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一十九章 大討論(1 / 2)

阜城一攬子計劃可謂是非常大膽,甚至是有些冒險,萬一五年後這些人一事無成,設備和廠房同樣會成為他們的財富,那就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另外還有工人們的決心,一旦他們提出加入這項計劃,毫無疑問,他們的身份也會隨之改變,這些人不再擁有旱澇保收的固定工資,迎接他們的將是殘酷的市場,雖然阜城市會承擔他們一年之內的工資水平,但是一年後會怎樣?沒有人知道,所以這需要有大勇氣。

即便風險很大,但是劉琅和宋立峰還是覺得可以實行。

首先是阜城人民現階段還沒有完全被市場經濟不好的一麵“侵蝕”,什麼倒賣國有資產了,偷稅漏稅了等等,這些事情在阜城是很少發生的,人們的主流思想還是靠著自己勞動改變生活,這就意味著他們不會打什麼歪心思。

另外就是劉琅的北方工業集團對阜城老百姓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這種影響力不是在經濟上方麵,事實上兩年時間北方工業集團並沒有給阜城政府帶來任何稅收,因為他們沒有產品嘛,當然,劉琅花在阜城的錢是不少,光是棚戶區改造就直接砸了一個億,阜城市政府財政也是光出不進,多數錢都用在了基礎設施建設上,如果不是國家有特區扶持政策資金維持,政府部門們的工資都會困難,所有人都相信北方工業集團現在隻是蟄伏期,一旦準備完畢就會一飛衝天,到時候稅收自然就上來了。

老百姓不會考慮什麼政府稅收問題,他們關心的是工資待遇問題,這兩年北方工業集團的工資待遇那是蹭蹭的上漲,不說一線的工人了,就是工廠裏做飯的大師傅一個月都有四百多塊錢的工資,每年年底還有一兩千的獎金,算下來一個月的收入超過五百,都快是其他企業員工工資都二倍了。

工廠職工工資高就代表著他們效益好,這是最簡單的邏輯,所以在他們看待北方工業集團相當於二十年後普通企業看待世界五百強企業,完全是一種膜拜,當初沒有選擇加入的那些人如今都成了被人恥笑的對象,隻是這些人有些多。

正因為北方工業集團在阜城的威望太高,所以這項改革方案才會讓宋立峰有信心實施下去,因為他們會做為方案的後盾,為那些企業提供技術上的幫助,並且保證一旦達到他的標準就會成為北方工業集團的供貨商,這無疑會讓很多人有了信心。

很快,這項改革方案就從上到下飛速傳播,傳播方式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做做樣子,而是派出了數十名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以到各個工廠進行現場演講和解答疑問的方式進行宣傳。

僅僅用了一周的時間,這一攬子改革方案在整個阜城就流傳開了,所有工人都在討論這件事。

在一片棚戶區內有一間低矮房屋,此時正有五個人聚在一起喝著小酒。

“我說各位,昨天市裏來人,讓工人賣下設備,都是免費的,政府還給補貼,這件事我怎麼沒弄明白,為什麼?”

一個年紀三十歲左右的青年問道。

“怎麼不明白?現在企業都不怎麼行了,再這麼下去企業都得黃,這麼做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好,萬一可以起死回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