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進一步加大廣播電視“村村通”的實施力度。根據國家的統一規劃,確保完成甘肅省20戶以上22000多個自然村中已通電自然村年度“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任務,努力擴大入戶率,增加套數,提高節目收視質量,不斷提高廣播影視“村村通、戶戶通、長期通”的水平。
有條件的地方要采取強有力措施向“戶戶通”邁進。要進一步利用現有無線、有線、衛星、微波等多種方式擴大甘肅省農村廣播電視的有效覆蓋,提高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同時,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消除已建成“村村通”點的“返盲”問題,切實鞏固全省已經建設的行政村廣播電視站(室)覆蓋範圍。各級政府領導要站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抓好這件事,要理順管理體製,建立維護隊伍,健全規章製度,落實維護經費,加強運行維護,加強監督管理,真正建立起長通久通的機製。
二是要繼續推進“西新工程”。“西新工程”要繼續鞏固建設成果,確保完整轉播中央和省台廣播節目。同時,不斷擴大中央、省市(州)台廣播電視節目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的覆蓋範圍,提高覆蓋質量,抵禦境外廣播滲透。在實施更新改造廣播電視設施建設的基礎上,繼續向國家申報“西新工程”第四期建設項目,重點向國家爭取將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列入“西新工程”範圍,使甘肅省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事業得到更大發展。同時,繼續加大對邊境廣播電視事業的投入,擴大我國對周邊國家廣播電視宣傳的覆蓋麵。
三是要深入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在鞏固農村電影工程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更新和改善電影放映設備,推進甘肅省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工程,積極組建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隊,保證甘肅省農村每年放映電影場次,基本實現農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加快農村電影體製、機製改革。加快基層國有電影單位特別是縣級電影公司股份製改造,積極引導和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農村電影事業的發展,大力發展農村個體電影放映隊,推進農村電影的跨地區經營,實行有償服務,搞活放映市場。建立健全農村電影發行機製。逐步建立覆蓋全省鄉鎮農村的數字電影服務網絡體係,保證讓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到優質、快捷、方便的數字電影服務。
四是要大力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數字化是廣播影視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實現廣播電視的數字化,是加快甘肅省社會信息化進程、建設數字甘肅、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舉措,將全麵提升甘肅省的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信息生活質量,因而又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甘肅省蘭州市已被確定為全國數字化試點城市之一,蘭州市政府一定要加強領導,在省局的指導下,製訂適應甘肅省實際的工作方案。全省有線電視整體轉換工作要堅持“政府領導、廣電實施、社會參與、群眾認可、整體轉換、市場運作”的總體要求,按照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統一部署和時間表,抓緊啟動甘肅省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工作,要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同時,有線電視整體轉換關係到千家萬戶,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和社會性,有線電視網又帶有自然壟斷性,要做好各方利益調整。在實施中一定要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尊重群眾的選擇權,區別公益性服務和增值服務,嚴格把握政策界限,嚴格按照程序舉行價格聽證,特別要照顧好城市低收入家庭。要積極推進省級和地市級電台、電視台的數字化、網絡化,積極推廣數字技術在電影製作和發行放映中的應用。
五是要加快推進網絡整合。隨著廣播影視數字化工作的不斷推進,實現全省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已經顯得越來越迫切,實現的條件也正在越來越向有利的一麵轉變。因此,2006年對網絡整合的工作必須認真研究,提出具體方案,力爭有所突破。在管理體製上,積極推動市、縣、鄉廣播電視垂直管理,逐步實現廣電網絡的全程、全網統一管理,建立利益共享的經營管理體製。調動各級政府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資金投資廣電網絡建設。同時,要加快網絡業務發展速度,逐步搭建起項目更加完善、內容豐富、上下貫通的政務信息、科技信息、綜合服務信息等公共信息谘詢平台,逐步建立起統一經營管理、統一收費價格、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服務承諾的廣播電視網絡服務體係,真正使農村享受和城市一樣的廣播影視服務,並通過逐步培育,使廣播電視網絡形成全省廣播影視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依法加強管理,不斷提高廣播影視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