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衛生篇(20)(2 / 3)

(八)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工作情況

根據衛生部的統一安排,從今年起甘肅省實施了“千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縣鄉聯動項目”,甘肅省也是全國唯一城市醫院支援鄉鎮衛生院的試點省。甘肅省從全省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抽調1265名衛生技術人員,到43個國扶縣縣醫院(中醫院)及350個鄉鎮衛生院,開展為期一年的對口幫扶工作,旨在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提高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和重大疾病的診療水平,方便農民就醫,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隊伍、帶好一所醫院、培訓一批人才、服務一方群眾。據統計,全省43個受援縣(區)鄉鎮衛生院的門診量6—10月比1—5月平均增加了19.9%,住院量平均增加了12.89%,業務收入增長了19.67%,兒童“四苗”接種率和兒童乙肝接種率6—10月比1—5月分別上升了8個和7個百分點,住院分娩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支援工作受到了當地群眾的普遍歡迎,試點工作得到了衛生部項目辦的肯定。

三、存在問題和今後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措施

甘肅省在貫徹落實《決定》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由於甘肅屬西部不發達省份,各級財力匱乏,農民人均純收入一直處在全國較低水平,因此農村衛生發展中存在著不少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是農村衛生資源總量不足,在全國和西北五省區均處於落後狀態。從總體上看,甘肅省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在全國處於落後狀態,貧困地區缺醫少藥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人均床位數、人均醫護人員比例均低於全國和西北五省區平均水平。最新調查統計,甘肅省每千農業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隻有0.63張,鄉鎮衛生院人員0.79人,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二是農村衛生投入不足,曆史欠賬較多。甘肅省各級財政普遍困難,衛生投入十分有限。

2001到2004年,全省財政對衛生事業投入的增長幅度,除2003年“非典”期間外一直低於財政經常性支出增長幅度。2004年全省衛生事業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2.41%,全省衛生事業費中農村衛生事業費占40%。用於農村衛生的投入僅占財政對衛生投入的13%。全省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比較嚴重。

三是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目前全省有25所貧困縣醫院需要重新建設,26所縣醫院需要改造。全省85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中,有32所不能開展產科業務。全省鄉鎮衛生院現有危房麵積33.9萬平方米,設備陳舊簡陋,50%的鄉鎮衛生院沒有x光機、b超和生化檢驗等常規檢查設備。有70%的村衛生室房屋破舊,不符合診療條件,還有3611個行政村沒有村衛生室。

四是農村衛生人才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全省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中本科、大專學曆者僅占衛生人員總數的14.5%,無正規學曆者占27.7%,高級職稱僅占到1.9%,而初級職稱及其以下者占67.7%,無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的人員占29%。鄉村醫生中無正規學曆者占75.1%,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不足2%。按照溫飽型標準每千人1.2個醫務人員計算,全省鄉鎮衛生院缺編8500多人。

五是鄉村衛生人員報酬較低,影響公共衛生各項任務的很好完成。特別是《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實施後,各接種點不能收取任何費用(包括一次性注射器成本),而本級財政又無力解決這筆經費,農村計劃免疫工作麵臨滑坡趨勢。

六是農村衛生執法監督工作亟待加強。食物中毒、職業危害等公共衛生事件有向農村集中的趨勢,而縣以下衛生執法監督力量目前還存在衛生監督員總體數量明顯不足,衛生監督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基本的設施條件和監督檢測設備,執法經費嚴重短缺,鄉鎮一級無衛生監督機構,農村衛生監督工作無法到位等問題,好在我們出台了甘肅省衛生執法監督體係建設意見,將逐步得到解決。

上述問題已引起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中,省委、省政府把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作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納入“十一五”總體規劃之中。近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調研農村衛生工作,省委書記蘇榮在調研中就如何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提出了八個方麵的具體意見,這對指導甘肅省今後一個時期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將於近期專程向衛生部領導彙報甘肅省加強農村衛生的工作思路,聽取衛生部領導的指示,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擬將籌備召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出台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專題研究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有關措施,重點是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