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養虎成患,本·拉登在劫難逃(3 / 3)

5月1日淩晨,大約24名美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的官兵在得到奧巴馬總統下達的“擊斃拉登”命令後,乘坐4架“黑鷹”直升機突襲本·拉登的藏身之地。直升機從巴基斯坦境內起飛前往距離伊斯蘭堡60英裏的小鎮阿伯塔巴德,於當地時間淩晨1點10分飛臨阿伯塔巴德小鎮上空,鎖定目標後立即用重型武器向本·拉登的這所豪宅發起突然襲擊。本·拉登被擊中頭部,當場身亡,終結了他傳奇的一生。

襲擊發生地的居民說,在襲擊發生時,整個地區都受到了大規模爆炸的震動,現場傳來直升機的轟鳴,槍聲和爆炸聲不斷。整個襲擊過程持續時間不長,大約40分鍾就結束了。整個過程中沒有官兵傷亡,但有一架直升機發生故障而下墜,最後被機組人員和突擊隊炸毀了,機組人員乘坐另一架直升機離開了這棟建築。

中央情報局是本次擊斃拉登行動的最大功臣,其特工是最終確定拉登藏身地,並向美軍提供具體方位的直接操作者。

中央情報局在審問被捕“基地”組織成員過程中,發現了一名最受拉登信任的通訊員,並確定了此人的活動範圍,最終找到了位於阿伯塔巴德市內的一座神秘建築。從外觀上看,該建築的大小約為該區其他房屋8倍,並配有鐵絲網護欄和高牆等罕見設施。

中央情報局長帕內塔親自指揮了本次秘密行動,由“海豹突擊隊”具體執行。

在這次襲擊中,除了本·拉登喪生外,還有三名成年男子被打死,其中一人是拉登的兒子,另外兩人是本·拉登的警衛人員(一說是他的信使)。此外,還有一名女子是本·拉登的妻子,在交戰時因被拉登保鏢當做人體盾牌而喪生。此外,還有兩名在現場的女子也受了傷。

本·拉登的遺體當場經過確認後,即被送往一艘美軍軍艦,通過了DNA鑒定後,根據穆斯林“快速下葬”的傳統,美國動用航空母艦為拉登進行海葬,他的葬身之地位於北阿拉伯海域。在進行海葬前,美方按照伊斯蘭傳統步驟對拉登的屍體進行了處理,包括對他的屍體進行清洗、用白布包裹等。他們透露,選擇海葬是因為一直難以找到願意接受這位恐怖分子頭目遺體的國家。而按照伊斯蘭教風俗與傳統,拉登的屍體必須在24小時之內被埋葬。

美軍之所以為本·拉登舉行海葬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擔心日後本·拉登的墓地會成為“恐怖分子朝聖地”。此時,美國政府並沒有忘記提醒說,擊斃本·拉登並不意味著恐怖組織被消滅,“基地”組織很可能要進行猖狂報複,尤其要警惕也門境內的“基地”組織分支對交通工具和重要目標下手。

當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前任總統小布什通報了這個讓人振奮的消息,並發表了電視講話。奧巴馬在講話中說,“我們早就懷疑本·拉登藏身於巴基斯坦的一棟建築中,隨著我們手中相關信息的增多,我多次與我的國防安全團隊會麵討論此事。上周有了足夠的情報來采取行動。”

在喬治·布什總統在任時期,美國方麵將過多的精力集中在阿富汗境內,而忽略了塔利班的根據地——巴基斯坦部落地區。而奧巴馬在競選初期即強調對巴基斯坦境內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目標進行打擊。奧巴馬上任後,美軍在巴基斯坦境內的活動開始變得頻繁。

“9·11”事件之後,本·拉登“潛伏”的10年,是包括中情局在內的美國各個情報部門和全世界苦心搜尋的10年,但是卻一次次地與他失之交臂。在這漫長的10年裏,本·拉登“死”了無數次,但那些撲朔迷離的傳聞一次次被證偽。那個瘦高個、滿臉絡腮胡子的恐怖頭目依然不斷出現在視頻、音頻中,對美國發出種種威脅。現在,這場“一個國家與一個個體”的對抗終於以本·拉登被擊斃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虐囚門”和“十大酷刑”

2009年8月,美國司法部長霍德爾任命一名特別檢察官負責調查對中央情報局涉嫌虐待恐怖嫌犯的指證。在此之前,美聯社刊發了一些最近解密的中央情報局檔案報告,其中一份解密文檔記錄了“9·11”之後中情局人員審訊恐怖嫌疑人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的內容。據說,當時中情局人員威脅穆罕默德說,如果類似“9·11”的恐怖襲擊再發生,他們將殺死被扣押者的孩子。還有一位恐怖嫌疑人被中情局人員警告說,會強奸他的母親。

《華盛頓郵報》2007年2月28日報道,曾在美國中情局阿富汗秘密監獄被關押兩年之久的馬爾萬-賈布爾在接受采訪時披露了他在秘密監獄的生活情況。

美國反恐官員指控30歲的賈布爾曾幫助“基地”組織分子,把他關進了秘密監獄,於2006年6月30日釋放。賈布爾接受采訪時說,他那天被脫光了衣服,坐在一張椅子上,中情局官員對他進行了錄像。他隨後被戴上腳鐐,蒙上眼罩,戴上耳機。中情局官員給他打了一針,這使他意識模糊。他被平放在一輛麵包車的後麵,麵包車將他送至一個簡易機場,他和另外一名犯人被送上飛機。

賈布爾對自己能獲釋感到意外。中情局是在最高法院駁回布什政府有關《日內瓦公約》不適用於像賈布爾這樣的恐怖疑犯的立場數小時後釋放他的。

布什在2006年9月份承認,中情局秘密監獄關押了14名恐怖主義嫌疑犯,這些嫌犯已被轉運至關塔那摩監獄。布什稱:“中情局秘密監獄現在已不再關押恐怖分子,被關押的恐怖分子沒有情報價值,他們中的許多人已被遣返回其祖國接受審判或關押。”

但賈布爾的經曆與美國政府有關中情局秘密監獄的描述並不一致,例如秘密監獄關押的犯人人數和這些犯人構成威脅的嚴重程度。盡管14名恐怖疑犯已被運往關塔那摩美軍監獄,但美國政府並未公布其他數十名恐怖疑犯的身份和他們目前的下落,還沒有承認像賈布爾這樣曾被認為是極度危險和有情報價值的犯人已獲得釋放。美國政府的反恐官員稱,賈布爾是“一名頑固的恐怖分子,他試圖傷害包括美國人在內的無辜人士”。美國情報和反恐官員已證實了賈布爾被捕的消息,稱他曾被關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但他們拒絕談論有關秘密監獄或者犯人待遇的情況。

賈布爾稱,他是2004年5月被中情局秘密監獄關押的,他當時被一輛汽車運至伊斯蘭堡一處偏僻的別墅內。美國情報官員稱,這所別墅內設有監獄設施,由中情局和巴基斯坦情報部門聯合管理。當賈布爾抵達這所別墅時,他看到了20多名其他犯人,其中包括一名在巴基斯坦被逮捕的埃及酋長16歲的兒子。這所別墅也曾被用於關押自“9·11”後在巴基斯坦被逮捕的其他數十名“基地”組織嫌疑犯。賈布爾在這所別墅裏待了五周,他被鎖在牆角,每天隻能睡數個小時。美國審訊人員每天都對他進行數個小時的審訊,晚上,他還遭到了巴基斯坦看守的毒打。2004年6月16日,他被打了一針後,被蒙上眼罩空運至阿富汗的一所秘密監獄關押。賈布爾說,秘密監獄由穿便裝的美國人管理,一些穿黑色製服、戴手套的蒙麵男子負責安保工作。他不知道秘密監獄的具體地點。他在秘密監獄被關押的頭三個月裏經常裸體,他的牢房裏隻有兩個毛毯和一個馬桶,牢房沒有窗戶。牢房裏的燈24小時都亮著,房間裏還裝著兩個監視攝像頭和一個麥克風。

賈布爾稱,美國人每天都對他進行審訊,他在兩年的時間內共遭到45名審訊人員的審訊。審訊人員向他出示了數百張通緝犯和已被抓獲犯人的照片。美國審訊人員告訴他,他將再也不能看到他的三個孩子了。他曾遭到身體折磨的威脅,但他並沒有遭到毆打。審訊人員曾向他展示了一個被稱做“狗箱”的木製箱子。審訊人員稱,如果他不合作將會被關在那個箱子裏。被懷疑策劃了“9·11”恐怖陰謀的卡利德就是在被關進那個木箱子後,才開始與審訊人員合作的。不過他從未被關入那個箱子,但他一直是被鎖在牆角處,至少有20多次保持令人難受的姿勢達數小時。

美國人在6周後給他發了一條褲子,他後來又得到了一件T恤、鞋子、一本《古蘭經》、一個床墊。監獄的條件後來逐步得到改善:安裝了空調,還建了一個有阿拉伯語、烏爾都語和英語書籍的圖書館。那些表現良好的犯人晚上還可以觀看諸如《泰坦尼克號》這樣的好萊塢大片。監獄的副監獄長教會了賈布爾如何下象棋,並給了他紙和筆。賈布爾回憶說:“監獄長是一個名叫查利的男子。他對我說:‘馬爾萬,我們需要情報,如果你合作,那會很好。’我告訴他我沒有隱藏什麼,我不是一個危險人物。他告訴我,他們不想使用暴力,但是如有必要他們將使用暴力。我告訴他,我不會向他說謊。”賈布爾2004年12月18日被轉送至另一個更大的秘密監獄。他在那裏隻見到了一位阿爾及利亞籍的犯人。

2007年9月24日,《國際先驅導報》發文稱,據說中情局有“十大酷刑”用來對付在押囚犯,這應該是“人權史”上的一段恥辱記錄。文章說,中情局的工作人員在審問囚犯的過程中,常常會把囚犯頭高腳低地綁在一個木板上,臉用玻璃紙蓋上,然後開始潑水。此時,由於玻璃紙遮住了口鼻,囚犯很快就感到窒息而被迫招供。一般囚犯在這種酷刑下平均隻能熬過14秒,便紛紛求饒。但據說,“基地”組織成員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曾讓審訊人員大吃一驚,因為他足足堅持了2分半鍾。

這段令人觸目驚心的文字描述的這種“水封閉”的酷刑,就是“十大酷刑”之一,被中情局稱為“最有奇效”的審訊方式。

據美國媒體追蹤了解,中情局等美國情報機構使用的刑訊逼供方法還遠不止一個“水封閉”那麼簡單,他們有多項“酷刑”可供選擇,這其中包括:

“立正抓”,用力抓住囚犯的衣衫,來回搖晃。

“立正打耳光”,打囚犯耳光,讓他感到疼痛和害怕。

“打肚皮”,使用手掌擊打囚犯的肚皮。據說,一些中情局探員還受到警匪片啟發,學會了用電話簿墊著疑犯肚皮,再用重物猛擊的招數,因為這樣不會在皮膚表麵留下痕跡。

“長時間站立”,囚犯戴著手銬腳鐐,被強迫站立40多個小時,這個方法看似簡單,卻因為對犯人精神和體力的雙重折磨而被視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冷囚室”,囚犯被強迫渾身赤裸地站在溫度約為10攝氏度的囚室中,並被不停地潑冷水。

此外,中情局還有用沸水煮四肢的酷刑,這一招被披露在阿富汗審問塔利班疑犯時被廣泛使用。

另外,還有失眠懲罰,即用強光刺激,讓犯人長時間無法入睡。專家介紹,人不喝水可以存活72小時以上,但很少人能熬過72小時不睡覺。

與失眠懲罰類似,中情局還準備了強噪音幹擾的方法刺激疑犯聽力神經,導致其精神紊亂而最終招供。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中情局還經常在審訊中使用藥物逼供的方式。據了解,一些治療精神科疾病的藥物使用在正常人身上會使人情緒極端低落,或者產生各種恐怖的幻覺,在這種精神折磨下,很少有人能“藥死也不說”。

中情局等情報機構的刑訊逼供手段主要針對一些他們所懷疑的恐怖分子,尤其是比較高層的“基地”組織成員。美國廣播公司就透露,中情局在國外設立的秘密監獄中關押的十幾名高級“基地”組織成員都嚐過上述酷刑的滋味。

這些嚴酷的審訊手段早就在情報機構和審訊人員中引發爭議,認為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的情報靠不住,甚至中情局總監海爾格森在去年撰寫的一份內部報告中也指出,中情局特工使用的這些審訊手段違反了有關禁止以殘忍、有辱人格方式對待囚犯的《日內瓦公約》。但由於美國政府內部一些高層人士的袒護,這些以暴製暴的審訊手段還是屢禁不止。

比如2005年,美參議院就通過了禁止“折磨或使用不人道手段”對待囚犯的議案。可是,在美國政府一些高層官員的遊說下,國會議員還是把中情局在國外的反恐行動排除在這一禁令之外,直到2007年,美國總統布什才簽署了禁令。

總統奧巴馬雖然剛上任時曾去過中情局並表示慰問這群“功臣”,可也有人指出,奧巴馬實際上並不喜歡中情局,“虐囚門”曝光後,更讓他有了理由與前任小布什政府劃清界限。不過,奧巴馬還是很擔心,從“9·11”以來,已經是人困馬乏和資源消耗巨大的中情局,在接受調查後會進一步在士氣方麵遭受重創。中情局也預感到,他們會被奧巴馬政府拋棄,認為奧巴馬政府沒有盡力保護這個肩負反恐重擔的國家安全機構。

中情局當年曾被卡特清洗過,後又被克林頓洗劫過——這一次,他們是否能渡過難關呢?誰也不知道!

2010年3月25日,“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在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播放的一盤錄音帶中說,如果製造“9·11”事件的哈立德·穆罕默德被處決,“基地”組織將處死它關押的所有美國人。

本·拉登說:“美國已表示出處決哈立德·穆罕默德及其同伴的意願。美國做出此決定的那一天,就是囚禁在我們手裏的所有美國人被處決的日子。”

美國國防部此前宣布,準備起訴哈立德等6名關塔那摩監獄在押者,並尋求判處他們死刑。哈立德被美國認定為“9·11”恐怖襲擊事件的主要策劃者。

哈立德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生,在科威特長大。2003年3月,在巴基斯坦和美國發起的一次聯合行動中,哈立德在巴基斯坦城市拉瓦爾品第的一所住宅內被捕。在審訊中,哈立德供認,自己不僅是“9·11”襲擊事件的主謀,還策劃了1993年襲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等28起恐怖襲擊和未遂恐怖襲擊事件,協助策劃另外3起。

2010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布了2009年度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強調“基地”組織對美國造成威脅。美國國務院在報告中稱,“基地”組織依然非常活躍地參與對美國和西方目標進行襲擊的行動策劃。

報告說,巴基斯坦境內的“基地”組織分支對美國造成了最大威脅,雖然這一組織最近遭到挫折,但它適應性強、恢複迅速,依然通過代理組織不斷擴展其影響力。

報告還說,也門以及索馬裏的“基地”組織分支最近越發活躍,並吸引了越來越多激進的美國人成為其成員,美國國務院對此表示擔憂。

另外,和2009年一樣,美國國務院還在這份報告中,將古巴、伊朗、蘇丹和敘利亞列入了所謂“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

本·拉登雖然已死,但他的“基地”組織卻是美國政府和中情局永遠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