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一步增強做好“村村通”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做好“村村通”工作,不僅是一項廣播電視建設工程,更是黨和政府全麵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廣電係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在新形勢下做好第二階段“村村通”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做好“村村通”工作是保證黨和政府政令暢通的主要舉措
廣播電視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承擔著讓黨和國家的聲音進入千家萬戶的光榮使命,也是最有影響力的現代傳播媒體。通過實施“村村通”工程,為廣大農村、牧區特別是為貧困地區的幹部和群眾提供了及時了解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隨著廣播電視信號的通達,用主流的媒體占領了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用正確的輿論引導農村幹部和群眾的思想,用健康的節目內容豐富人們的生活,用準確及時的致富信息幫助他們脫貧致富,使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入千家萬戶,保障了政令暢通,也將更有利於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
(二)做好“村村通”工作是實現廣播電視為“三農”服務的重要途徑
甘肅省農村地區幅員遼闊,做好廣播電視為“三農”服務工作,這直接關係到促進甘肅省農村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廣播電視部門要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把加強農村廣播電視工作作為全省廣電係統為農村、農業、農民服務的重要職責。特別是市(州)縣(區)廣電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村村通”工作不僅僅是一次性的單一工程建設,而是建立農村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係的基礎性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為“三農”服務的重要工作任務。要在始終堅持以宣傳為中心的同時,把為“三農”服務作為廣電部門的主要工作和重點工作,緊緊圍繞為“三農”服務的工作原則,實現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的轉變。要努力擴大廣播電視在農村的有效覆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豐富農村文化生活。隻有這樣,基層廣電係統隊伍才會得到加強,農村廣電事業才會得到發展和提高。
(三)做好“村村通”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甘肅省農村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76%,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甘肅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至關重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貧困現象的逐步消除,農民的物質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在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之後,農民群眾對於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聽廣播、看電視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要內容。用農民群眾很樸實的一句話就能說明這個意思:“吃飽兩餐飯,再給電視看。”還有一副對聯,很有代表性:“電視村村通順風順雨順民意,節目天天看得樂得福得民心”,橫批是“農家樂”。這副對聯很典型、很集中地反映了廣播電視對農民的極大作用,道出了農民群眾對“村村通”的歡迎和期盼,是農民群眾溢於言表、發自內心的呼聲。實踐證明,“村村通”充分反映了廣大農村幹部、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願望,集中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的具體體現,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德政工程,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廣播電視“村村通”,有效地縮小了廣播電視的城鄉差距、區域差距,體現了黨中央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一定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紮紮實實地做好這項工作。
(四)做好“村村通”工作必將促進廣播電視事業和產業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