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營養常識(1 / 3)

營養提示

土豆含有澱粉、蛋白質、磷、鐵、無機鹽、多種維生素,兼有蔬菜、糧食雙重優點。在土豆的全部營養物質中,澱粉含量占第一位,其次是蛋白質。土豆的蛋白質屬於完全蛋白質,能很好地為人體所吸收。它所含的維生素c,比去皮的蘋果高1倍。古時人們出海遠航,為避免發生壞血病,都帶著土豆。一個人一天吃200-300克鮮土豆,就可補償他一晝夜維生素c的消耗。土豆的各種營養成分比較平衡,而且全麵,曾有資料報道,每天隻吃全脂牛奶和土豆,便可得到人體所需的一切食物元素。

營養知識

土豆在營養成分上主要含澱粉,每100克可轉換為熱量78千卡,是蔬菜中可供熱量最多的品種之一。它含硫胺素比蘿卜、瓜類、葉類等都多,每100克含0.1毫克,還含有龍葵素1.7一1.9毫克,特別是陽光曝曬後可增至30-50毫克。此外,還含豐富的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及維生素c等。土豆在醫用上有和胃健中、健脾、益氣之作用。龍葵素有緩解痙攣之功效,能減少胃液分泌,適用於治療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皮膚濕疹等病症。

營養須知

土豆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如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C等,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於胡蘿卜。此外,土豆還含有粗纖維,特別是高含鉀和鎂。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土豆對消化不良的治療和利尿有特效,是胃病和心髒病患者的良藥及優質保健食品。若將土豆與生薑混合搗爛外塗,可促進機體活血消腫,用於治療關節疼痛和腮腺炎等疾症,臨床上還將土豆用於糖尿疾病人的治療食物。

曹養點滴

土豆所含的纖維素,有促進胃腸蠕動和加速膽固醇在腸道內的代謝功效,故有通便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可治療習慣性便秘和預防血膽固醇增高。土豆還有防治神經性脫發的作用,用土豆片反複塗擦脫發處,可促進頭發再生的效果。

食療保健作用

土豆入藥始見於唐代《本草拾遺》,謂之“解諸藥毒,生研水服,當吐出惡物便止。煮熟食之,甘美不饑,厚人腸胃,去熱嗽”。土豆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通利大便之功效。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肮腹作痛、大便不利等病症。

食療須知

土豆中含有的龍葵

它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

堿,平時土豆中含量極

一旦土豆發芽,芽眼、芽根

和變綠、潰爛的地方,龍葵素的含量急劇增高,可增高平時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這種發芽的土豆,輕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昏迷、抽搐等現象。嚴重者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

龍葵素對胃鑽膜有強烈刺激作用,並能溶解、破壞紅細胞。龍葵素多集中在變色的皮裏及芽眼裏,煮食前應摘去牙莖,挖去芽眼,削去變青的地方,用清水洗幾遍,最好泡0.5一1小時,再煮熟吃,這樣不致引起中毒,如加些醋更好。

別不要與易腐爛的鮮菜放在一起。地如果太潮濕,土豆存放處,可下麵應鋪墊些沙子,但不可用土埋。

土豆和地瓜不能並貯。在冬天,有些人為圖省事,常常把土豆和地瓜存放在一起,這是不科學的。土豆和地瓜雖然都屬薯類,但習性卻不同,前者喜涼,後者喜溫。土豆的貯存溫度以2-6℃為最好,而地瓜需要的溫度在巧℃以上,9℃以下就會僵心,因此,土豆和地瓜一定要分開貯存。

食用小常識

土豆變辣是因為土豆受到陽光久曬變綠,由於茄堿迅速增加,吃起來就會有辣味。所以,在貯藏、運輸土豆的過程中,注意蓋好避光。已變綠的土豆,吃時將綠皮削掉,可減少辣味。

土豆切開變黑是因為塊莖接觸空氣,塊莖中酪氨酸的活性增高,產生了黑色素。解決的辦法:可以用開水將土豆燙一下,酶的活性就,會被損壞;另外也可以浸於水中。浸水中不易長黑,可防破壞營養,或將水用於菜中,別浪費營養。

食療方便

治嘔吐

“配方”鮮土豆100克,生薑10克,橘汁30毫升。

“製法”將土豆、生薑榨汁,調人橘汁拌勻,用杯放熱水中燙溫。

“服法”每日分3次服食。

治胃疼

“配方”土豆適量。

“製法”將土豆洗淨,切片,開水燙一下,立即取出,拌以白糖,滴人薑汁少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