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生活不要總“遲到”(2)(1 / 3)

現代醫學表明,人在不渴的時候也要喝水,水充當了人體的清道夫,參與新陳代謝和排除廢物。如果體內缺少水,身體的代謝作用會遲緩不順暢。打個比方,人體就好比一條小水溝,水溝沒有水,就會有很多髒物淤積,最後導致水溝堵塞。人體也一樣,沒有水,廢物累積體內,會導致便秘、結石等問題。

再說,生命組織由細胞組成,細胞不單內部含大量水分,細胞膜外部亦為液體所包圍,所以水對細胞的活動非常重要。因為水是最好的溶劑,物質溶於水後,化學作用才易於進行。細胞中的水也有輕微的解離度,可解離為H+和OH-,溶液中H+和OH-濃度的大小,可決定其酸堿度,因而影響細胞內酵素的作用。細胞如果能經常保持與“好水”流通代謝,將大大的強化細胞的活性,增強排除病毒汙染物的能力及免疫力;若維持細胞中遺傳基因DNA的正常狀態,就不至於得病。水是維持生物體器官、細胞正常穩定最好的諧振共鳴載體。

正確的喝水是很好的養生保健之道,即使不覺得渴,還是要喝。

有一位職場女性,經常會感覺下肢和腳趾疼痛,來到醫院,做了一個尿液檢查,檢查結果是尿酸過高,醫生告訴她,“平時喝水太少了”。

職場人士要做到水不離身,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看得見的地方放上一杯水,這樣看到這杯水,就會想起來喝,喝完馬上倒滿,其實喝水也要靠條件反射,看得到也就喝的多。

勞逸結合方顯精英本色

很多職場人士都是累了才休息,其實,在感到累了的時候已經是身體相當疲勞了。過度的疲勞容易積勞成疾,使人體免疫能力降低,使疾病乘虛而入。不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在連續工作一段時間以後,都要進行適當的休息。

有人會問:“為什麼海豚能搏擊風浪,從不停息,而人卻要休息?”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過度緊張或是長期承受心理壓力,缺乏適當的休息的人,就會出現生理疲乏和精神疲乏,產生一係列勞累和疲倦症狀,如:體力下降;工作效率低;精神不集中;記憶力差等,更為嚴重的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可引發高血壓、冠心病、癌症、消化性潰瘍等多種身心疾病。

大腦的運動在於思考,如何你專心致誌地思考某個問題,思考久了,就會有疲勞的感覺,如果不及時休息,會出現緊張性頭痛。打個這樣的比方吧,人體就是一個機器,由很多配件組成,有手,有腳,而人的大腦就是機器的總開關,控製著整個機器的運行,機器的各配件自己不會動的,它們由開關去控製,當開關失靈的時候,整個機器也不能運行,甚至各配件也會壞,斷手斷腳的情況也會發生。開關壞了,整個機器也不會運轉。因此,健康的人經過適當的休息後,可以恢複體力和精力;患病的人經過充足的休息後,可以促進康複。人需要休息。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領部隊遠征獨孤國。在追逐獨孤國的國君時,齊桓公的部隊誤入茫茫沙海。時近黃昏,根本無法在天黑前找到歸途,頓時軍心惶惶,戰士們認為必定困死沙漠。這時齊桓公下了一道不太近人情的命令,原地休息,違者殺頭!於是戰士們很不情願地安營紮寨,用隨身的幹糧充饑。第二天一早,經過一夜休息的戰士,雖然略有饑渴,但是精神飽滿,在一匹老馬的帶領下,戰士們安然有序地脫離了困境。

齊桓公為什麼在危機關頭,沒有讓大家采取積極的進攻方式,而是休息呢?此時休息是為了積蓄所需,如果在累了的情況下,還盲目作戰,可能會導致相反的效果。就像我們在向“成功”這座人生的珠穆朗瑪峰攀登的過程中,越接近成功,越需要休息,越要積攢力量麵對下一步的挑戰。每一次休息之後應該是更大規模的爆發。

職場精英隻有在充分休息的情況下,事業上才會有更大的突破,因為任何人的精力都會被消耗,休息是補充精力的好方法,而事業上的每一次突破不僅靠個人能力,也靠自身的精力。有了精力才會有突破的潛能。所以說,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工作。

那麼怎樣找到適合你的休息方法呢?休息的本質在於存在方式的改變。你應當怎樣去“改變”,怎樣去休息?誰也不能開出一個適用於任何人的處方來。你能夠做的隻是尋找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坐著是一種休息,但坐久了,站起來就是一種休息;躺著是一種休息,但躺久了,你就想坐起來,還想站起來,因為久躺後的坐與站都是一種休息。坐著、站著、躺著,都是一種存在方式,人的身體就是在這些存在方式的改變中得到休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