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其他篇(14)(1 / 3)

6.廣電、新聞出版、體育、地震、史誌工作成效顯著。完成了2004年至2005年2036個“村村通”點建設任務和“西新工程”台站建設,節目製作係統數字化改造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部分設備已投入使用,“2131工程”、網絡建設等工程正在穩步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工程開始啟動實施,已完成了蘭州市數字電視整體平移規劃製定工作,地麵移動數字電視試播成功。進一步推進了《甘肅農村小康建設叢書》出版工程和基層圖書發行網點建設工程,組織開展了“出好書,讀好書,做合格接班人讀書活動”,直接參加這項活動的青少年達到5萬多人,間接參加的超過80萬人,《甘肅通史》按照編撰方案正在順利進行。新建和改建了一批綜合性體育設施,完成了第九批83條全民健身工程路徑,成功舉辦了“2005年國際鐵人三項賽”國際體育比賽和7次全國體育比賽活動,在全國十運會比賽中,甘肅省運動員獲得2枚金牌、4枚銀牌、1枚銅牌,體育彩票銷售額達到2.4億元,超一倍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地震工作完成了“2006—2020年甘肅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確定”科技攻關項目的立項和前期研究工作,組織建立了全省地震災情速報信息網和應急啟動係統,推進了“十五”網絡項目建設,在全國地震觀測資料評比中甘肅省獲得第一名4台項,蘭州地震博物館榮獲全國地震係統優秀集體並榮記一等功,被國家首批認定為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修誌工作進度加快,2005年審閱和出版各類誌書17部,目前第一輪縣級地方修誌已全部完成,第二輪續修誌已審閱和出版各類誌書5部。行政學院堅持“打基礎、上台階、創品牌”的發展思路,邀請專家和有關領導做專題講座10場,舉辦了“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舉辦各類培訓班61期,對全省4500多名公務員進行了培訓,發表論文74篇,完成軟科學課題7項,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二)以改革為動力,增強了科教文衛事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2005年,科教文衛口各部門按照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進一步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基礎建設,推進了科教文衛事業的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加強基礎建設,增強了事業發展後勁。

一是加大了教育經費投入。2005年,全省地方教育經費總支出預計達到105億元,比上年的92.8億元增長13.15%,比2000年的46億增加59億元;地方財政性教育經費預計達到74億元,比上年的65.64億元增長13.01%,在2000年37億元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去年地方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預計達到4.2%,實現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的目標。經教育部批準,甘肅省高等教育新增設本科專業45個,專科(高職)專業75個,工科專業占54%,其中工程力學等9個專業填補了甘肅省高校專業的空白。新增列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增列碩士學位點59個,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專業20個。

二是注重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2005年省級科技成果有634項,其中有國際領先水平的15項,占2%;國際先進水平的65項,占10%;國內領先水平的361項,占57%;國內先進水平的145項,占23%。組織申報200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8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重點新產品獎、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和中國農村發展獎各1項,行業科技獎3項,省科技進步獎156項,在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生物技術開發與應用等科技項目中開發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

三是不斷增強衛生醫療事業發展實力。2005年,省衛生廳被評為全國“降消”項目先進集體,受到了國家的表彰獎勵,武威市涼州區被衛生部、民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為全國首批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和有中醫藥特色的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寧縣等5個縣市區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單位,在衛生部實施的中西部地區“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項目中,甘肅省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城市二級醫院支援鄉鎮衛生院試點省。這些都為甘肅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和引導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四是文化、廣電、新聞出版、體育、計劃生育、防震減災等工作都能以改革為動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貯備發展後勁,保證了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2.抓住機遇,進一步深化了體製改革。2005年,有成效的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以甘肅人民出版社為基礎,借助《讀者》品牌優勢,經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同意,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組建成立了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新體製正在籌備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