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零九章 同一個夢想同一個阜城(1 / 2)

阜城,乃至整個北方的營商環境不行,倒不是說北方這方麵做的太差,因為他們一直這樣,但是其他城市一直在進步,比較之下北方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

誠然,現在在阜城搞這種營商環境的問題有些早了,因為國家整體上在這方麵就很欠缺,但阜城是是什麼?是工業特區,有特區這兩個字就代表著可以特立獨行而不受到一些法規的影響,要是這一點不用叫什麼特區?

關鍵就是要看宋立峰的決定,隻要他做這件事,即便最後沒有達到劉琅的設想,但是種子栽下了,以後勢必會開花結果。

宋立峰從沒有想過營商環境的問題,但是依舊同意了劉琅的想法,因為他覺得對方的話確有道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就是特區的特點。

按照劉琅的要求,阜城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綜合辦理手續的行政大廳,工商、稅務、消防等很多部門都統一在裏麵辦公,一家企業可以在大廳裏完成多個部門的手續辦理,即便在這裏無法辦理也能足不出戶了解辦理的程序,大大節省了企業的時間。

這項舉措剛一提出就登上了省日報頭條,現在行政大廳正在建造,一旦完成各個部門入駐,國家媒體也會前來爭先報道,因為這是全國第一。

當然,這才上剛開始,以後還要縮減手續辦理程序,減少相關步驟和費用,隻是需要點時間罷了。

可以說,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阜城的變化是巨大的,最大的是城市的麵貌,處處可見正在施工的場地,這在九十年代初期的北方是不多見的,隻有省會沈城才有這樣的場麵,變化更大的是當地人的思想正在轉變,“下海”做生意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即便大多數是說多做少,而在前世同一時期當地人連說都不會說。

這一切雖然有劉琅在後麵出謀劃策,但大部分功勞還是宋立峰的,他的強勢讓這些工作得以展開,同時也得罪了很多人,有些人還跑到省裏去告狀,不過宋立峰是國家直接空降的官員,省裏也要顧及,而且劉琅站在了他身後,這比國家空降還要有作用,劉琅是什麼人?他的眼光誰能相比?他看準的人,你們就給我好好支持就行,以後就能看懂了。

那些反對的人拿宋立峰無可奈何,於是就在背後挖苦他,說他是阜城的土皇帝,而劉琅則是太上皇,直接讓他成了兒子。

宋立峰聽說後卻沒有生氣,而且還覺得對方說得有道理,國家一些未來規劃方案都是劉琅提出的,我按照他的意見執行怎麼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兩人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讓阜城變好。

同一個夢想同一個阜城,宋立峰真的是要做一番事業,要把阜城建設的更好,他當然不可能永遠在阜城任職,但是他要在自己任內給阜城帶來根本的轉變。

要想做到這點,他還得經常向劉琅請教,就算是大年三十也不能放過。

“這麼安靜的車間,我還有點不適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