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營養常識(1 / 2)

營養提示

山藥營養豐富,品質別有風味,自古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食而受到普遍的喜愛。其原因是:它的營養作用和食療作用。山藥莖含皂貳、勃液質、膽堿、澱粉、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止權素、多酚氧化酸,維生素C,3,4一二經基苯乙胺等。常食山藥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鑽液蛋白,這是一種糖蛋白的混合物,對人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並能預防心血管係統的脂肪沉積,避免出現肥胖。另外,它還能防止肝髒和腎髒中結締組織的萎縮,預防膠原病的發生,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及關節腔的滑潤。

營養知識

山藥含有的勃液多糖物質與無機鹽結合後可以形成骨質,使軟骨具有一定的彈性。山藥中還有一種消化酶,它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因此,在藥用上,它具有長肌肉、化痰涎、長誌安神、補中益氣、助五髒之功效。對身體虛弱、精神倦怠、虛勞咳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遺精盜汗、婦女白帶、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虧虛型患者有補營的輔助治療作用。

曹養須知

山藥還含碘、鈣、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而磷的含量比甘薯多1倍,比土豆多2倍。磷和鈣一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成分;糖和脂肪的吸收和代謝也需要磷;磷對能量的轉移和維持人體酸堿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現代藥理實驗證明,山藥含有一種糖蛋白質對人體有特殊保護作用,有延年益壽之功,故被稱為“長壽因子”。

食療保健作用

山藥入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謂其“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被列為上品。《本草求真》載:“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氣溫、平,為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且其性澀,能治遺精不禁。味甘兼成,又能益腎強陰”、“然性雖陰而滯不甚,故能滲濕以止瀉”。《本草綱目》稱其“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

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入肺、脾、腎經。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髒、強筋骨、長誌安神、延年益壽之功效。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自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症。

食療須知

山藥還有補肺、補腎作用。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慢性腎炎、腎病患者,小便有蛋白、糖尿病口幹者,常吃山藥,也有輔助治療作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金9腎氣丸”都重用山藥。

食用小常識

山藥做菜,可蒸、炒、煮、炸、燒、溜、拔絲,都不失為佳蔬。

治脫肛

山藥、積殼各15克,大棗10個。

將上3味以水煎湯。

服用,每日1-2次。

治便血

生山藥100克(打碎),桂圓20克,炮薑炭6克,七粉10克。

先將桂圓、炮薑炭煮30分鍾,去渣,人山藥粉、七粉,慢烘煮成粥。

每日溫服2-3次。

治胸痛

山藥30克,白扁豆、燕白各15克。

將上3味人鍋,加適量水,共煎湯。

飲湯,每日2次。

治胸膜炎

山藥、青蒿各30克,竹葉10克,杏仁12克。

將上4味人鍋,加適量水煎湯。

飲湯,每日2次。

治水腫

炒山藥、炒白術各15克,陳皮12克。

將上3味以水煎湯。

飲湯,每日2-3次。

治貧血

山藥30克,何首烏10克,紅糖30克。

將上3味以水煎湯。

飲湯,每日2次。

“配方”山藥30克,紫荊皮9

“製法”將上3味人鍋,加適。

“服法”每日1劑,分3次服。喝湯,吃麻雀蛋,每日1-2次。

治糖尿病

山藥15克,黃連6克。將上2味人鍋,加適量水煎湯。飲湯,每日1-2次。

治糖尿病

山藥60克,生地、苗米各30克。

將上3味人鍋加適量水,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