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衛生篇(27)(2 / 3)

二、在防治碘缺乏病工作中的做法

一是建立了“政府領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機製。成立了地方病防治聯席會議製度,先後製訂了《甘肅省2000年消除碘缺乏危害規劃綱要》、《甘肅省實施鹽業管理條例辦法》、《關於進一步加強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意見》等規章性文件,使全省防治碘缺乏病的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製度化、規範化的軌道。同時,廣泛調動社會各方麵的力量積極參與,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氛圍。

二是各級衛生(地方病防治)部門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碘缺乏病防治監督監測體係。對碘鹽的生產、加工、銷售和居民戶進行規範化監測,對8~10歲兒童病情進行跟蹤調查,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是各級工商、質監、衛生(地方病防治)、鹽業、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大打擊私鹽和非碘鹽的力度,遏製了私鹽和非碘鹽擾亂正常碘鹽供應市場的勢頭,使甘肅省碘鹽覆蓋率和合格碘鹽食用率大幅度提高。

四是積極爭取實施碘缺乏病防治項目,以項目促工作。近年來,通過實施“中央轉移支付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碘缺乏病防治項目”、“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綜合幹預項目”、“愛德基金會資助甘肅省碘缺乏病防治項目”等,加快了甘肅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階段目標的進程,促進了碘缺乏病科研和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

五是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大力普及防病知識。全省每年結合“防治碘缺乏病日”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宣傳畫、宣傳標語、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日益深入人心,廣大群眾對碘缺乏病危害的認識和食用合格碘鹽的自覺性有了很大提高。

六是把防治碘缺乏病與扶貧工作相結合。2005年,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利用扶貧資金為7萬多名困難群眾和6300戶五保戶免費發放碘鹽,平涼市采取扶貧、鹽業等幾個部門集資的辦法,開展“碘鹽智力扶貧工程”,為困難群眾免費發放碘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受到了群眾的好評。

七是創新工作思路,開展“碘鹽示範村”活動。根據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農村的特點。我們一方麵加強對碘缺乏病區廣大群眾的宣傳,使他們了解碘缺乏病的嚴重危害,增強防病意識。另一方麵積極探索“碘鹽示範村”防治工作新機製,建立食用合格碘鹽責任製。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形成了從鄉政府到村委會,從幹部到群眾,從機關到學校,從家長到學生,齊抓共管的碘缺乏病防治網絡。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措施落到了實處,“碘鹽示範村”居民碘鹽食用率達到90%以上。目前,“碘鹽示範村”活動已在全省展開,對甘肅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個別地區對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產生了麻痹鬆懈思想,工作不夠到位,措施不夠落實;二是個別地方非碘鹽、不合格碘鹽擾亂正常碘鹽供應市場現象還比較嚴重,一些群眾仍然在食用不合格碘鹽。這些情況在少數民族地區及邊遠貧困地區更加突出,要實現國家提出的2010年95%的縣消除碘缺乏病目標,還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提高對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消除碘缺乏病是關係到保護兒童智力、提高民族素質、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大事。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抓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二是進一步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切實把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抓實抓好。各級政府要一如既往地把這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常抓不懈,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衛生部門要進一步搞好碘鹽監測和病情監測工作,不斷完善碘鹽監督監測網絡,及時掌握病情動態,為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鹽業部門要規範碘鹽產、供、銷各個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合格碘鹽的覆蓋率,加大鹽政執法力度,淨化鹽業市場;計劃生育、教育、工商、質監、廣播電視、婦聯、殘聯等部門和社會團體要繼續堅持已形成的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分工協作的良好工作機製,進一步強化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