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即將失去越南,中情局立即從菲律賓秘密派遣一支行動小組進入越南執行破壞任務;中情局長對越南傀儡政權的評價是:“吳庭豔的確是個‘畜生’,但他是我們的畜生。”破壞“胡誌明小道”,成立“人民行動隊”暗殺越共和北越遊擊隊員——中情局在越戰中戰功赫赫,然而總統尼克鬆卻撤了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職……
中情局說“美國不應放棄越南”
20世紀中情局在亞洲的“最佳業績”,就是在越南戰爭中的表現。
美國人的越戰從1961年開始到1975年正式結束,長達14年之久,是當年美國在印度支那最長的一次軍事行動,也是當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一次時間最長的對抗。這場戰爭在美國前後經曆了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尼克鬆和福特五位總統。
二戰前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曾一度被日本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胡誌明領導的“越盟”進入河內市,在越南北方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簡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市立國,於是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從這時起,中央情報局就介入了這場戰爭。
1950年,美國開始向法國提供軍事援助,到1954年為止,美國已經承擔了這場戰爭78%的費用。美國把越南戰場視為遏製共產主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3年4月,艾森豪威爾就批準了一項決議:“立即租借給法國6架巨型運輸機在印度支那使用,並由民航飛行員駕駛。”為了保密,他讓艾倫·杜勒斯主政的中情局處理此事。
由於美國人的大力支持,這場法國人和越南人的戰爭變得異常殘酷。直到1954年5月7日,越南人民軍經過55個晝夜的浴血戰鬥,才奪取了奠邊府,迫使奠邊府的法軍投降,整個印度支那戰局因此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在日內瓦會議的第一次會議上,法國國家元首孟戴斯·弗朗斯就建議把法國的軍事力量限製在北緯17度線以南。法國人的這種讓步,讓蘇聯和中國代表團很是驚喜,但他們還是向法國人討價還價,達到最後把法國人趕出越南的目的。
中情局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向國會提出報告。中情局在報告中說:美國的軍事援助對法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越南是西方在亞洲抵禦共產主義勢力的前沿,“基於這些原因,美國不應放棄越南”。
當時艾森豪威爾反對通過談判來解決印度支那戰爭。他擔心越南會落入共產黨的手裏,東南亞隨之會發生“多米諾骨牌”的連鎖效應。國務卿約翰·杜勒斯敦促美國出兵幹涉,並且要求作出估計,一旦美國在越南使用原子彈,將會引起什麼後果。國務卿杜勒斯、副總統尼克鬆、國防部長威爾遜以及參謀長聯席會議(陸軍參謀長馬修·李奇微將軍除外)等白宮全體成員,都讚成動用核武器。美國空軍參謀長特文寧說:“如果當初在奠邊府使用戰術原子彈,就能清除那裏的共產黨,高奏《馬賽曲》了。”
但是,艾森豪威爾不同意采取這種極端手段。他說:“我不願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第二次對亞洲人使用原子彈,這將可能使美國在亞洲和整個第三世界被置於屠夫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我痛恨原子彈那個可怕的東西。”
中情局支持了艾森豪威爾的觀點。1954年6月15日,中情局在一份情況估計報告中指出:“中國人將不惜任何代價,采取他們認為必要的軍事行動來防止越盟的滅亡。美國在印度支那使用核武器隻能加速中國作出是否參與越南戰爭的決定。”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情局提出建議,美國應取代法國在越南收拾殘局,扶植新的南越傀儡政權。
1954年7月20日,由法國、英國、蘇聯、中國、柬埔寨、老撾、南越和北越共同簽署了《日內瓦停火協議》(即《日內瓦協議》),一致同意在越南舉行全國性的公民投票選舉。但是美國代表沒有在這份協議上簽字。不過美國副國務卿、中情局前局長史密斯在代表美國發言時說,雖然他的政府沒有在協議上簽字,但美國不會使用武力來破壞協定。在法國撤離印度支那的過程中,美國將逐步填補這裏的“真空”。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決定,老撾和柬埔寨獨立,越南沿北緯17度線分為兩部分。北部是由胡誌明領導的共產主義國家,南部是由保大國王統治的越南王國。
在法國人還沒有完全撤離時,美國就已經派出人員進入越南。在日內瓦會談期間,蘭斯代爾上校就作為中情局的第一批人員,以軍事顧問團成員的身份來到西貢。中情局長杜勒斯給他的指示是,悄悄進入越南,盡可能不去激怒法國人,要疏遠他們。他當時給蘭斯代爾的任務是,建立和擴大軍事顧問團,以便“開展反對敵人的準軍事活動,展開心理戰”。
蘭斯代爾來到越南後,向法國提出建立中情局駐越辦事處,但遭到了拒絕,中情局駐越人員隻好仍混跡於軍事顧問團裏。美國駐越南軍事顧問團起初是中情局與軍方的混合機構,實際是由中情局把持,中情局特工以軍方人員的身份在越南活動。隨著美國在越南擴大軍事介入,該機構成為美國軍方駐越指揮中心,中情局才建立了駐越情報站。
蘭斯代爾在菲律賓秘密訓練一支行動小組,由南越軍隊官兵和10多名中情局特工組成,然後由美國海軍船隻送入越南北方。他們穿上老百姓的服裝進入越南北方,前往河內散布謠言、製造混亂,執行破壞任務。當時這支行動小組的任務一是摧毀河內最大的一家印刷廠,不過後來被越盟的部隊挫敗了。二是進行所謂的“黑色心理戰罷工”,以越盟的名義散發傳單,宣布放假三天,並且公布虛假的所謂“貨幣改革綱要”。他們的這一行動取得了成功。第二天,越盟的貨幣貶值50%,河內的大多數人走上街頭歡慶“假日”。三是在越盟接管政權的前一天夜裏,潛入河內的汽車燃料庫,將汽油弄髒,以便使汽車發動機逐漸毀壞。
這支行動小組的破壞活動前後持續了7個月,結果大部分人被抓獲,成了河內譴責美國人的鐵證。
《日內瓦停火協議》簽署後不到一個月,中情局在一份報告中說:“如果按原定計劃於1956年7月舉行全國性的大選,胡誌明如果不對越南的政治前景持偏見態度的話,那麼他還有可能會在選舉中獲勝。”
連艾森豪威爾本人也承認:“我同熟悉印度支那事務的人交談,他們無不認為80%的人會投共產黨胡誌明的票,選他為領袖。”
於是,美國政府就在南越政府中尋找他們政治上的代理人。當年9月,中情局的情報分析專家與蘭斯代爾一致看中了南越的吳庭豔,認為他是抵製共產黨勢力的一張王牌。於是中情局就立即向艾森豪威爾建議:“應該盡快向吳庭豔表態,才有可能使他在南越取得成功。”
艾森豪威爾總統接受了中情局的這一建議,於1954年10月23日親筆寫信給吳庭豔,明確表示了美國對他的支持。
吳庭豔出生於越南阮朝的首都順化,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創建了一個秘密的政黨。1944年夏天,法國人宣布吳庭豔為顛覆分子,準備逮捕他,於是他逃到西貢。胡誌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越盟開始與法國人時常衝突。吳庭豔試圖前往順化,但是在途中被越盟逮捕,流放到邊境地區的一個山村。6個月後,他被帶到河內見胡誌明,但是他拒絕加入越盟。1950年,越盟缺席判處他死刑,而法國人也拒絕保護他。胡誌明的特務試圖在他前去拜訪他的二哥時將他殺死。於是吳庭豔在1950年離開越南流亡美國。1951年,美國國務卿迪安·艾奇遜接見了他,後來在美國人的支持下回到了越南。
1954年,吳庭豔到達西貢,受到中情局駐西貢軍事顧問團團長蘭斯代爾上校的歡迎。很快美國政府就授意保大皇帝任命吳庭豔為總理。
這時,南越的“美國化”已經開始了。美元取代了法郎,英語逐漸成為該國第二種語言。吳庭豔除了任總理外,還在尋求取代保大的國家首腦以及部隊總司令的職位。在美國人的支持下,吳庭豔終於於1955年10月通過政變,當上了“越南共和國”(南越)總統,成了南越反共集團的頭領。越南南方進入了“吳庭豔時代”。
吳庭豔是一位真正的獨裁者。吳庭豔集團對南越進行了令人發指的殘暴統治,激起當地民眾的強烈憤慨。1960年底,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各派政治力量要求以武力推翻吳庭豔政權,統一南北兩方。
1961年上台的美國總統肯尼迪繼承了艾森豪威爾的政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支持吳庭豔,絕對不能讓越南北方統一全國。因為從1959年開始,北越就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顛覆。
1961年5月,為了支持吳庭豔政府,肯尼迪派遣了一支代號為“綠色貝雷帽”的100名美國特種部隊官兵進入越南,開啟了美軍戰鬥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曆時14年之久的“美越之戰”由此拉開序幕。
1961年底,第二批400名美軍士兵作為教官到達西貢。在不到一年左右的時間,美軍在越南南方的數量就增加到了1.2萬人。
在美軍的支持下,吳庭豔的南越軍隊以西貢市(今胡誌明市)為中心,對周圍各省進行軍事掃蕩,圍剿越南人民武裝,同時加緊建立所謂的“戰略村”,隔斷南越人民武裝和共產黨與民眾間的聯係。他們強行驅趕農民離開自己耕種的稻田和村莊,把他們集中到“戰略村”裏。凡是不願離開的,就向他們的稻田裏撒化學毒劑,讓他們的莊稼無法生長。他們在這些“戰略村”周圍設置多道屏障,到處是尖樁地帶、壕溝、土牆、地雷帶等,出入口由哨兵把守,並且在“戰略村”裏進行大清洗。
當時村子裏的首領以每天一人的速度失蹤。他們殘缺的屍體在地下、河岸和洞穴裏被找到,脖子上纏著一個標有“人民的敵人”的標簽。到了1959年底,“政治犯罪”的頻率達到每天10起,到1969年末,已上升到平均每天25起。1960年至1961年間,至少有1.8萬名越共人員被處死,1.4萬人被捕入獄等待審判,通常最終被判處死刑。到吳庭豔下台時,約有5萬人被處死,7.5萬人被關押。
肯尼迪政府開始對吳庭豔集團的做法不大放心,就暗中指示有關人員調查吳庭豔集團的執政情況。實際上,吳庭豔當時在越南很不得人心,幾乎遭到了所有社會階層的反對。他一無軍隊,二無警察,三無政府,不過他得到了蘭斯代爾上校的支持,以及中央情報局秘密行動戰爭寶庫中的金錢、人力、武器、訓練、宣傳和政治方麵的幫助。
為了扶植吳庭豔政府,蘭斯代爾在北越活動的各路人馬煽動北越天主教徒以及被法國人拋棄的信奉天主教的軍隊逃往南方。中情局駐西貢的軍事顧問團向越南天主教徒許諾,如果他們願意移民,就會得到土地、房屋和貸款。中情局組織散發了偽稱是越盟的傳單,對越南民眾進行恐嚇。
中情局各組散布“中共軍隊強奸越南姑娘、對村莊進行燒殺搶掠”的謠言,還散發各種傳單,散布美國可能使用原子彈,河內和北方各城市必將毀滅幹淨等言論。在長達10個月的時間內,中情局為被它誘惑的北越人免費提供交通,由中情局安排航空運輸公司的飛機和美國海軍的軍艦,將100多萬北越人連恐嚇帶誘惑趕到越南南方。
在這場大欺騙行動中,美國海軍軍醫湯姆·杜利中尉是個“顯赫”的人物。他在越南海防市組織了3500名天主教徒集會,要求到南方去。他利用醫生這個人道身份作偽裝,在美國的報刊上寫文章,捏造越盟開腸破肚殘殺了1000名孕婦,用竹棍敲打赤身裸體的神父的睾丸,用筷子插進兒童的耳朵不讓他們聽到上帝的聲音等等聳人聽聞的謊言,欺騙美國國內輿論。直到1979年調查他的羅馬天主教聖徒身份時,他作為中情局特工的真相才被揭露出來。
雖然天主教在以佛教為主的越南南方人數極少,但他們卻成為吳庭豔政權的社會支柱。通過欺騙行動搞到的100萬人口增強了吳庭豔的實力。
在古巴“豬灣事件”後,肯尼迪開始把目光投向了“特種戰爭”和“特種部隊”。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原有的特種部隊名存實亡。肯尼迪決心重新組建,親自給予指導。由於西方沒有關於遊擊戰的理論著作,他開始研讀毛澤東和格瓦拉在遊擊戰方麵的著作,並把這兩種書指定為有關軍事人員的必讀書。在泰勒的幫助下,他扭轉了美國軍事領導人的抗拒情緒,在北卡羅來納州建立和訓練了一支特種部隊,裝備與人員在短期內迅速增加了五六倍。不久,海、空軍也跟了上來,海軍發展兩棲部隊和水下破壞隊伍,並仿效越南漁船建起了一支船隊,在越戰中專門騷擾越共的海上供應線。在空軍中建立了支援叢林戰爭的運輸機隊以及稱作“森林傑姆”的突擊隊。海軍陸戰隊員增加了1.5萬人,全部接受遊擊戰訓練。國防院校的課程中增加了遊擊戰與“反暴亂”行動的科目。
特種部隊是肯尼迪的得意之作。他對其裝備細節都親自過問:下令都戴“貝雷帽”;以輕便膠鞋代替笨重軍靴以適應叢林泥濘土地,後來又指示給膠鞋底打上鐵釘以應付南越武裝設置的蒺藜;還指示為身材矮小的南越士兵專門設計了更輕便的戰地收音機以及火力相同而槍身較短的步槍等等。這支隊伍不但要執行軍事任務,而且要執行文職任務。他們要能在叢林、鄉村以及敵後生活。據說肯尼迪經常引用毛澤東關於戰士與老百姓應是“魚水關係”的話。他知道遊擊戰爭的力量在於群眾的支持,因此,他的計劃不是依靠大量投入美軍作戰,而是以少而精的特種部隊,和越南人民建立“魚水關係”來打敗越共。但在這一點上,作為侵略越軍的美軍注定了這一嚐試必然徹底失敗。
由於吳庭豔拒絕在南越實施政治和經濟的改革,使越來越多的人反對吳庭豔政權,西貢的局勢日益惡化。中情局情報人員從西貢發回的報告中指出:由於吳庭豔在南越實行獨裁專製政策,使南越的知識分子階層和社會中堅力量與現政權離心離德;吳庭豔把國家權力集中在自己一個人手裏,把一些在政治上有影響的夥伴推到了對立麵。1961年再次來到越南的蘭斯代爾也發出了警告:吳庭豔和他的負責南越秘密警察的兄弟吳庭儒聯合鎮壓反對力量,在南越內部產生了不安定的情緒,政局相當動蕩。
蘭斯代爾對吳庭豔逐漸失去了信心,認為這是一個扶不起來的政府。但肯尼迪沒有理會中情局來自南越的情報分析,而是派出總統軍事代表、後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泰勒將軍和白宮班子成員羅斯托去東南亞,對急劇惡化的南越局勢作出正確估價。
泰勒和羅斯托都是持強硬路線的鷹派代表,二人在西貢及周圍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後,11月份向肯尼迪作了彙報,要求首批向南越派出8000名美軍人員,以後再增加到20萬人;還要求向南越派出大規模的美國顧問團,並對吳庭豔政府進行改組。泰勒認為,越南並非不適合打仗,但不派軍隊便不能完成美國挽救南越反共政權的計劃(此前,吳庭豔政府已要求美國派出戰鬥部隊去越南)。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也堅決要求派遣美軍去南越參戰。
泰勒和羅斯托的報告提出後,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總統顧問和其他白宮的“新邊疆”人物均表示讚同,隻有副國務卿鮑爾和主持老撾談判的哈裏曼等少數人提出謀求政治解決的主張,反對出兵東南亞。
另一些行政官員對泰勒調查團的建議是有取有舍的。他們讚成擴大軍援,但反對派遣戰鬥部隊。這些人中最重要的是國務卿臘斯克。他告誡說,美國不應把新的威望賭注押在一匹看來要輸掉的賽馬上。不過,他們都讚成軍方提出的其他軍事幹涉措施。
11月5日,肯尼迪決定實施泰勒調查團除派遣戰鬥部隊以外的建議。這個決定事實上確立了美國後來近三年的越南政策:用美國戰鬥支援部隊和數量急劇增加的軍事顧問,直接協助西貢政權作戰,爭取打敗乃至消滅解放武裝。
不過,蘭斯代爾少將還是支持建立“戰略村”、實施政治經濟改革的計劃。他和中情局的官員們認為,與越共爭奪的關鍵在農村,中情局駐西貢站站長科爾比支持這一觀點,並搞了一些“試驗點”,肯尼迪死後,“戰略村”名存實亡,中情局所從事的軍事活動也逐漸轉交給美軍司令部。
1961年12月,肯尼迪準備派出軍事代表團去西貢,同時命令國防部準備派遣美軍去南越。不久,大量的陸軍車輛、直升機和B-26型轟炸機在南越集結,大批的美國特種部隊踏上了南越的土地。在泰勒和羅斯托提出報告後的15個月的時間裏,美國陸軍部隊在南越大動幹戈,美國空軍也出動飛機轟炸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陣地。隨著美國軍事力量在越南的急劇增加,原先的軍事顧問團升格為美國駐南越軍事援助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