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急性扁桃體炎(2 / 2)

【按語】持續高熱,加石膏、天竹黃以清熱瀉火、除痰利咽。

3.肺腎陰虛,虛火上炎

【症狀】咽部幹焮,微癢,微疼,哽哽不利,午後症狀明顯。全身見午後顴紅,手足心熱,幹咳少痰,失眠多夢,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檢查見扁桃體肥大或幹癟,表麵不平,色潮紅,擠壓扁桃體,隱窩口有黃白色分泌物從口溢出。

【方一】百合固金湯

【來源】《醫方集解》

【組成】百合12克,熟地9克,生地9克,當歸9克,白芍6克,甘草3克,桔梗6克,玄參3克,貝母6克,麥冬9克。

【功效】滋養肺腎,清利咽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百合、生地、熟地、麥冬、玄參滋養肺腎,清熱利咽生津;當歸、白芍養血和陰;貝母、桔梗清肺利咽;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肺腎得養,陰液充足,虛火自降。

【按語】虛火顯著者,加知母、青蒿清降虛火。

【方二】養陰清肺湯

【來源】《重樓玉鑰》

【組成】生地15克,玄參10克,麥冬15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貝母10克,薄荷10克,甘草15克。

【功效】滋陰潤肺,兼以散結。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生地、玄參、麥冬、白芍養陰清肺潤燥,丹皮涼血解毒,貝母清熱散結,薄荷宣肺利咽,甘草調和諸藥。

【按語】本方用於偏於肺陰虛者。

4.脾胃虛弱,喉核失養。

【症狀】咽癢,異物感,咳嗽痰多。全身見胸脘痞滿,易惡心嘔吐,神疲乏力,口淡不渴,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檢查見扁桃體淡紅或淡暗,肥大,溢膿白粘。

【方一】六君子湯

【來源】《校注婦人良方》

【組成】人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陳皮12克,半夏12克。

【功效】健脾和胃,祛濕利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以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益氣健脾;半夏、陳皮燥濕化痰。

【按語】濕邪重者,加厚樸、枳殼宣暢氣機;若喉核腫大不消加浙貝、生牡蠣以化痰散結。

5.痰瘀互結,凝聚喉核

【症狀】咽幹澀不利,或刺痛脹痛,痰粘難咯,發複發作。全身症狀不明顯,舌質暗有瘀點,苔白膩,脈細澀。檢查見喉關暗紅,喉核肥大質韌,表麵凹凸不平。

【方一】①會厭逐瘀湯合②二陳湯

【來源】①《醫林改錯》②《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①桃仁12克,紅花12克,甘草6克,桔梗12克,生地10克,當歸12克,玄參12克,柴胡12克,枳殼12克,赤芍10克,②陳皮12克,製半夏10克,茯苓12克,生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祛痰利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會厭逐瘀湯方中以桃仁、紅花、當歸、赤芍、生地活血祛瘀;柴胡、枳殼行氣理氣;桔梗、玄參、甘草清利咽喉。輔以二陳湯祛痰利咽。

【按語】扁桃體暗紅,質硬不消,加昆布、莪術;複感熱邪,溢膿黃稠,加黃芩、蒲公英、車前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