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趙旉如同往常一樣,在顰兒等數人的服侍下洗漱完畢,便來到趙構的宮殿內,一家三口開始其樂融融的吃起早餐來。由於趙構擔心自己昨晚冷落了趙旉,會讓趙旉不開心,所以今早特意吩咐禦膳準備了許多趙旉愛吃的東西,並且一個勁的往趙旉的碗裏夾。
麵對趙構的殷勤,趙旉感到十分無語,不由的在心裏吐槽,好歹作為一個一國之君,怎麼就不能好點麵子麼,至於對自己這麼殷勤麼,還有這麼多甜食,難道不知道小孩子甜食吃多了會得蛀牙麼,萬一得了糖尿病、高血脂什麼的怎麼辦,以現在的醫療水平估計隻有死翹翹的份了。
正當趙旉在心裏吐槽趙構的時候,一位宦官快步走到大殿內,向著趙構拱手說道:“啟稟官家,樞密使呂頤浩有重大軍情求見。”
趙構聽此便停下用餐,對潘賢妃說道:“娘子帶敷兒到後麵用餐去吧,朕現在有一些事情要處理一下。”
潘賢妃答應了一聲,便準備帶著趙旉到後麵去,卻沒料到趙旉搶先一步說道:“爹爹,孩兒吃飽了,孩兒要陪在爹爹身邊,向爹爹學習怎樣處理政務,以後好幫爹爹分擔,孩兒保證一定不打擾爹爹,好不好嘛!”
趙構聽此心理也是一暖,心想趙旉在這也沒什麼不可以,便說道:“那好吧,敷兒想留下就留下吧,不過一定要記住待會可不要搗亂呀,娘子你先下去吧,敷兒就留在這吧。”
潘賢妃對趙旉交待了幾句便告退了,趙構吩咐宦官喧呂頤浩進來。
在趙旉的記憶裏,呂頤浩可是南宋初年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而且與不久將要發生的一件與趙旉密切相關的事——苗劉兵變有著莫大的關係。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兵變,高宗被迫退位,年僅三歲的皇子趙旉被立為皇上,呂頤浩與張浚、劉光世、韓世忠等將領率軍勤王,平苗劉之亂,迎高宗複位,立下大功,先拜尚書右仆射,複遷左仆射。
而曆史上記載,呂頤浩隨軍取得收複燕京首勝後,發覺軍內存有諸多弊端,上書“危急五事”並請議“長久之策”。觸怒徽宗,落職降官;他傾力輔佐宋高宗定都杭州,屢建戰功,官至左相兼禦營使。又因獻“浮海之計”,引起同僚異議,加上自然災害,主動請辭,終被罷相,徙居臨海。在臨海僅住了半年,應詔複位。他決定“先平內寇,然後可以禦外侮”,聯合眾大臣上書,迫使秦檜罷相七年。呂獨掌朝政,他任賢使能,信賞必罰,理財節用,積粟訓兵,裁抑恩倖,搜選人材,大開諫路,總攬群策,使宋室開始複興。
但是此人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報複恩仇,顓肆自用”,力排李綱、李光、秦檜諸人,為朝廷諸公所不容,所創立的月樁錢後來衍生名目眾多,被認為“郡縣橫斂,銖積絲累,江東、西之害尤甚。”
不多久,以為宦官便帶領一位年約6旬的官員來到大殿中,由於知道此人和自己以後的命運息息相關,因此趙旉以一種特別審視的目光看著呂頤浩,隻見他雖然年過半百,但身材偉岸,五官分明,尤其是一雙眼睛透著堅毅,可見是一個十分剛強之人,趙旉確信自己昨夜在晚宴上怎麼沒有見過這種眼神。
原來,昨夜呂頤浩身體有一些不適,在加上心憂前線戰事便沒有去參加昨夜的晚宴,今天一早收到前線的軍報,便火急火燎的敢來麵見趙構。
在趙旉打量呂頤浩的同時,呂頤浩同樣也發現了趙旉的存在,不過他對趙旉的感官可就沒有趙旉的這麼好了,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為趙旉此時的形象,剛吃完早飯,嘴角還來不及擦幹淨,看著自己的一副癡傻的模樣,歪歪扭扭的坐在椅子上,真是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