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
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rnbonuciferaGaerm.的肥大根莖。秋、冬及春初采挖。又有“光旁”之別稱。
【性味歸經】甘,寒。入心、脾、胃經。
【功能主治】生用:清熱,涼血。散瘊。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熱淋。熟用:健睥,開胃,益血,生肌,止瀉。
【用法用量】內服:生食、打汁或煮食。外用:搗敷。
【禁忌】忌鐵器。
【成分與藥理】含澱粉、蛋白質、天門冬素、維生素C,還含焦性兒茶酚、d-沒食子兒茶精、新綠原酸、無色矢車菊素、無色飛燕草素等多酚化合物麩約0。3%,以及過氧化物酶。
南瓜
為葫蘆科植物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的果實。全國各地均有。夏秋果實成熟時采收。又有“麥瓜”、“番南瓜”、“倭瓜”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溫。入睥、胃經。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
【用法用量】內服:蒸煮或生搗汁。外用:搗敷。
【禁忌】凡患氣滯濕阻之病忌服。
【成分與藥理】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門冬素、胡蘆巴堿、腺嘌呤、胡蘿卜素、維生素B、抗壞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薺菜
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的帶根全草。全國均有分布;江蘇、安徽及上海郊區有栽培。3~5月采收,洗淨,曬幹。又有“護生草”、“芊菜”、“雞心菜”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平。入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搗敷或搗汁點眼。
【成分與藥理】薺菜含草酸、酒石酸、蘋果酸、丙酮酸、對氨基苯磺酸及延胡索酸等有機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穀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蔗糖、山梨糖、乳糖、氨基葡萄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側金盞花醇等糖分。無機物中含有鉀、鈣、鈉、鐵、氯、磷、錳。又含膽堿、乙酰膽堿、酪胺、馬錢子堿等。①對子宮的作用用於動物離體子宮或腸管,均呈顯著收縮作用。全草的醇提取物有催產素樣的子宮收縮作用。②止血作用薺菜提取物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於各種出血病人,有明顯止血作用。對血友病患者,可增加血塊抵抗力。③對心血管的作用其醇提取物給犬、貓、兔、大鼠靜脈注射,可產生一過性血壓下降,此作用不被80ug/kg阿托品所拮抗。幹燥薺菜浸劑,高濃度(10%)使血管收縮,低濃度(2%以下)使血管擴張。④其他作用使氣管與小腸平滑肌收縮,薺菜醇提取物腹腔注射,能抑製大鼠下肢的右旋糖酐性、角叉菜膠性浮腫及5-羥色胺引起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蓴菜
為睡蓮科植物蓴菜BraseniaschreberiJ.F.Gmel的莖葉。分布於江蘇、浙江等地。5~7月采。又有“茆”、“屏風”、“水葵”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寒。入肝、脾二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消腫,解毒。治熱痢,黃疸,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作羹。外用:搗敷。
【禁忌】性滑,服食家不可多啖。
【成分與藥理】含有少量維生素B12。葉背分泌一種類似‘瓊脂”的粘液,新葉的粘液更多,這種多糖可用熱水或稀堿溶出,其組成中含L-阿拉伯糖5.9%、L岩藻糖10.9%、D-半乳糖34.1%、D-葡萄糖醛酸17.3%、D-甘露糖13.4%、L-鼠李糖11.4%、D-木糖7%,並有謂含D-半乳糖醛酸、D-果糖、D-氨基葡萄糖等。此外,蓴中還檢出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蘇氨酸、天門冬素和組胺。其粘質部在動物篩選試驗中,認為有某些抗癌作用;對洋蔥根的未分化細胞的有絲分裂,蓴的提取物有較弱的抑製作用。
香茹
為菊科植物香茹GlossgynetenuifoliaCass.的全草。分布我國南部及福建、台灣等地。夏、秋采,鮮用或曬幹。又有“矮鬼針草”、“鹿角草”等別稱。
【性味】微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治中暑吐瀉,痢疾,濕熱浮腫,齒齦炎。背痛,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0~100克。外用:搗汁塗。
番茄
為茄科植物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的新鮮果實。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又有“西紅柿”、“番李子”、“金橘”等別稱。
【性味】甘酸,微寒。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生食。
【成分與藥理】含蘋果酸、檸檬酸、腺嘌呤、胡蘆巴堿、膽堿和少量番茄堿。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C,其酸性是由於檸檬酸及蘋果酸所致,口服番茄果膠,可降低飼膽甾醇大鼠血清及肝中的膽甾醇量。番茄汁可使貓血壓下降,平滑肌興奮。番茄堿有抗真菌的作用。
大蒜
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sativumL.的鱗莖。全國各地均有栽培。5月葉枯時采挖,晾幹。又有“胡蒜”、“葫”、“獨蒜”等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