使之職。京兆尹李實,是唐朝皇族,受封為道王,專橫殘暴。貞元年間,關中大旱,他卻虛報為豐收,強迫農民照常納稅,逼得百姓拆毀房屋,變賣瓦木,買糧食納稅。百姓恨之入骨,於是被罷去其京兆尹官職,貶為通州長史,百姓們非常高興。

第四,裁減宮中閑雜人員,打擊宦官勢力。革新派停發了內侍郭忠政等19人俸錢。革新派還計劃改革軍隊管理方式,從宦官手中奪回禁軍兵權。任用老將範希朝為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任用韓泰為神策行營行軍司馬。宦官集團對這一改革恨得咬牙切齒,大怒說:“如果讓他的計劃實現,我們都會死在他的手上。”由於宦官集團的阻撓,這項重要改新未能實現。

第五,抑製藩鎮。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派劉辟到京都對革新派進行威脅利誘,想完全領有劍南三川(劍南西川、東川及山南西道合稱三川),以擴大割據地盤。革新派自然沒答應韋皋的要求,並要斬劉辟,劉辟隻得狼狽逃走。

此外,王叔文等還放出宮女300人、教坊女樂600人還家,使她們與家人團聚。

這些改新措施,對改革當時的弊政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革新得到了百姓的擁護。由於革新的主要矛頭是對準當時最強大、最頑固的宦官勢力和藩鎮武裝的,所以阻力很大。

早在永貞元年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人就一手操辦,將順宗長子廣陵王李淳立為太子,更名為李純。

七月,俱文珍偽造敕書,罷去了王叔文翰林學士之職。

同時,韋皋上表請求由皇太子監國,荊南節度使裴均、嚴綬等也相繼上表請求驅逐王叔文等人。八月,宦官擁立李純即皇帝位,即唐憲宗,順宗退位稱太上皇。到第二年,順宗駕崩。

憲宗即位後,革新派紛紛被排擠出京城,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馬,第二年被賜死。王伾貶為開州(四川開縣)司馬,不久病死。其餘柳宗元、劉禹錫等6人也都被貶為邊遠州的司馬。而像杜黃裳、袁滋、鄭等依附於宦官的官僚紛紛得到重用。

永貞革新運動失敗後,唐朝政治更加腐敗黑暗,從此唐朝又創了一個新的惡例,每個皇帝都把自己任用的人當作私人,新任皇帝對前任皇帝的大臣,不論忠奸賢愚、是非功過,一概罷黜不用。宦官擁立皇帝,朝官分成朋黨,到了唐憲宗以後,已經表麵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