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病治病過程中,許多藥物對眼睛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使用不當,或救治不及時,輕者影響視力,重者可致失明。對眼睛有不良反應的藥品主要有:
1.氯黴素 長期使用氯黴素,不但會致耳聾,而且會損害視神經,它能引起突發性眼球後視神經炎和漸進性視神經萎縮。過敏的病人,如過多使用氯黴素滴眼液,還會引起眼睛周圍水腫和結膜炎,重者引起視力下降。
2.磺胺類藥物 個別病人用藥後,可引起結膜炎、視網膜炎。一般在服藥1~4小時後出現雙眼異物感、脹痛、畏光、流淚、角膜點狀渾濁及水腫、結膜充血、視力下降等。
3.四環素 能引起暫時性近視、複視、眼球運動障礙、視乳頭水腫等。
4.消炎痛(吲哚美辛)對眼部會造成不適,主要有弱視、角膜炎、瞼球粘連、玻璃體出血等。
5.阿司匹林 如超大劑量使用,可引起中毒性視網膜炎、幻視、皮質盲、眼球震顫、散瞳過敏性結膜炎、低眼壓等。
6.氯喹 大劑量服用,可引起中毒性視網膜炎,由於光覺損傷,使眼內光敏度發生改變,從而可導致嚴重的視力減退或失明。
7.異煙肼 如長期服用,可致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中毒性弱視,造成視力下降或失明。
8.激素 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局部用於眼睛,可造成數日或數月的眼壓升高,稱為激素性青光眼。如病人全身長期使用激素,可產生晶狀囊下皮質空泡或顆粒狀渾濁,引起激素性白內障。
9.減肥藥 如服用硫酸左旋苯丙胺,可致閉角型青光眼,眼壓增高,眼球脹痛,嚴重可導致失明。
10.避孕藥 長期服用避孕藥,可在體內引起凝血機製障礙,阻滯眼部動、靜脈的血流暢通,可造成眼底營養缺乏,出現眼底白斑,影響視力。
總之,在服用上述某些藥物時,如出現視力模糊或減退,應立即停藥,早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治療,以免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