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人口、體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行業的工作,涉及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麵麵,為社會各個階層所廣泛關注。正因為如此,科教文衛口事業的發展與老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的,這也就決定了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服務於民的工作宗旨,要把社會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一起來,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的、最直接的、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真正體現科教文衛工作的服務屬性。
三是要突出重點,深化內部改革,推動社會事業持續發展。
改革是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的動力和保證。“十一五”時期是甘肅省總體進入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科教文衛事業要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就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在體製創新上下工夫。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要求,明確職責劃分,規範行政審批,優化組織結構,改善管理方式,堅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宏觀調控、監督服務的職能,努力建設廉潔高效、勤政務實、法製服務型的機關。
要抓改革的重點。科教文衛口改革的重點要放在解決製約自身發展的突出問題和關鍵環節上來,要分輕重緩急,抓重點、重點抓,在改革創新中體現各部門的特色。如,科技部門要以全國科技大會為契機,把增強甘肅省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改革的重點,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體係創新,強化應用研究,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文化部門則要從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入手,深化文化體製改革,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優秀文化產品;而衛生部門要進一步堅定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的方向,把建立和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和社區醫療服務體係作為當前改革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實行工作重點轉移,在建設新農村的進程中加快科教文衛事業發展。
甘肅省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農業省份,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性的現狀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盡管近幾年甘肅省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把工作重點和投入重點轉向了農村,研究製定了一係列有利於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了項目扶持和資金投入的力度,取得了較好的實效。但基礎差、底子薄、投入不足的省情,決定了甘肅省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艱巨性,也使得甘肅省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任務重、困難多。這一實際也決定了農村仍將是我們科教文衛口各部門今後工作的重點。“十一五”期間,中央把新農村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確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同時,中央還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工作方針,將投資重點向“三農”傾斜。製定了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的具體政策措施。各部門一定要適應這一工作重點轉移,在工作部署中突出農村這一重點,要增加經費投入,加大項目扶持。當前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改革的通知》等一係列重要文件精神,把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係建設、農村文化事業發展作為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和突破口,帶動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提高,推動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
五是要堅持發展抓項目,以項目帶動經費投入,加快科教文衛口基礎設施建設。
經費投入不足是製約甘肅省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05年以來,科教文衛口各部門通過爭取國家項目建設,為事業發展贏得了空前的經費支持。實踐證明,這一做法是成功的、是富有成效的。2006年,科教文衛口各部門要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項目意識,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爭取國家資金更多更大的投入。同時,各部門要拓展項目合作範圍,加強內引外聯,進一步加強同東部、中部經濟發達地區,進一步加強同國際組織、機構和個人間的聯係與合作,開辟為社會事業發展融資的新渠道,為科教文衛事業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六是要重視人才建設,為科教文衛各項事業發展打好基礎。
人才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對甘肅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科教文衛口各部門要把人才戰略貫穿於事業發展的全過程,著眼於人才總量的增長和人才素質的提高,創新用人機製,充分激發人才活力,推動人才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協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