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都來齊了(2 / 2)

呂頤浩心裏想的是,所謂三歲看老,而趙旉恰恰就是剛好三歲,皇上對於趙旉的寵愛實在是有些過了頭,以後江山交給這樣的皇子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搖了搖頭,也沒有多管,便對趙構拜了下去,從懷裏拿出一份奏報說道:“金兵已攻破澶、相等州,金兵南下的障礙已被掃清,如今揚州扈衛單弱,諸路援軍遲遲不至,為防有變,還望陛下早作打算。”

說完便把奏報遞了上去,一位宦官接過來交給趙構,趙構打開奏報看了起來。此份奏報與徐州所接到的奏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沒有提及藤縣金軍輕騎奔襲揚州的事情,導致這個事情的原因就是由於這份奏報是要早於徐州的奏報,那時候金兵還沒有派出騎兵出擊,而此時由於金軍對於情報的封鎖,關於藤縣金軍的軍情卻是怎麼也送不到揚州這邊來的。

趙構邊看奏報邊想著呂頤浩的話,心中有一些不高興,心想,早作打算,不就是逃跑嗎,從北到南朕逃的還少麼,還要朕逃跑,朕的臉都要丟光了,不過雖然心裏這樣想,但是還是對呂頤浩溫和的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朕一時難以抉擇,還是請諸位大臣一起討論一下吧。”

說完便又對身邊一位宦官說道:“康履,快去請汪、黃兩位大人來一起來議事。”

宦官領命出去了,趙旉聽到趙構對這位宦官的稱呼,突然想起來了這位宦官也不是一位簡單的人物,此人可以說是後來苗劉兵變的導火索,高宗即位,恃寵用事,淩忽諸將。遷內侍省押班。王淵遇賊不戰,因為交好康履反而得到樞密使一職,由此引發苗傅、劉正彥等諸將的不滿,因此才導致了苗劉兵變,而康履自己也被苗傅腰斬,梟其首與王淵一起掛於朝天門上。

正當趙旉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救康履一把的時候,呂頤浩繼續說道:“官家,軍情緊急,此事迫在眉睫,必須早做準備,應該一麵加緊做好揚州防務,一麵做好再次南渡的準備,以為萬全之策。”

趙構聽到這些話更是生氣,明顯不悅的說道:“好了,呂卿家,不必多言,朕知道了,一切還是等宰輔來了在一起商量吧。”說完也不理會呂頤浩。

呂頤浩聽到趙構這樣說,也就閉口不言了。趙旉由於心裏在想著事情,也是一言不發,就這樣大殿裏麵保持著一種詭異的安靜。

還好,沒多久之前被叫做康履的宦官便帶著三位官員來到了大殿內,前麵兩位是文官打扮正是趙旉之前猜測的汪伯彥與黃潛善兩人,這下得到了驗證,而後麵卻是一位武將裝扮,趙旉對此人並沒有印象,趙旉心下奇怪趙構不是隻說了叫汪、黃兩位大人麼,這後麵那位武將又是誰,看起來地位不低。

隻見三人走到殿內,想著趙構行禮,趙構對於武將的到來顯然感到很高興,待眾人起身後便對那位武將說道:“朕的柱臣也來了。”

由於汪伯彥在三人中地位最高,因此他回道:“臣等被宣時,聽聞有緊急軍情,剛好王將軍也在一旁,且王將軍乃沙場宿將,通曉軍事,因此也就一並來了,還望陛下恕罪。”

趙構連忙說道:“右相此言,深得我心,何罪之有。”

在兩人的對話中,趙旉漸漸明白了此武將是何人了,王淵,就是在苗劉兵變中與康履一同被殺死的另外一人,心想這下人可算是到齊了,就差了那兩位發起那次兵變的軍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