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述,作為一個現代人,我莫名其妙的移民都了這個朝代。現在,我麵臨的問題不是探究我是怎麼來到這個朝代,也不是弄清怎麼回去,相信在沒弄清之前我就曝屍街頭了。我費勁的琢磨著生計問題,開始我試圖找個商鋪酒樓夥計工落腳。可不幸的是這是個勞動力過剩的年代,最後有決定選擇去廣州十三行,那兒工商那麼發達應該好混點。我來到了十三行,眼前繁榮的十三行讓我震撼,這比起廣州城府強多了,各種商家當鋪比肩林立,萬人空巷的大街上還有不少洋人的身影。十三行,最出名的地方應該是碼頭,最好找的工作也應是碼頭,但在我繁雜不淵博的記憶中,從鴉片戰爭後十三行走向夕陽,碼頭的繁榮走向末路,碼頭工一定也不會好混。十三行有米店、布店、錢莊等,此時這些商鋪都還是一片繁榮的,可這些商鋪並不缺人,下西關聚集了大群打工族,他們比我更有經驗更結實。最後我找了間怡和行錢莊,憑借我現代計算能力還有那一丁點的會計積累,我應該更有優勢。我找到錢莊經理求工作,剛說出,那橫肉滿麵的經理就臭哄哄的說:“我這兒不缺人,去別出!”我連忙操著不流利的白話向經理展示我的計算能力和會計實力,絞盡口舌終於震撼了經理,然後,我得了主簿的工作,這也是我人身的第一份工作,從此我的到了落腳。錢莊工作比銀行繁雜多了,沒有計算機幫忙,要手工算盤計,要細心辨刻章真偽,不過還好存款和借款的人不多,還有很多是熟人。對於銀票我到好處理,到白銀就難了,要辨分量真麻煩。開始我對在賬本上用文言文記賬也是很坑爹,很新手。不到一個月終於基本掌握了古代記賬方法。我在的怡和行並沒有想我想象那麼安穩,這裏麵的身份地位歧視還是很明顯,老員工百般刁難和經理也像是後悔被我忽悠進了來不時為難等,在這種種的壓力下我奮發圖強貫通古今終於把我那微薄的會計基礎知識融進了錢莊賬本裏,弄出了古代版會計報表,這大大提高了錢莊的效率和極大的避免了造假賬和錯帳。這“旅程碑”式的發明在業內長生了極大的反響,連那大腹便便的經理都震撼了好久,他極力推廣我的方法組織下屬學習我的記賬法。這也讓我明白了在這混食艱難的年代不靠關係的還是有點料道的,就像這個經理如此看好我的方法,讓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這來我建立自己優勢的目的就達到了,接下來的日子好過多了,我經常被叫去教授他們會計知識,在那些古人敬佩的目光下,我整個人都飄飄然的。
在後來不久的一天我迎來了自己的清末的流浪路上的第一件激動事,我等來了個對自己影響深遠的人——伍秉鑒。連我也想到我在的怡和行的老板是伍秉鑒,就這樣我結識了這位號稱當時世界首富的。任秉鑒是出於對我的記賬法的好奇找到了我,他的眼光比經理好多了,更加的看好我的方法。在我記憶裏眼前這個感覺瘦弱的禁不起風一吹的老頭並沒有什麼閑情到處逛,現在的他被鴉片戰爭和負擔清朝賠款弄得焦頭爛額,雖然100萬白銀對他來說還不算多大的是,但像他這種大商人能有今天也不會是到處亂扔錢的,俗話說不愛錢的商人成不了商人。更甚有指責他和洋人有勾結。眼前這個老頭在我身前顫顫巍巍坐下,那滄桑的樣子,真懷疑他一摔下去就掛了。在我發愣是,伍秉簽突然說:“年輕人坐。”嚇了我一跳,我連忙道謝並坐了下來。伍秉承老頭謙虛地向我請教了會計報表複試記賬等問題,然而我的會計知識也很一般,說的錯漏百出驚得我滿頭大汗,還好這老頭這在乎我的方法能給他帶來多大的利益麵對我的結結巴巴他也沒有生氣,我們倆秉茶日談了好幾刻鍾,伍秉鑒才像茅塞頓開的欣然離去,不得不說什麼叫活到老學到老,我還是很佩服他的好學和敬業。望著他離去的身影我才長噓了口氣,書到用時方恨少,剛才在被問到身份是我說的錯漏百出,他比一般人難忽悠多,幸好他沒計較不然我就坑爹了。
受到他青睞我在怡和行的“魅力”水漲船高,不過嫉妒目光也越來越憂厭,這使我不得不低調了許多,我有開始擔憂起自己的性命,我和這個時代人很多還是不同,我也很難模仿的過來,深怕一不小心心丟了性命。這法製部健全的社會,政府連屍也不會幫忙收。於是我很少和古人交往,平時都在苦思冥想生存大計,一個對得起現代人智慧的野心大計在我心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