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胡弗蘭基和希蘭塔(2 / 2)

冷杉騎士團在幾大王國崛起後成為逐漸光杆的艾提科特元老會的忠實後盾,而元老會也幫助冷杉騎士團在貴族們之間贏得一席之地。但冷杉騎士團鬆散的組織結構,也注定了他們在技術革新時代是跟不上社會潮流的。

如果你有幸來到胡弗蘭基大陸北岸的金蘭大公國,順著三條交彙於此大河(金蘭河、碧茵河、塔迪奇河)乘船逆流而上,首先我們會穿過一望無際的索拉大沙漠!胡弗蘭基大陸在這一緯度附近陸地輪廓寬廣,地勢低平,來自東北的盛行風將希蘭塔內陸的沙塵吹拂至此沉積,日積月累形成了無邊無際的沙漠。

沙漠中死氣沉沉,連驕傲的太陽也隻是伏於天空一角紋絲不動。唯這靈動的三條大河穿過沙漠仍生生不息。

“黃沙滾滾漫長路,

一馬平川向蒼涼。

若問茫茫空平沙,

三英薈萃展四方。”

這是一首在索拉地區盛行的詩篇,三英就是指流經索拉沙漠的金蘭、碧茵和塔迪奇三條大河。在當地人心中這三條河乃心中神聖之處,一年中的農閑時節經過此處必定會看見眾多的人跪拜在河邊久久不離去,施法行禮之人也是數不勝數。什麼赫迪勒拉(艾提科特文明的主神)什麼阿姆西塔(大陸文明的主神)都是狗屁!河水才是沙漠中人的信仰!河神普林斯奇才是他們唯一的神!

再往南航行,水麵漸漸開闊,植被漸漸增多,從矮小的草原到低矮的灌木,再從低矮的灌木到高聳的熱帶雨林。

進入熱帶雨林後,三條河隻見距離越來越大,聯係也逐漸減少。但都無一例外地拓寬了河道,延伸出了無數的支流,可以說這片巨大的原始熱帶雨林就是由巨大的降水和三條大河養育而出的。

寬闊的河道上,聰明的四臂靈猴會匍匐在還沒被水發脹的木幹上,雙腿夾緊木幹,一對上肢保持平衡,另一對則奮力劃水。隻見木幹還沒抵達岸邊,它們便飛身一躍竄進深不可測的叢林中,不消一會兒就會聽見它們從一百八十英尺高樹木上傳來的獨特叫聲。它們這樣做是為了到對岸去尋找更豐碩的食物。

四臂靈猴隻是這片雨林中物種的一個代表,還有著更多充滿靈性的物種。

穿過這片看似無邊無際的雨林,地勢逐漸升高,進入了一座麵積不算大的高原。恰巧的是三條巨河皆發源於這處高原上的一個湖泊,湖泊被當地人稱作塔利蒂塔穆湖,譯為生命之光(the light of life)湖。高原則被稱為普林斯奇高原,以他們心中的神命名,也足以見當地人對其重視。

高原南邊又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俱是長著低矮灌木或幹草的草原,草原上湖泊星羅密布,飛禽走獸往來不絕好不快活。這裏人煙逐漸稠密起來,區別於胡弗蘭基北邊的白人,中部的黑人,這裏人的膚色偏紅,喜歡在身上塗滿草膏,一來防暑護膚,二來在草原中隱藏自己。

這些紅種人是胡弗蘭基東南部的大國蘭傑拉夫王國的邊民。蘭傑拉夫王國的主體民族是來自於希蘭塔腹地的大陸文明,屬於白人,信奉裏德教(leader:譯為:領導者),阿姆西塔是他們的主神。

隨著希蘭塔內陸環境、資源的惡化,許多大陸民族開始從希蘭塔腹地向東向西遷徙。向西的這一些族群先是向艾提科特地區遷徙,結果在一千一百年前被冷杉騎士團前身遠征近衛騎士團擊敗,於是改變方向向西南遷徙,最終在布希維爾海峽南部出口定居,並逐步蘭傑拉夫王國,而後越過海峽沿海岸向胡弗蘭基西南延伸。到如今蘭傑拉夫王國已經占據了胡弗蘭基大陸整個東部沿海!那些原著紅種人便被驅散出境,仍就留在王國境內的則被以異教徒的罪名殺害!

而胡弗蘭基南部地區有許多由紅種人建立的邦國,給蘭傑拉夫邊境地區的紅種人提供著各種支援,試圖將這些外來的“白色惡魔”清除出去!

篇幅有限,於此章筆者大概介紹了希蘭塔大陸西部和北部地區以及胡弗蘭基大陸的部分自然地理與人文環境。給讀者在閱讀前期對茲蘭塔世界有一定了解,不至於感到迷茫。從章二開始我們便要開啟茲蘭塔的敘事史詩!

說明:本小說主要講述了茲蘭塔世界在大技術革命時代的各國紛爭。一些國家看似有同樣的血脈卻爾虞我詐,更多的是依靠利益相互維持。在後來我主要會分成三個板塊行文敘事:

一、分別為希蘭塔和胡弗蘭基大陸國家的內鬥與衝突。並會展現在大技術革命時代新興階層的崛起與對原先階層的顛覆。

二、我會在另一個大陸上展現另一個主角的故事。他將背負王命,光複國土,完成複興的偉業!與一部分的爾虞我詐相比會更直接更熱血。

三、我會展現舊大陸對於邊疆的開拓,力求塑造一個文化、環境等要素衝突的世界。並會描寫茲蘭塔世界獨特的物種與生活形式。

最後我會在主線中穿插一些對茲蘭塔世界的世俗風俗等等文化描寫,也會加入一些兒女情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