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中暑是由體內的溫度調節係統故障引起的,體溫可能上升到危險值。症狀可能與中暑衰竭類似,例如頭暈、惡心。此外,患者可能變得很沒方向感,甚至焦躁不安。當體內停止調節體溫,中暑患者經常會停止排汗。但也不盡如此。暈倒可能是中暑的征兆,也可能不是。如果在2~5分鍾後蘇醒,那有可能是中暑。

發生中暑時,應盡速送醫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腎髒衰竭等並發症,但在送往醫院之前,仍需作一些急救處理。下列就介紹送醫前的急救方法.【保健良方】

家庭治療措施

戴上帽子最好選用透氣且能遮到頸部的帽子,因為頭頂對氣溫的變化尤其敏感。當你必須作戶外活動時,最好選擇清晨及黃昏的時候從事。某些人在休息數小時後,再回到太陽底下,仍有可能複發,不得不謹慎。

多喝水水仍是脫水者最佳的飲料。不要牛飲,應一次喝一點。多吃水果及蔬菜,它們含豐富的水分及均衡的鹽類。

勿抽煙喝酒抽煙會收縮血管,並損害抽煙者適應高溫的能力。喝酒過量會加速虛脫。咖啡因也會加速虛脫。

慢慢適應氣溫的改變在換季初期,每天花一點時間,作戶外活動,使身體逐漸適應氣溫的變化,而不要一周都在空調室內工作,卻在周末毫不避諱火辣辣的陽光。

減慢速度當天氣十分酷熱時,不論在戶外從事什麼活動,應該放慢速度。

穿棉質及淺色的衣物棉質的衣物比較透氣,淺色的衣服可以反射陽光,兩者結合起來就不至於使體溫過高。

補給水分假如患者仍有意識,應給患者提供飲料,水是最佳選擇。

飲食清淡夏日不宜高脂厚膩葷腥飲食,不宜辛辣飲食。如肥豬肉、牛肉、羊肉、辣椒、辣醬、胡椒粉、咖哩粉、生薑、海鰻等應盡量少吃。高溫氣候應予清淡飲食為佳。

常備消署藥應常備消暑飲料及藥品,藥品如解暑片、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人丹等。消暑飲料如:綠豆湯、西瓜汁、番茄汁、菊花茶、並在上述飲料中加少許食鹽,平時隨時飲用即可。

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含碳物質燃燒不全產生的一氧化碳對人體的毒害,日常生活中,如煤球爐、火爐煙囪堵塞、倒煙、排煙不良等均可引起煤氣中毒,尤以冬季在北方時有發生。中樞神經係統對缺氧最敏感並首先發生中毒症狀。急性輕度中毒有頭痛、頭暈、眼花、惡心、嘔吐、乏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狀外,患者已出現神誌不清、意識模糊,麵赤唇紅(皮膚黏膜呈櫻桃紅色),多汗、脈速、煩躁、步態不穩、甚至昏迷;急性重度中毒,因短時間內吸入了高深度的一氧化碳,患者可迅速進入昏迷,持續數小時或數晝夜,嘔吐,大小便失禁,有些可出現抽搐,還可並發腦水腫、肺水腫,皮膚黏膜蒼白或青紫,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心肌受損以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即使不死亡也多在愈後留有後遺症,如癲癇、肢體癱瘓、吞咽困難、震顫麻痹、智力減退等。慢性中毒患者常感頭暈、頭痛、倦怠無力、惡心、不思飲食,失眠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

【保健良方】

家庭治療措施

立刻打開門窗立即打開門窗,或迅速使患者離開中毒場所,並注意保暖。

補氧給氧,有條件時將重症患者(昏迷等)移入高壓氧艙治療,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保持呼吸道暢通輕症患者經通風,給氧後可逐漸緩解。如仍有昏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注意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注意預防褥瘡等。

人工呼吸如有呼吸停止時,應立即做人工呼吸。

飲食宜清淡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要高蛋白及含維生素C、B族及E的蔬菜與水果、茶、綠豆粥、魚粥、雞粥、瘦肉湯等,對身體恢複頗為有益,待恢複後,即可改成普食。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某種含有細菌(如沙門氏菌源致病性嗜性病)、細菌毒素(如葡萄球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或含有重金屬、農藥汙染或其他病毒的食物,以及食用有毒的動、植物(如河豚、毒覃)之後引起的症狀。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中毒症狀一般以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發熱等症狀為主,非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中毒症狀視毒物的性質而定。

河豚魚中毒食用後0.5~3小時出現症狀出現開始為惡心、嘔吐、腹痛、然後腹瀉、嚴重者四肢肌肉麻痹,運動不協調,甚至呼吸淺而慢,血壓下降、昏迷、瞳孔放大,最後呼吸麻痹死亡。

肉毒中毒攝入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疾病,以食用罐裝或瓶裝的被肉毒杆菌汙染的食品、臘腸等最為常見。潛伏期一般6~36小時,長者可達8~10天,潛伏期越短病情越重,症狀有頭痛、惡心、嘔吐、乏力、腹脹、視力障礙和言語、咀嚼、吞咽困難等,重者可至死亡。

農藥中毒食用被有機磷等農藥汙染的蔬菜、瓜果後會出現頭暈、疲乏、惡心、腹痛、肌肉跳動等症狀,嚴重者出現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瞳孔縮小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