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一十七章 十年變化(1 / 2)

“軸承有多種損壞方式,今天我們就具體講一講,第一種是,剝離,主要是運轉麵剝離,剝離後呈明顯凸凹狀。

原因是什麼?一負荷過大使用不當;二安裝不良;三是軸或軸承箱精度不良;遊隙過小;異物侵入;發生生鏽;異常高溫造成的硬度下降。

怎麼應對?重新研究使用條件、重新選擇軸承、重新考慮遊隙、檢查軸和軸承箱加工精度、研究軸承周圍設計、檢查安裝時的方法、檢查潤滑劑及潤滑方法

二是軸承燒傷,就是軸承發熱變色,進而燒傷不能旋轉,原因是遊隙過小、潤滑不足或潤滑劑不當、負荷過大、滾子偏斜

怎麼應對?設定適當遊隙;檢查潤滑劑種類確保注入量;檢查使用條件;防止定位誤差;檢查軸承周圍設計,包括軸承受熱;改善軸承組裝方法

三是裂紋缺陷,體現在部分缺口且有裂紋,主要原因是衝擊負荷過大、過盈過大、有較大剝離、摩擦裂紋、安裝側精度不良、使用不良。

防護措施有檢查使用條件、設定適當過盈及檢查材質、改善安裝及使用方法、防止摩擦裂紋、檢查軸承周圍設計

四是保持架破損,就是鉚釘鬆動或斷裂,保持架破裂,主要原因是力矩負荷過大、高速旋轉或轉速變動頻繁、潤滑不良、卡入異物、振動大、安裝不良,就是傾斜狀態下安裝、異常溫升。

如果避免?措施,檢查使用條件是否不符合規程、檢查潤滑條件,是否漏油、重新研究保持架的選擇、注意軸承使用、研究軸和軸承箱剛性

五是擦傷拉傷,就是表麵粗糙,伴有微小溶敷;套圈檔邊與滾子端麵的擦傷稱作卡傷

原因是潤滑不良、異物侵入、軸承傾斜造成的滾子偏斜、軸向負荷大造成的擋邊麵斷油、表麵粗糙大、滾動體滑動大

措施是再研究潤滑劑、潤滑方法、檢查使用條件、設定適宜的預壓、強化密封性能、正常使用軸承

六是生鏽腐蝕,體現在表麵局部或全部生鏽,呈滾動體齒距狀生鏽

原因是保管狀態不良、包裝不當、防鏽劑不足、水分、酸溶液等侵入、直接用手拿軸承

措施是防止保管中生鏽、強化密封性能、定期檢查潤滑油、注意軸承使用

還有磨濁,就是配合麵產生紅鏽色磨損粉粒…………。

磨損,就是表麵磨損,造成尺寸變化,多伴有磨傷,磨痕。

電腐,是滾動麵有噴火口狀凹坑,進一步發展則呈波板狀

原因是滾動麵通電,措施是製作電流旁通閥;采取絕緣措施,避免電流通過軸承內部

壓痕碰傷,現象是卡入固體異物或衝擊造成的表麵凹坑及安裝是的擦傷………。”

劉琅對機械的了解和認知超出其他人太多,而且記憶力非凡,不管看過多少書,隻要他想記下就能過目不忘,即便當時沒有記,如果需要還可以進入腦海中那種玄妙狀態,他經曆過的所有曆史瞬間都能浮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