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聰
貝錦泉(1831~1885),字敏修,鎮海貴駟人。他是令海盜聞風喪膽的海上英雄,是在中法戰爭鎮海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清朝著名海軍將領,清光緒年間被授予“建威將軍”之銜。
貝錦泉少年家貧,一家五口以劈竹子糊口度日。十多歲時,經人介紹到一艘外輪做水手替班。這雖是一份苦差事,可收入還不錯,可以改善全家人的生活,所以他幹得格外賣力。三年後,肯學會鑽的貝錦泉已掌握了不少水上航行知識,成為一名熟練的水手。但原水手病愈複職,他隻得回家。
在寧波鄉下,貝錦泉租了一艘小船,撐渡船謀生。他身強力壯,又特別識水性,因此撐船技術很好,別人都喜歡坐他的船。
本來,貝錦泉可能就這樣船來船往以船為業度日。但機遇卻在船來船往中降臨了。有一年一個冬日下午,老天忽然下起大雨,貝錦泉見渡船上已有幾位客人,便準備將他們送到對岸後,早一點回家。他用竹篙一點,渡船駛向江心。這時,碼頭上有人高喊:“師傅,謝謝你,帶上我!”貝錦泉聽了,連忙返回碼頭。來人上了船,貝錦泉見他被寒雨淋得全身打戰,就脫下自己的棉襖給客人換上。
這位客人大為感動。於是途中兩人聊了起來,那人知道了貝錦泉曾做過三年水手的經曆,貝錦泉也知道了那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徽商胡雪岩。
當時東南沿海海盜猖獗,寧波幫海商為了運輸船隊的安全,購買了我國第一艘外輪“寶順輪”,為商船護航。胡雪岩推薦貝錦泉成為該船的“司舵”。
貝錦泉駕“寶順輪”追擊海盜一路所向披靡,縱橫南北洋麵,海盜自此幾乎絕跡,貝錦泉也因此名聲大振。
當時的船政大臣沈葆楨聽聞貝錦泉大名,聘他管駕我國第一艘蒸汽輪機戰艦“萬年青”號。貝錦泉被任命為該艦管帶(船長),並於1869年9月領命試航。
試航那天,風大浪高,“萬年青”號在逆風巨浪中,劈波斬浪,經受住了考驗。這次試航在沒有外國人參與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為國人爭光,作為船長的貝錦泉名聲大振。
後來,“萬年青”號在貝錦泉率領下,馳騁沿海地區,在“捕盜護商,以利民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貝錦泉屢建軍功,被朝廷賞副將銜,不久累官至福建海壇總兵。光緒十年(1884),代署浙江定海總兵。光緒十一年,中法戰爭爆發,貝錦泉在鎮海之役中防守舟山,擊敗法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