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3年左右的時間,通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基本建成一個符合省情、覆蓋城鄉、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協調、持續發展的醫療救治體係。
第一,建設醫療緊急救援中心。在省會蘭州建設一所具有一定規模的緊急救援中心,隸屬於省衛生廳,負責蘭州市區和全省的緊急救援及其指揮調度工作。13個市、州、地及敦煌市,由市、州、地政府負責,依托當地的綜合性醫院,建設一所規模適當的急救中心。
第二,建設傳染病醫院(病區)或後備醫院。將蘭州市肺科醫院改建成為傳染病醫院,隸屬於蘭州市,設置一定規模的負壓病房,承擔重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救治。其餘各市(州、地)、縣(區)要依托一所綜合醫院建設規模不等的傳染病病區,並配套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可加掛某某市(縣)傳染病院的牌子。
國家已計劃在2003年、2004年這兩年內拿出57億元建設緊急救援中心和傳染病院(病區)或後備醫院。甘肅省所需建設資金80%由中央解決,20%由省、市財政解決,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缺口可通過承借外國政府貸款來解決。甘肅省將先行建設傳染病院(區)和部分城市的緊急救援中心。省計委、省衛生廳、省財政廳和各市、州、地政府要本著積極、穩妥、可行的原則,拿出具體的建設方案來。
3.強化衛生行政執法職能,改革衛生監督執法體係,完善衛生監督執法體製,實現各級政府由“辦衛生”向“管衛生”的轉變。
目前,全省14個市、州、地已完成衛生監督體製改革任務。2003年年底前,各縣(市、區)要全部完成衛生監督機構組建和職能劃轉工作。監督執法是衛生行政部門一項重要的職責,必須大力加強建設好。國家對各級衛生監督機構的建設規劃正在討論之中。目前,各級政府應明確各有關部門如工商、技術監督、衛生部門在衛生監督工作中的職能,解決目前存在的多頭執法、重複執法、權責不清的問題。要為衛生監督機構配備必要的取證和通訊工具,適當擴大衛生監督員隊伍。要拓寬衛生執法領域,不僅要監督市場,也要監督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和其他從事公共衛生管理的部門。針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多,近年內多發食物中毒、毒鼠強中毒等問題,要在鄉鎮設立衛生檢查員或衛生監督派出機構,加強對農村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等方麵的衛生監管和宣傳教育工作。
4.用2年至3年時間,建成縱向延伸到鄉鎮,橫向覆蓋疾病預防控製機構、醫療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和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全省公共衛生信息體係。
全省公共衛生信息體係主要包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係統、疫情專報和分析預警係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係統、醫療救治信息係統和衛生監督執法信息係統等五大部分。各級衛生部門都要設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機構,形成政令暢通、分級負責、責任明確、反應及時、保障有力的工作機製。遇到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部門要立即組織力量奔赴現場,進行救治和調查,並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提出應對控製措施和啟動預案的建議。省政府決定在省衛生廳設立全省衛生信息中心,已要求省計委、省財政廳給予大力支持,配備必要的辦公、通信和交通工具。甘肅省省、市、縣三級疫情專報係統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係統已建成並運轉良好。要在2年~3年內建成醫療救治網絡,通過統一的公共衛生信息資源網絡,實現醫療衛生、疾病控製機構和衛生行政部門之間的信息連通。縣(區)至鄉鎮的信息聯網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計生信息網絡,沒有聯網的,國家已決定由衛生部來建設,並在2003年、2004年兩年內建成,實現資源共享。要嚴格疫情報告責任追究製度,對重大、緊急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信息,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其他責任報告人必須按屬地原則,在規定時間內通過網絡和其他有效手段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各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必須在規定時限內報告當地衛生部門和上級疾病預防控製機構,並認真組織核查。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瞞報、緩報、漏報。各級政府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礙衛生部門向上級報告。
二、加強領導,改革創新,做好其他各項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