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遠離亞健康狀態(3 / 3)

4.消毒

鍵盤擦洗幹淨後,不妨再蘸上酒精、消毒液或藥用雙氧水等進行消毒處理,最後用幹布將鍵盤表麵擦幹即可。此外,如果用酒精對電腦進行“嗬護”,在殺毒滅菌的同時,很有可能腐蝕鍵盤表麵的防護層,使其敏感度降低。

5.徹底清洗

如果你想給鍵盤來個徹底的大掃除,就得將每個按鍵的帽兒拆下來。普通鍵盤的鍵帽部分是可拆卸的,可以用小螺絲刀或掏耳勺把它們撬下來,按照從鍵盤區的邊角部分向中間部分的順序逐個進行,空格鍵和回車鍵等較大的按鍵帽較難回複原位,所以盡量不要拆。拆下按鍵帽後,可以將其浸泡在洗滌劑或消毒溶液中,並用絨布或消毒紙巾仔細擦洗鍵盤底座。

78、晚餐太晚易得尿路結石

現象描述

尿路結石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結石,中醫稱為石淋、沙淋等。

一句話點評

尿路結石除可引起腰痛、腹痛、尿血等症狀外,主要危害是可引起尿梗阻、造成尿路感染、腎積水等,影響腎髒功能。

專家解析

據研究,每日尿量少於1000毫升者,晶體產生的機會明顯增加,每日尿量少於500毫升則處於成石的危險境地。因此,保證尿量的排泄是防治尿路結石最基本的措施之一。有關研究表明:晚餐太晚可大大地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這是因為人體排鈣高峰期是在進餐後4~5小時,如果晚餐吃得過晚或經常吃夜宵,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們已經上床睡覺,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尿中大量的鈣就會沉積下來,久之就會形成結石。晚餐最佳時間應在下午6時左右,且要盡量少吃夜宵。多喝白開水是防治尿路結石最有效的方法。正常人每天應喝1500毫升左右的水,飲水應分布在全天的各個時段,注意餐後2~3小時及夜間的飲水。

79、年輕女性也須防腎虛氣虛

現象描述

腎虛本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病,但由於生活節奏、工作壓力和環境等等方麵的原因,青年女性也開始出現了腎虛、氣虛等症狀。

一句話點評

腎虛、氣虛通常會使人體免疫功能和循環功能衰退,引發多種疾病。比如氣虛會引起胃下垂,長期腎虛可能引起慢性腎炎、不孕、慢性支氣管炎、腸炎、高血壓、再生性貧血、尿毒症等。

專家解析

由於腎在人體生長發育中的決定性作用,長期腎虛將使人加速衰老,一些女性容顏早衰的罪魁禍首就是腎虛與氣虛在作怪。

腎虛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容易有虛熱的症狀,腎陽虛有怕冷的症狀。而氣虛主要表現在精神方麵,常見的典型症狀是說話有氣無力或中氣不足,經常覺得疲憊、不想說話、記憶力差,有的女性臉色略顯蒼白、月經量過多等等。

氣虛女性,宜食一些補氣、甘溫、營養豐富並容易消化的食物。忌吃破氣耗氣、生冷性涼、辛辣油膩的食品;

腎陰虛女性,宜食清補類、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比如新鮮蔬菜瓜果或富含纖維素及維生素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煎炸炒爆、性熱上火、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的食物;

腎陽虛女性,宜食性溫散寒、熱量高而營養豐富的食品,忌吃各種冷飲、生冷瓜果。

青年女性平時應多加強運動,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保持心情舒暢,使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健康平穩,隻要達到了陰陽平衡,便是健康的象征,衰老也會得到延緩。

80、女性抗疲勞重在補鐵

現象描述

多數人把疲勞當成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然而對疲勞的感受卻因人而異,女性疲勞者是男性的3倍。育齡期的婦女當中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很高,而貧血是疲勞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輕度的缺鐵性貧血表現為容易疲乏、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怕冷、抵抗力下降等。

一句話點評

即便在那些血色素正常的女性當中,鐵也有抗疲勞的效果。膳食中補充鐵之後,她們的體能、情緒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有所改善。

專家解析

膳食中的鐵分為兩類,其中肉類和內髒當中的“血紅素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對補充鐵最為有益。一般來說,肉類的顏色越紅,其中所含血紅素鐵就越多。心、肝、腎等內髒和動物血當中所含的血紅素鐵最為豐富。相比之下,植物性食品中的鐵吸收效率普遍較低,而乳製品含鐵非常少。

許多女性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或平滑的皮膚,往往拒絕肉類,經常以蔬菜、水果、瓜類等充饑,也有一些女性因為生活節奏緊張經常省略正餐,用餅幹、零食、方便麵湊合一餐。然而這樣的膳食無法供應足夠的鐵,很容易為身體帶來疲乏感。因此,多吃些富含血紅素鐵的紅肉,對於維持女性的充沛精力十分重要。

對於一個身材正常的女性來說,每天吃100克牛肉、羊肉、瘦豬肉等紅肉是必要的,這些肉類能幫助女性獲得紅潤的肌膚,而且並不影響保持良好體形。雞心、雞胗等動物內髒也是美味低脂的補鐵食物。

81、擦傷後千萬別用創可貼

現象描述

許多人擦傷皮膚後,習慣貼一片創可貼了事,但擦傷的傷口不適宜用創可貼,而應該用紫藥水消炎,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以待愈合。

一句話點評

擦傷皮膚的創麵比普通傷口大,再加上普通創可貼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不好,不利於創麵分泌物及膿液的引流,反而有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容易引起傷口發炎,甚至導致潰瘍。

專家解析

1.創可貼隻適用於傷口表淺、整齊幹淨、出血不多的切割傷。

2.創可貼應一天一換。

3.平時要保持幹燥,如果浸濕應立即更換,否則容易滋生細菌。

4.不能纏得太緊,以免傷口不透氣而發生厭氧菌感染,或導致受傷部位血液循環受阻。

5.創傷處無需接觸外物時,最好把創可貼揭掉,讓傷口自然通風,能恢複得更快。

6.一旦發現創麵感染,應立即去醫院處理。

82、別把缺鉀當成“春困”

現象描述

有這麼一句順口溜:“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有時人感覺疲倦乏力、肢體沉重,甚至一時半刻不能動彈,便以為是尋常“春困”,其實,這可能掩蓋了某些疾病。

一句話點評

鉀是生命的必需離子,鉀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不適症狀,甚至危及生命。低鉀血症臨床上可表現為全身性肌無力,肢體軟癱,惡心嘔吐,便秘,反應遲鈍,甚至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難,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窒息,心髒驟停。

專家解析

引起低鉀的原因很多,對於飲食正常、也沒有燒傷、手術、嘔吐和腹瀉的人群,可從低鉀伴高血壓、低鉀伴酸中毒、低鉀伴堿中毒、低鉀伴多汗易激動、周期性反複發作性低鉀等角度去考慮。相關疾病有內分泌係統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BATTER綜合征、腎素分泌瘤、先天性腎上腺皮質醇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庫興綜合征等疾病,也可能是腎小管性酸中毒、周期性癱瘓等疾病引起。如果低血鉀和高血壓並存,更應引起重視,應盡早到醫院做相關內分泌專科診治。

83、警惕“鼠疫”手間蔓延

現象描述

在長期手持電腦鼠標工作或玩電腦遊戲,每天持續時間從2~6小時不等的人群中,腕尺神經卡壓症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這種鼠標帶來的疾病正在無聲無息地蔓延著……

一句話點評

上網族多數每天重複著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鼠標,手腕關節因長期密集、反複和過度的活動,以至逐漸形成腕關節的麻痹和疼痛,使這種病症迅速成為一種日漸普遍的現代文明病。

專家解析

“鼠標手”早期的表現為手指和手關節疲憊麻木,有的關節活動的時候還會發出輕微的響聲,類似於平常所說的“縮窄性腱鞘炎”的症狀,但其累及的關節卻比腱鞘炎要多。手外科專家認為鼠標比鍵盤更容易造成手的傷害,因為人們使用鼠標時,總是反複集中機械地活動一兩個手指,而配合這種單調輕微的活動,還會拉傷手腕的韌帶,影響手的精細功能。從事教師、編輯、錄入及寫字樓裏以電腦為伴的上班族等職業人群,一定要控製每天使用鼠標的時間,注意更換不同的手姿,以免造成其他嚴重後果。

84、經常抹唇彩容易金屬中毒

現象描述

口紅早已成為女人們必備的化妝品,可是,一旦把它和重金屬聯係在一起,會讓人心驚膽顫。

一句話點評

越是光彩奪目的唇彩,對人身體造成的傷害就越大,長期使用會嚴重傷害到肝和腎。

專家解析

口紅中的鉍最早是在日本的唇膏中發現的,對肝髒有破壞作用。鎘是電池、染料與合金中最常見的重金屬,一經進入人體,主要堆積在肝和腎,長期涉入低劑量的鎘,會導致腎小管損傷,使骨骼變脆易斷。

其實大部分口紅都是含有重金屬的,隻是含量不同而已,顧客用肉眼根本無法鑒別金屬含量的多少。所以,在選擇口紅的時候,盡量買一些正規品牌的產品。口紅最好3個月一換,一旦發現有異味或是滲出水珠就趕緊丟掉。

當然,減少口紅危害也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塗口紅前先抹護唇膏,避免口紅與嘴唇直接接觸;或購買口紅時,先將樣品抹在手背上,然後用金戒指在上麵摩擦,邊摩擦邊觀察口紅顏色變化。口紅變黑說明其中含鉛,顏色變得越黑,代表含鉛量越高。另外,就餐前也一定要將口紅擦掉。

85、便秘為何多發於女性

現象描述

“直腸前膨出症”多發生在女性身上,女性的直腸前壁由直腸陰道隔支撐,不良的排便習慣、多胎生育、年老、體弱都可以導致直腸陰道隔的鬆弛,直腸前壁易向陰道凸出。

一句話點評

在排便時,直腸腔內的壓力就會朝向直腸前壁、陰道後壁,而不向肛門口,導致糞便排出困難,部分患者需要用手按壓陰道後壁或按摩肛門周圍方能排出糞便。

專家解析

“直腸內套疊”又稱直腸內脫垂,發病的原因是患者直腸黏膜因為種種原因而套疊在一起,像一堵牆壁般阻隔了糞便。該病同樣多見於女性,青年、中年和老年均可發病。其主要症狀是直腸排空困難、有便不盡感、肛門阻塞感,越是用力排便,其阻塞感越重,患者常需將手指或栓劑插入肛門幫助糞便排出。至於“恥骨直腸肌綜合征”則是一種功能障礙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與其他功能紊亂相似,心理因素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該病主要是因為肛門附近幾組肌肉在排便時反常性收縮,致使直腸排空障礙,從而出現便秘。

86、職業女性應警惕4種症狀

現象描述

成天忙於事務性工作的職業女性,像上了弦的發條,難得停下來看看自己。對於身體時常出現的異常情況,熟視無睹。

一句話點評

常年無休止的工作和因工作帶來的緊張壓力正在侵擾女性身體。

專家解析

經常頭痛

症狀:經常一跳一跳的頭痛,或像有東西纏著頭部般絞痛,並伴有眩暈現象。

原因:工作中用眼過度、長時間專注於電腦屏幕、睡眠不足、壓力太大等都是導致頭痛的直接原因。

易患人群:文秘工作者,尤其是經常操作電腦的人,配戴度數不合適的眼鏡或隱形眼鏡的人。

解決方法:放鬆心情和身體,間或閉上眼睛或到室外做些簡易舒展運動,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流通。

頸肩酸痛

症狀:頸部僵直、兩肩酸麻、精神萎靡。

原因:運動少、壓力大令肌肉緊張、血氣運行差,肌肉毛細血管形成瘀血而致酸痛。

易患人群:文職人員及到處遊說的營銷員。此外,父母有寒症、貧血、溜肩膀的人易患此症。

解決方法:最好在每天睡覺前泡個澡,令患處溫熱。避免長時間采用同一姿勢,或用手輕揉患處,不要讓肩膀受涼,適當地做運動。

嚴重腰痛

症狀:除疼痛外,腰部變沉、發脹、變硬,嚴重者起不了床。

原因:女性較男性易腰痛。因女性骨盆內器官比男性複雜,脊椎承受的負擔過重,較易患腰痛。

易患人群:經常穿高跟鞋、腹部贅肉過多、原來運動但突然停下來的人。

解決方法:若是輕微腰痛,隻需要按摩或伸展筋骨並好好休養即可。若是嚴重腰痛,不可強力按揉,可以浸浴或以磁療令腰部溫暖、血流順暢。

習慣性便秘

症狀:若2~3天沒有大便,但沒有感到不適,這並非便秘;若隻有一天沒有大便,卻感到不適,這就是便秘。

原因:女性較男性易便秘。便秘會導致皮膚粗糙、心情煩躁、患上痔瘡。

解決及預防方法:多吃蔬菜,補充食物纖維;跳繩可鍛煉腹肌,幫助排便;每天清晨喝一杯清水或鹽水,有助於胃腸代謝。

87、早餐除了要營養還要頂餓

現象描述

“早餐要吃得像皇帝。”這是營養專家們的飲食建議,很多年輕的上班族都不太注重早餐,隨便用餅幹對付一下,甚至不吃早餐,等到中午“補”回來。

一句話點評

不吃早餐除了會造成低血糖,很多膽、胰腺的疾病也與不吃早餐有關。

專家解析

不吃早餐是不行的,但早餐吃得過於精細也是無益的。“吃得像皇帝”不是指早餐要多奢侈精細,而是說早餐營養要全麵。牛奶、雞蛋、主食、水果、蔬菜營養不同樣樣要有。精美的西點雖然口味好,但營養單一,而且很容易被消化,不“頂餓”。好的早餐不僅要有營養還要“頂餓”,因為上午通常是人們工作比較集中的時間,如兩個小時就消化完了,10點多鍾就餓了,接下來就沒法工作了。理想的早餐最好有粥,燕麥粥更好一些,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持續消化的時間比較長,可以在粥裏放五六顆紅棗補充維生素C,這樣早餐中的主食和水果都有了,如果有時間可以做個番茄炒蛋,這樣蔬菜和雞蛋也都有了。早餐牛奶是不能少的,它的營養自不必說,而且它的消化時間大約3個小時,比粥多了1倍。

88、熬夜族拒絕偽提神食品

現象描述

熬夜幾乎是變老的代名詞,會出現像老年人一樣的狀況: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精神不振,皮膚也變得粗糙,感冒、胃腸感染、過敏原等等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也經常找上門。

一句話點評

為了不讓熬夜成為未老先衰的罪魁,飲食調理就成了重頭戲。

專家解析

人們晚上在加班的時候,體力腦力消耗得較多,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就要有些講究了,有些食物是不能列入食用範疇的。

拒絕含咖啡因的飲料

咖啡因雖然提神,卻會消耗體內與神經、肌肉協調有關的B族維生素,缺乏B族維生素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累,更可能形成惡性循環。此外,夜晚空腹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會對胃腸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腹痛。

嚴格控製甜食

吃甜食也是熬夜大忌。糖雖有高熱量,雖在一定程度上讓人興奮,卻會消耗維生素B族,導致反效果,也容易引來肥胖問題。

拒食“垃圾”食品

很多熬夜一族身邊都會放一些方便麵、薯片等垃圾食品,餓了的時候順手拿來充饑。但是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忌吃油膩生冷

為了不讓肚子加班時唱空城計,很多人會選擇一些油膩的食物;有的人會給自己來點冷飲之類的,但是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瘀食而誘發胃腸道疾病或急性胰腺炎;生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疾病。

不要抽煙喝酒

香煙中的尼古丁會讓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讓幹燥、老化提早報到,臉部線條自然下垂,毛孔撐大。身體內的酒精含量超標時,會造成身體浮腫。而熬夜當中的人,體質相對白天有所下降,抽煙喝酒對身體的傷害將更大。

89、女人別忽視幹燥綜合征

現象描述

幹燥綜合征是一種以侵犯淚腺、唾液腺等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稱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病,主要表現為幹燥性角膜結膜炎、口腔幹燥症或伴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他風濕性疾病,它可累及其他係統如呼吸係、消化係、泌尿係、血液係、神經係以及肌肉、關節等造成多係統、多器官受損。

一句話點評

本病可以單獨存在,亦可出現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單獨存在者為原發性幹燥綜合征,而繼發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係統性硬皮症、係統性紅斑狼瘡等其他自身免疫病者為繼發性幹燥綜合征。本病發病率高,多發於女性。

專家解析

作為每日忙碌於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女性朋友,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應警惕幹燥綜合征:

1.女性出現眼幹、口幹;

2.不典型的關節痛,又不符合其他關節炎診斷標準;

3.近幾個月或幾年迅速出現齲齒或牙齒脫落;

4.反複出現腮腺腫大;

5.晨起眼角分泌物多;

6.不明原因的肝膽管損害等。

幹燥綜合征若能早期治療,可有效減緩病情進展,預後通常較好。眼幹、口幹等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幹燥綜合征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如果不積極治療,可能造成自身免疫性肝病、黃疸、肺間質病變纖維化、腎髒病變、腎小管酸中毒、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胰腺炎等全身性損害。

90、女性尤要防麵癱

現象描述

在來就診的麵癱患者中,女性比例達到52%,而6成女性麵癱患者源於心理壓力過大。

一句話點評

麵神經麻痹俗稱麵癱,不受年齡限製,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麵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專家解析

伴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工作、學習、生活、家庭壓力的不斷增加,麵部神經疾病越來越偏愛女性,尤其是高學曆、高壓力下的女性。大部分女性患者在發病前曾出現過疲勞過度、工作壓力大、緊張、情緒激動等情況。這是因為長時間的緊張、疲勞就會造成麵部組織缺血、缺氧,逐漸形成麵肌萎縮。

另外,女性本身固有的生理特點和生理周期,以及出於愛美之心而選擇了不正當的美容方法,可能使麵神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都是女性麵癱發生率高於男性的原因。

防止麵癱,最好的辦法是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並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強肌體免疫力。

91、保養卵巢,保鮮女人味

現象描述

卵巢保養得好,可以使麵部皮膚細膩光滑,白裏透紅,永葆韌性和彈性;促進生殖和機體健康,調節並分泌雌性荷爾蒙,提高兩性生活質量;胸部豐滿、緊實、圓潤。

一句話點評

對卵巢進行保養主要是從生活方式上提早做預防。

專家解析

產後提倡母乳喂養,哺乳時間盡量延長,生育期婦女避孕避免采用口服避孕藥的方法。在生活習慣方麵,婦女要堅持經常喝牛奶,攝入魚、蝦等食物及經常鍛煉身體,特別要注意在公共場所、家庭減少被動吸煙,從而避免早絕經給女性健康帶來的危害。重壓之下的白領女性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人的情緒輕鬆愉快時,脈搏、血壓、胃腸蠕動、新陳代謝都處於平穩協調狀態,體內的免疫活性物質分泌增多,抗病能力增強,不良情緒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甚至癌症的發生。女性要善於調節情緒,正確對待發生的心理衝突,可以外出旅遊、找朋友聊天來及時宣泄不良情緒。

92、女性久坐易患上不孕症

現象描述

白領女性,由於長期久坐,月經前及月經期常有劇烈疼痛,這是因久坐加上缺乏正常運動,以致氣血循環障礙;有些是氣滯血瘀也易導致淋巴或血行性的栓塞,使輸卵管不通;更有因久坐及體質上的關係,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這些都是不孕的原因。

一句話點評

久坐不動的女性,還容易患上痔瘡、慢性骨盆充血、痛經、內分泌失調等婦科病症,如果工作或者生活的壓力又很大,那麼,緊張的情緒更加使荷爾蒙的分泌失調,影響整個內分泌係統的平衡,將會帶來更為嚴重的難言之疾。

專家解析

上班族每天至少應該活動30分鍾。而要達到這個運動量可以因地製宜,比如坐公共汽車上下班時提前兩站下車步行,或改騎自行車;上樓時不乘電梯,走樓梯;在電視播放廣告時,站起來走動一下。鍛煉的強度可以逐漸增加,如果原來一站路走15分鍾的,可以逐漸加快到10分鍾。當然,如果你能抽得出更多的時間,建議你不妨每工作1小時做5分鍾的休閑運動,很簡單,隻需要你伸伸腿、轉轉頭、扭扭腰即可。

93、辦公室壞習慣危害多

現象描述

翹“二郎腿”、喜歡吃零食、抽煙喝茶、戴耳塞工作、趴在桌上睡午覺……這些不起眼的小習慣不僅反映出個人形象,也關係到人的身體健康。

一句話點評

許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痛的毛病,其原因是長期翹“二郎腿”導致脊椎變形。

專家解析

頻繁上廁所:麵對工作壓力,有些人工作一旦緊張,就習慣往廁所跑。頻繁上廁所不僅不能緩解緊張,反而會導致心理障礙,使人一遇到情況就出現尿頻、尿急的症狀。

喜歡吃零食:工作壓力增大,許多人的辦公桌上用來“調劑減壓”的零食也越來越多,十有八九是甜食。進食了大量含糖分太多的食物,體內代謝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中間產物,讓肌體“酸中毒”。體內酸堿平衡失調,人體細胞會加速老化,人的適應能力自然下降。

趴桌子午睡吃完午飯的辦公族總愛在辦公桌前伏案小憩。其實這也是很不健康的。一般人在伏案午睡後會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原因就是眼球受到壓迫,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倘若每天都壓迫眼球,會造成眼壓過高,長此下去視力就會受到損害。

另外,翹“二郎腿”還會導致腿部血流不暢,引發靜脈血栓、靜脈炎和腿部潰瘍。

94、高跟鞋征候群的護足秘笈

現象描述

僅僅幾厘米的細細鞋跟,托著女人的身體,讓女人看上去輕盈纖細,需要保護。它讓女人們更懂得追求生活,因為腳上辛苦,她們無法乘坐公用交通工具,隻好努力賺錢買車;它讓男人們讚賞女人,身體的性感被它小心地“捧”著……

一句話點評

高跟鞋,這種高高在上的折磨,讓女人心甘情願地用笑容和自信掩蓋,而藏在鞋子裏的美足,正在經曆這樣的疼痛——高跟鞋穿得多易患尿失症。

專家解析

鞋太小

症狀:水皰、厚繭、雞眼

如果你的高跟鞋有點磨腳,鞋子和皮膚相互摩擦,逛半小時就會磨出水皰。如果忍耐再長一段時間後,這些部位就很容易長出繭和雞眼。

雞眼是由於足部皮膚受擠壓,表皮抵抗力下降,病原體侵入皮下,不斷增生繁殖而形成圓錐形的角質栓,角質中心核深入皮內壓迫神經,或其尖端有一滑囊,發生滑囊炎,走路時受到壓迫會疼痛。

鞋頭太尖

症狀:嵌甲、甲溝炎、拇趾外翻、錘狀趾、爪形趾。

嵌甲的情況大多數人都有,就是趾甲向肉裏長。如果腳趾長期受到擠壓,趾甲刺入肉裏,引起紅腫疼痛,就轉化為“甲溝炎”。

拇趾向外的生理傾角超過13度則可診斷為拇趾外翻。尖頭鞋的前端成三角形,站立時把腳尖強塞入窄小的三角區,拇趾被迫外翻而且略微外旋,其他趾頭彎曲或者內旋以適應這個形狀。

爪形趾是指腳趾像爪子一樣不能伸直,緊張拉伸的韌帶和肌腱使得腳趾頭關節下彎,穿上鞋之後,趾尖被壓迫在鞋底,彎曲的關節受到摩擦,長出厚厚的繭。

鞋跟太高

症狀:跟腱受傷、小腿緊張、足底肌膜炎、膝蓋及腰痛。

鞋跟太高,同時又要保持姿態挺拔,跟腱就會長期緊張,經常穿高跟鞋的人會感覺跟腱的彈性不足,甚至脫下高跟鞋就不會走路。

過高的鞋跟還使得小腿後側的腓腸肌向上移,而且處於緊繃的狀態,這對腿部血液循環非常不利,肌肉缺氧容易疲勞酸困,而且會抽筋。

高跟長靴

症狀:腳踝僵硬、疼痛

長靴把小腿和腳包裹起來,使踝關節活動餘地很有限,這就大大減弱了自我應變保護的能力。因為穿長靴而被蹩倒,導致腳踝扭傷或者骨折的情況屢有發生。如果是高跟長靴,危險係數就更大了,所以最好選購皮質柔軟一點的靴子。

鞋底又薄又硬

症狀:蹠痛症

蹠痛症也就是前腳掌疼痛。蹠痛症多發生在第三、四蹠骨頭中間的趾神經,時下受人青睞的高跟鞋,底子薄,鞋跟又細又高,把腳裝在裏麵,蹠骨長期受壓迫,蹠骨頭部位的損傷影響通過該處的神經,從而使之增粗,最終導致周圍組織增生,引發神經炎或者蹠痛症。劇烈疼痛的時候,一定要脫去鞋襪,進行按摩,而且應該下決心放棄幾天高跟鞋,穿柔軟的棉襪和運動鞋,最好配上蹠骨軟墊兒。晚上熱敷或者按摩理療都會有效果。

95、X線檢查:排卵期須慎行

現象描述

眾所周知,女性在妊娠期尤其是孕初3月內,應慎做X線待放射性檢查,否則會引起胎兒的損傷,導致胎兒染色體畸變,引發流產或胎兒出生後智力低下,肌體殘缺等先天性異常,或潛伏著罹患白血病的隱患。

一句話點評

育齡婦女在月經前和排卵後做X線檢查,同樣會有發生上述隱患的危險。

專家解析

X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它能穿透人體組織,體人體體液和組織細胞產生物理和化學變化,引起人體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行人體X線檢查,雖然對人體每次照射的X射線量很少,但它卻能殺傷人體內的生殖細胞,即便是微量,也可能使卵細胞的染色體發生畸變和基因突變。處於婚後的育齡期婦女,在月經前正處於排卵階段,也可能是受表懷孕的初期,倘若此時接受X線檢查,很有可能造成卵細胞或受精卵損傷甚至死亡,從而引起流產或胎兒畸形的發生。因此,專家們提醒,育齡期婦女做X線檢查,必須在月經後10天內進行,如果月經周期不規則,或在月經前不得已要做檢查時,則應采取嚴格的避孕措施,以確保安全和優生。

96、排卵期總是肚子痛

現象描述

每次在排卵期,小肚子兩邊就特別痛,小便之後,肚子也會痛五六分鍾,從16歲到現在22歲都這樣,這是怎麼回事?

一句話點評

排卵多發生在兩次月經之間,排卵是隨著卵泡的發育成熟,卵泡逐漸向卵巢表麵移行並向外突出,當卵泡接近卵巢表麵時,該處表層細胞變薄,最後破裂,出現排卵。

專家解析

卵細胞的排出,不是驅逐過程,而是大部分卵泡液體流出之後,卵細胞才排出。導致成熟卵泡破裂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卵泡內存在一些蛋白溶解酶、澱粉酶、膠原蛋白溶解酶等,這些酶能在卵泡腔內壓力維持不變的情況下使卵泡壁溶解。也有學者認為,在促性腺激素特別是黃體生成激素的作用下,成熟卵泡能分泌前列腺素,能使成熟卵泡周圍間質內的平滑肌纖維收縮,促使卵泡破裂。由於平滑肌纖維收縮會使你覺得肚子痛,卵子排出之後,也會引起輸卵管的蠕動等。排卵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個體差異,有的人有感覺,有的人無任何不適感,也有的會感覺下腹部痛,不需要治療,可自行緩解。

97、兩個時期女性易得心髒病

現象描述

令人頭疼的婚姻令人心碎,但悲劇帶來的效果不僅停留在感情上。

一句話點評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經曆嚴重婚姻壓力並患有心髒病的女性與沒有這種壓力的女性相比,其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會增加3倍。

專家解析

1.處於感情壓力期的婦女

對這些女性而言,婚姻的壓力的確會增加她們患心髒病的危險,研究人員認為,正是由於情緒上的孤獨和缺乏支持對女性的健康造成了危害,從而增加了患心髒病的危險。

2.絕經期婦女

據我國的統計資料表明,冠心病在60歲以前是男性多於女性,60歲以後女性則明顯增多,男女幾乎相等。

絕經後由於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減少,即性激素平衡狀態改變,導致動脈血管壁上的血小板容易集結,從而使她們失去抵抗心髒病的能力。

減少絕經婦女發生心髒病的預防措施,大致有下列幾點:要定期進行血脂、血壓、心功能測定等檢查,要保持心情舒暢;要經常進行和緩運動;要在臨睡前用溫水足浴10分鍾;飲食要低鹽,低脂肪,多吃些水果、蔬菜,少食刺激性的酒、煙、咖啡、濃茶以及辛辣食品;勿過度疲勞,午間要小睡片刻;晚飯少吃一些,可以減輕心髒負荷;常備硝酸甘油藥片,發生以胸悶為主的胸痛時馬上在舌下含一片,能在3~5分鍾見效的,證明是心髒病變,這樣就可作進一步有的放矢的醫治。

98、肺癌為什麼會青睞女性

現象描述

來自全國腫瘤辦公室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0~2005年,男性肺癌從26萬增至33萬,增幅為26.9%,女性則從12萬增至17萬,增加38.4%。女性的增幅明顯高於男性。

一句話點評

肺由於(被動)吸煙、空氣汙染、廚房油煙等原因,肺癌已成為女性癌症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專家解析

廚房油煙“熏”出肺癌

研究表明,由於廚房做飯時高溫油煙產生有毒煙霧,使局部環境惡化,有毒煙霧長期刺激眼和咽喉,損傷呼吸係統細胞組織,如果不加以保護,很容易使肺癌高發。基於以上原因,女性應改變烹飪習慣,炒菜時不要把油鍋燒得太熱;安裝正規廠家出產的抽油煙機;在烹飪過程中,要始終打開抽油煙機;如果廚房內沒有抽油煙機也一定要開窗通風,使油煙盡快散盡。

“二手煙”讓女性被動受害

如今在肺癌患者中,不吸煙的女性患者人數逐漸增多,這似乎與“吸煙導致肺癌”有所矛盾。實際調查表明,女性肺癌患者的發病誘因來自於被動吸煙,也就是“二手煙”。被動吸煙所吸入的煙霧造成的危害甚至比主動吸煙還高,一些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幾率能比其他女性多出6倍。

99、夫妻之間會傳染癌症嗎

現象描述

近年來,醫學界逐漸觀察到一種現象——夫妻可能同患癌症,人們把它稱之為“夫妻癌”。隨著“夫妻癌”的出現,不少人認為找到了腫瘤之間可能相互傳染的證據。

一句話點評

“夫妻癌”可以同時發生,也可能先後發生,發病部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最常見的部位如男方患陰莖癌,女方患宮頸癌;也有男方患結腸癌,女方患乳腺癌。

專家解析

從表麵看來“夫妻癌”似乎確有傳染的現象,但從實質看來,並非如此。我們應該看到,癌症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它與生活方式及環境密切相關。而且肝炎病毒、EB病毒等和肝癌、鼻咽癌、皮膚癌及子宮癌有著很強的相關性,夫妻間長期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及暴露在相同的致病及致癌因素下,患同一類疾病的危險性很高。如男性包皮過長又不注意清洗由此產生的包皮垢,不僅可以引發陰莖癌,而且已被證實可通過性生活造成女方的宮頸癌。而這決不是男性的陰莖癌傳染給女方的結果,很可能是女方先得宮頸癌數年後,男性才出現陰莖癌,這就完全可以說明她們的癌症是受包皮垢之害。另外,有些家庭長期處於鬱鬱寡歡、憂憂戚戚,夫妻間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焦慮的生活中,也很容易造成“夫妻癌”的發生。

100、產婦不良睡姿對健康不利

現象描述

睡眠有三種姿勢:俯臥位、仰臥位和側臥位。采取俯臥位的人不多,因為,俯臥位易使胸部受壓,影響呼吸,使人感到不舒適。

一句話點評

青少年女性采取俯臥位姿勢睡眠,還會影響胸廓發育,進而影響乳房的發育,所以,這種睡姿不可取。

專家解析

采取仰臥位睡眠姿勢的人較多,這種睡姿好不好呢?醫學研究發現,仰臥位睡姿與子宮後位有關。長期仰臥位睡姿,尤其是產後月子中采取仰臥位睡姿,使產後重達1千克以上的子宮,在重力作用下往後倒,而產後支持子宮位置的韌帶多軟弱無力,尚未恢複正常的張力,難以將沉重的子宮牽拉至前位。隨著時間推移,子宮就取後位的姿態複舊,導致子宮後位。子宮後位是可以預防的,預防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即采取側臥位姿勢休息。產婦除采取側臥位休息外,還可進行產後體操鍛煉,促使盆底組織及子宮韌帶盡早恢複正常張力,使子宮維持正常的位置,以免產生子宮後位的並發症。平時,女性的睡姿也應采取側臥位,因為,這是女性最佳的睡眠姿勢。

101、腦供血不足,降壓別過低

現象描述

臨床中,醫生經常會發現有許多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血壓降到了正常範圍,卻出現頭昏、頭痛、乏力、視力模糊等不適症狀,甚至引發腦梗塞。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句話點評

腦供血不足患者的腦部血管一般都有狹窄和閉塞,這樣必然會導致腦部的血流總量降低,分布到各個腦組織的血流量就會相應減少,造成腦組織長期處於血流低灌注的狀態。而血壓與血流量是成正比關係的。

專家解析

在初秋季節,天氣悶熱,人體血管相對擴張,血壓也隨之降低,加上人體易出汗,體內血容量相對減少,血液黏稠,如果仍然服用原先的降壓藥量,就會導致血壓一低再低,血流量減少。如果腦部缺乏供血,就會發生低灌注性腦梗塞。慢性腦供血不足者,要特別注意對血壓的控製。一般來講,以自身的適宜度為標準,也就是把血壓控製在比正常血壓值稍高的範圍比較合適,在這個血壓範圍內患者會感到身體比較舒服,沒有不適症狀。當然血壓也不能太高,一旦過高,血管會因為承受不了壓力,導致腦血管破裂而有生命危險。

102、注意偏癱的“預警信號”

現象描述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眼前黑了一下,或者突然就不會說話了,正走著路,胳膊和腿不會動了。這些症狀通常幾秒鍾就過去了,但你可千萬不要大意,這恰恰是偏癱給你發出的預警信號。

一句話點評

造成偏癱有2種情況,一種是患者腦出血,造成偏癱;另一種是患者頸動脈硬化,導致動脈硬化斑塊出現,如斑塊脫落,跑到顱內把血管堵住,或斑塊很大導致頸動脈堵塞或繼發血栓造成偏癱。

專家解析

據統計,大致有30%~40%的偏癱,是因為頸動脈的斑塊脫落或狹窄嚴重造成的。有上述症狀的患者,需要到醫院做頸動脈超聲檢查,看是否有斑塊,然後醫生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治療方法。

需特別注意的是,超過55歲的人做體檢時,一定要做頸動脈檢查,尤其是有冠心病、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的患者更要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治療,避免偏癱發生。

103、嗝聲不斷警惕胃癌

現象描述

打嗝與胃癌,兩者似乎怎麼也扯不上關係,但患者連續打嗝超過48小時,病因是腫瘤直接侵犯神經引發不斷打嗝。

一句話點評

平日生活中打嗝,在醫學上稱為一過性呃逆,往往因進食過快、過飽、精神刺激或大笑、咳嗽、體位改變時,肋間肌或膈肌承受的壓力突然改變引起的。但如果打嗝持續48小時以上,即可稱為頑固性呃逆。

專家解析

引起頑固性呃逆的原因很多,胃癌也是其中之一。這是因為胃癌可致消化不良、上腹脹滿,進而引起嗝聲不斷;或者是腫瘤引起胃擴張,刺激迷走神經而引發打嗝;再者就是癌腫直接侵犯迷走神經或膈肌引起打嗝。因此,如果頻頻出現打嗝症狀時,一定要提高警惕,盡快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便盡早發現胃癌。

104、手指發脹,警惕多種疾病

現象描述

大部分人認為,手指發脹是頸椎病導致的,其實,還有一些疾病也可導致手指發脹。

一句話點評

早晨起床後有手指發脹的感覺,可能與頸椎病有關。

專家解析

由於頸椎病的一係列病理變化,患者的脊神經根可能會受到壓迫、牽拉和刺激,從而導致手指麻木、發脹(這兩種情況往往同時發生)。頸椎病患者的手指麻脹有一定特征,或是橈側(拇指、食指或合並中指)麻脹,或是尺側(小指、無名指或合並中指)麻脹,也可能是5個手指一起麻脹,還有可能伴有握力降低的現象。另外,手指麻脹也是腕管綜合征的一大信號。位於掌側的正中神經受到卡壓,會造成手指感覺異常。中風的症狀之一也是手指發麻、發脹,但此時通常還會伴有胳膊和其他部位的麻木,需要格外留意。另外,心髒、腎髒疾病也有可能會引起手指發脹,但一般伴有臉腫或腿腫。手指發脹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表現之一,如果同時伴有關節腫痛,則更有可能是此病。

105、有眼病別配長戴型隱形眼鏡

現象描述

目前,市場上流行一種長戴型隱形眼鏡。這種眼鏡在睡覺時不用摘,根據品牌不同,有的可戴1周,有的可戴1個月。

一句話點評

根據配戴方式的不同,隱形眼鏡可分為日戴型、長戴型和彈性配戴型。與其他隱形眼鏡相比,長戴型隱形眼鏡的透氧性高,適宜長期配戴,因此深受工作忙碌者的喜愛。

專家解析

有幾類人不適合配戴這種隱形眼鏡,如幹眼症患者,配戴時間過久會使其幹眼症狀加重;角膜薄的人,睡覺時角膜有缺氧現象,戴隱形眼鏡會對角膜造成更大的損害;有眼瞼、結膜慢性炎症者,長戴型隱形眼鏡會加重炎症。

另外,就是眼睛健康的人,選擇長戴型隱形眼鏡也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應選擇專業的驗配機構,經過一係列檢查決定是否適合配戴;其次,月戴型在配戴30天後取下時,鏡片易與角膜黏附在一起,最好先滴一些潤眼液再摘取鏡片;第三,在配戴過程中,如果眼部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覺得戴上鏡片後不適感較重,建議改換日戴型。

106、烈日當空,小心皮膚曬傷

現象描述

烈日的過度“關照”,使不少人的肌膚很“受傷”。

一句話點評

現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皮膚疾病是日光性皮炎,一般短時間內接觸陽光太多、太猛時就會出現。

專家解析

此病典型的症狀就是被照射的皮膚出現紅斑、水腫,嚴重的還有水皰和糜爛等症狀,自覺瘙癢,有燒灼痛。對日光過敏者,要及早做好防護措施。出門在外時,應打傘或戴帽子,定時塗防曬霜,最好穿長袖的衣服,不要使皮膚裸露在陽光下。另外,還應盡量避免服用一些光敏性藥物(如四環素、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及食物(香菜、油菜、芹菜等),以免引起光毒性反應。如果皮膚出現症狀,應及早到醫院皮膚科就診,不要自作主張亂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107、視野縮小是失明前兆

現象描述

視野是指眼睛向前方固視時所看到的空間範圍。視野開闊,人們就能眼觀六路、全麵觀察。視野狹小,就不能駕車或從事較大範圍活動的工作,甚至連看屏幕、閱讀都會有影響。

一句話點評

視力下降嚴重時就會失明,這種視力下降過程是容易被患者察覺的。而視野縮小在早期往往不易被人們感覺到,必須到醫院經過檢查才能被發現。

專家解析

許多眼病和神經係統疾病都可引起視野的異常改變和縮小,例如青光眼、視神經病變、視網膜動脈阻塞、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脫離、顱腦損傷和頭顱內腫瘤等。青光眼患者定期檢查視野很重要,可以作為診斷依據和檢測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

視野檢查在診斷疾病和保護視功能方麵有重要的意義,當人們發現眼睛前麵有固定的黑影遮擋,看到的空間範圍縮小或異樣,走路時經常受到左右碰撞以及閱讀時跳字、跳行,用眼容易疲勞時,建議去醫院做視野檢查。

108、治療瘢痕別輕易手術

現象描述

醫學上將瘢痕分為兩種,一種是肥厚性瘢痕,另外一種是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均由皮膚結締組織過度增殖和透明變性形成,造成這種結締組織異常增生的原因主要是瘢痕體質。

一句話點評

這種體質多有家族遺傳傾向,皮膚損傷哪怕是輕微外傷,如蚊蟲叮咬、紋眉、針刺傷等,也會引起瘢痕。

專家解析

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屬於瘢痕體質,應盡量避免開刀手術。如果必須手術治療,手術後可采取聯合放射治療或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該病如果治療不當,經常複發,也可發生癌變。目前,治療此病的方法有局部封閉療法、音頻電療法、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以及手術切除加放療等。以上方法的選擇取決於皮膚損害的大小,單發還是多發,靜止期還是活動期,由此製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109、長期手麻警惕神經鞘瘤

現象描述

神經鞘瘤為常見的外周神經良性腫瘤之一,多見於20~50歲的人群,可發生於人體的任何部位。

一句話點評

大多數患者沒有疼痛症狀,隻有較大或有囊變的腫瘤才會引起疼痛。

專家解析

由於神經鞘瘤好發生於神經幹,其長軸與神經幹方向一致,腫瘤位於神經外衣內,有包膜與神經束分開,或與神經束間有疏鬆纖維組織相連,因此通過手術可將腫瘤完整剝出而保留神經幹,並不影響神經的傳導功能。神經鞘瘤大多孤立生長,邊界清楚,根據臨床病史、超聲檢查和CT檢查,可對神經鞘瘤做出診斷,確診後采用手術治療。

提醒大家,若出現手部麻木等症狀時應予以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便明確診斷並盡早進行治療。

110、腰痛患者明確病因是關鍵

現象描述

腰痛患者在骨外科門診就診患者中約占1/3,大約80%的人曾有過腰痛病史。其實,腰痛隻是一種臨床表現,病因有數十種,常見的疾病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轉移癌、骨結核、強直性脊椎炎等。

一句話點評

因導致腰痛的病因較多,臨床上經常會有誤診、漏診的病例,致使患者擴大治療或延誤治療。

專家解析

腰痛患者在治療疾病時,首先要明確腰痛的真正病因,從而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

腰椎間盤突出症

此病好發於20~40歲人群,患者多有腰扭傷或彎腰抬重物受傷病史,典型的表現是腰痛伴坐骨神經痛,即下肢後麵疼痛,咳嗽或用力大便時症狀加重。若隻有腰痛或疼痛沒有超過膝關節,往往不是此病。

腰椎管狹窄症

好發於中老年人,相當一部分病人合並椎間盤突出。典型表現是間歇性跛行,即站立或行走後出現腰痛及下肢麻痛,坐下或蹲下後症狀緩解。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手術,但是有一部分患者是由於腰椎不穩定引起的,因此,手術時需要同時進行固定。

轉移癌

轉移癌引起的腰痛多見於中老年病人,原發病灶在胃腸道、甲狀腺、乳腺等部位,相當一部分病人發現時已經按“椎間盤突出”或“腰肌勞損”治療多時,甚至失去了最後的治療時機。

骨結核

此病青年人較多見,除腰痛外,還伴有低熱、盜汗、消瘦等症狀。

強直性脊椎炎

強直性脊椎炎近年來有增多趨勢,此病在青年男性中多見,部分有家族遺傳史。主要表現為晨僵、腰骶部疼痛、腰背活動受限等。

壓縮性骨折

此病老年女性多見,常合並骨質疏鬆症,輕微外傷後可出現腰背部疼痛,翻身時症狀加重。拍X線腰片可明確診斷,大部分病人經手術治療可緩解症狀。

111、如何選擇補牙材料

現象描述

到醫院補牙時,醫生會針對補牙的材料向患者征求意見。那麼,患者應該如何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補牙材料呢?

一句話點評

除了聽取醫生的建議外,作為患者還應對補牙的材料有個大體的了解,以便提出自己的意見。目前補牙的材料主要分為3種,銀汞合金、玻璃離子充填材料、光固化複合樹脂。

專家解析

銀汞合金是以金屬銀和汞,配其他少量金屬的一種材料。其優點是耐磨性好、強度大、價格便宜,適合後牙充填;缺點是顏色差(銀灰色),固化過程中有膨脹現象,容易導致牙齒劈裂,而且不環保,存在重金屬汙染環境的問題。

玻璃離子充填材料顏色較好,與牙齒有一定的黏結性,有利於保護牙髓組織,防止繼發齲齒;缺點是耐磨性不好。

光固化複合樹脂優點是美觀,幾乎能以假亂真,與牙齒也有黏結性,耐磨性較好;缺點是價格比較貴。

112、服藥時應看通用名

現象描述

平常感冒發燒,需要服用解熱鎮痛藥時,很多人想到百服寧、必理通、泰諾等,這些藥品名稱都屬於藥品的商品名,即廠家自己給藥起的名稱。其實,這幾種藥物的有效成分都是對乙酰氨基酚,醫生開這些藥時,必須寫其通用名對乙酰氨基酚。

一句話點評

從2007年5月1日起,按照衛生部規定,醫生開處方必須標明藥品通用名,藥品通用名可以理解為藥品的有效成分。

專家解析

患者在服用藥物時應看清楚藥品的通用名。因為有些廠家在藥品包裝上將商品名印得很明顯,而將通用品印得很小,不易被看到。如果患者隻認商品名,就會出現服用不同品牌的同一種藥物的情況,使藥物劑量加大,對人體造成損害。

113、夏季當心血管性水腫

現象描述

血管性水腫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是皮膚科的常見急症,在夏天的夜晚尤為多見。

一句話點評

該病常表現為單側眼瞼、口唇、手背等皮膚疏鬆之處突然腫脹,膚色正常或蒼白,無痛癢或微癢。

專家解析

血管性水腫是一種特殊的過敏反應,可合並有蕁麻疹,其發病機理也與蕁麻疹相似。有的患者發生於蚊蟲叮咬、服藥、注射藥物之後,也有的無明顯病因。

血管性水腫惟一可怕的是個別患者會發病於喉頭,這種急性喉頭水腫能使氣道堵塞,甚至導致舌頭被推出口外,不能縮回,患者可因哮喘窒息而死。因此,出現喉頭水腫時應立即到醫院救治,注射腎上腺素、切開氣管等急救方法,可迅速緩解症狀。

114、高血壓患者要“學會看病”

現象描述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去醫院檢查、複診、調整用藥,對病情的控製至關重要,但是由於醫院門診量一般都比較大,每位高血壓患者的就診時間可能隻有幾分鍾或十幾分鍾,所以看病前一定要做好準備,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看好病。

一句話點評

高血壓患者應堅持測量血壓並記錄血壓情況(根據病情控製情況,每天或隔兩三天做一次全天主要時段血壓記錄),以便在複查時向醫生講述血壓波動情況。

專家解析

清楚記錄日常發生的如頭暈、頭痛、乏力、失眠等不適症狀,在複查時向醫生清楚描述。

在複查時,向醫生說明自上次複查到現在服用的藥物,以及服用後的反應或感覺(如不清楚藥名,可攜帶藥品包裝及說明書,請醫生確認)。

115、泛酸五分鍾要就醫

現象描述

泛酸燒心可以說是人人都經曆過,偶爾一次無關緊要,但頻繁出現的話你就要小心了。

一句話點評

當每次泛酸症狀持續時間不超過5分鍾或全天不超過1小時的時候,醫學上認為不屬於病理改變。

專家解析

如果持續的時間超過上述標準,最好到醫院的消化科請醫生給予診斷,看是否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內容物(包括從十二指腸流入胃的膽鹽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胃食管反流是由食管下括約肌的功能障礙或與其功能有關的組織結構異常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物進入呼吸道,可導致咽痛、咳嗽、吸入性肺炎、哮喘等疾病,嚴重時甚至出現心絞痛樣胸痛。因此,有泛酸燒心症狀的患者不要大意。

116、多毛症困擾女性

現象描述

生活中,女性多毛現象很普遍,醫學上稱之為多毛症。多毛症主要表現為上唇、下巴、耳朵、麵頰、下腹部、後背和胸部等處毛發過多。

一句話點評

男女體內都有雄激素和雌激素,其比例各不相同,但可以相互轉化。雄激素有促毛發生長作用,如果女性體內雄激素產生過多,則表現為多毛。

專家解析

有多種病因可引發多毛症:

卵巢疾病導致的多毛症最常見於多囊卵巢綜合征,占多毛症的90%,其典型臨床表現為月經失調、不育、肥胖和多毛。

腎上腺疾病導致的多毛症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腎上腺腫瘤等,可使雄激素過量分泌,誘發多毛症。

藥物性多毛症外源性雄激素和某些類固醇激素可導致多毛症,如甲基睾丸酮等。補骨脂等某些中草藥用量過多或服用時間過長,也可導致多毛症。

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體毛增多都是多毛症,多毛症要根據病史和相關檢查來確診。

117、別小看“爛耳朵”

現象描述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耳病,分為非化膿性和化膿性兩種。臨床中,很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中耳炎,不少人都是因為耳痛、頭痛等就醫時才發現的,再加上中耳炎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像眼睛失明那樣突出,因此很少有人會主動求醫。

一句話點評

中耳炎若不及時治療,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專家解析

患化膿性中耳炎的病人,可有發熱、怕冷、食欲減退、嘔吐、腹瀉等全身性中毒反應,並伴有耳痛的症狀。如果是小兒,往往會在睡夢中痛醒,哭鬧不安,當咳嗽、打噴嚏、吞咽時,疼痛會加重。另外,中耳炎引起的並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血栓性靜脈炎等可危及生命。

118、如何治療牙科恐懼

現象描述

牙科恐懼指的是一組與牙科診療相關的異常心理、生理及行為狀態,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期間緊張、焦慮、恐懼,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一句話點評

牙科恐懼臨床表現為心跳加快、血壓異常、出汗、多語、肌肉緊張、麵色蒼白甚至暈厥。

專家解析

牙科恐懼的原因主要分為三類:

1.恐懼主要來源於既往(如兒時)不愉快的牙科就醫經曆,比如一次痛苦的拔牙手術。

2.有些患者的牙科恐懼來自於父母、親屬或者朋友對牙科就診不愉快經曆的轉述。特別是這些轉述常有著誇大的成分,使人下意識地將牙醫與疼痛、折磨、恐怖聯係在一起。

3.少數患者是對牙科診療本身的恐懼,比如咽部敏感、口腔不能存水、討厭異味、不適應牙科的診療環境等等,這類恐懼有點類似於恐高症。

牙科恐懼的治療方法主要有:

心理行為治療主要包括通過醫患溝通建立信任關係,醫生向患者講解演示診療過程以及催眠術等。

119、得了灰指甲千萬別亂治

現象描述

目前,很多人都不知道患灰指甲要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因為,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一些治療灰指甲的店。這些店大多賣些消毒殺菌的產品,患者覺得方便就買來用,但效果大多不理想。

一句話點評

患了灰指甲後,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治愈率最高可達80%。

專家解析

治療此病,首先要看患者病情發展的階段。在真菌還沒有侵犯到指甲的2/3時,塗抹外用藥物效果不錯;如超過2/3的標準,應以口服藥物為主;指甲全壞的,要等到長出一部分好指甲後再結合外用藥物治療。通常,手指甲治療要用3個月的時間,腳趾甲治療則費時更長。另外,治療6個月之後應每月複診一次。因為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長期用藥後可能會出現部分真菌耐藥的情況,複診的目的是根據病情看是否需要調整用藥、增減藥量等。一般來說,治療9個月後才能最終確定是否根治。

120、麵部長粉瘤應盡早手術

現象描述

粉瘤在醫學上稱為皮脂腺囊腫,是由於皮脂腺腺管開口堵塞引起的皮脂腺分泌物瘀積,腺體逐漸腫大而形成的“小腫瘤”。

一句話點評

粉瘤好發於青春發育期,尤以麵部多見。它位於皮膚淺層,一般呈球形,米粒至雞蛋大小,中央可見黑頭,擠壓時內有白色粉狀物排出。

專家解析

麵部粉瘤增長較慢,且可存在多年而無自覺症狀,常常不被人們重視,往往是在粉瘤較大或感染後,患者才到醫院就醫,有些人還有“粉瘤不需要治療”的錯誤想法。

事實上,粉瘤長期存在是有潛在危險的。因為粉瘤過大會增加手術的難度,術後疤痕大,影響美觀;其次,粉瘤易發生紅腫和破潰等感染現象,使傷口不易愈合。

因此,一旦發現麵部長有粉瘤,應盡快就醫,早期手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臉部衛生,尤其是油性皮膚者,要用洗麵奶潔麵,少吃油膩食物。

121、累出來的腳痛也得治

現象描述

腳痛雖稱不上是什麼大病,但著實困擾著很多人,而且無論是先天畸形,還是後天勞累所致的腳痛,都會讓我們不堪重負。

一句話點評

通常,因先天畸形導致的腳痛影響病人行走,患者大多會及時就醫,診斷起來也容易。而對於各種勞損性腳痛,也就是累出來的腳痛,則容易被忽視。

專家解析

腳能承擔體重和緩衝運動過程中的衝擊力,即使勞累不足以使腳變形,但由於腳痛持續存在,一樣可能導致很多病變的發生,如骨刺、蹠筋膜炎、足跟脂肪墊炎等。其中,骨刺可在X光片上看到,而其他病變則通常看不出來。

勞損性腳痛會妨礙人們日常行走,從而影響生活和工作。這一類型的腳痛治療起來非常簡單,一是給足部減負,讓雙腳得到充分休息,停止劇烈運動,必要時應避免兩腳著地;二是穿寬鬆合適的鞋。

總之,出現腳痛症狀時,千萬別諱疾忌醫或是聽之任之,如果它明顯幹擾了你的生活,就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122、便血莫大意

現象描述

引起鮮血便的常見疾病除痔瘡、結腸炎、結直腸息肉等良性疾病外,還可能是結直腸癌等惡性疾病。

一句話點評

一般檢查診斷方法包括直腸指檢、肛門鏡、乙狀結腸鏡、結腸鏡、鋇劑灌腸等。

專家解析

結腸鏡檢查最為可靠,該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於可確定大腸腔內有無病變,在其直視下對腸腔內病變取活檢可做定性診斷,還可以對腸息肉進行電切除,以防息肉癌變的發生。

便血原因一旦明確,應根據診斷製定治療方案。痔瘡的治療方法包括口服藥物治療、肛塞藥物、硬化劑注射、手術和吻合器痔瘡切除治療。結腸炎的治療以磺胺類藥物口服或肛塞為主。而大腸癌的治療以手術根治性切除為首選,術後還可以根據癌腫及患者的具體情況聯合化療、放療、生物治療、中醫中藥等輔助療法。

123、蚊蟲入耳應及時就醫

現象描述

夏季來臨,蚊蟲增多,且攜帶大量細菌。

一句話點評

蚊蟲進入耳道後仍會活動,容易引起外耳道炎,甚至導致鼓膜穿孔。

專家解析

一旦發現有蚊蟲進入耳朵時,千萬不能掏耳,以免將蚊蟲“逼”進耳道深處。可先往耳朵內滴入1~2滴食用油,將蚊蟲包裹住,讓它不能亂動,減少對耳道黏膜的損傷,然後再去醫院取出。

124、濕疹為何易複發

現象描述

濕疹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以皮疹多樣性並伴劇烈瘙癢為主要症狀的炎症性皮膚病。

一句話點評

從其發病機理上看,濕疹是由複雜的內外因素激發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也叫Ⅳ型變態反應。

專家解析

濕疹的誘發因素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包括人體所處環境的自然條件,如日照、紫外線強度、氣候幹燥或濕潤、寒冷或炎熱等不同情況,以及動物皮毛、植物、搔抓、摩擦等物理刺激或人造纖維、化妝品、香皂之類日常生活用品中所含有的化學物質刺激等。內因包括慢性消化性疾病(如胃腸道功能紊亂)、感染性疾病、代謝障礙或內分泌紊亂、過度勞累、失眠、精神緊張及情緒變化等,均可引起或加重濕疹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