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山陽明山我遊過多次。在我的定義中,她秀,秀挺南天,秀齊九疑。方圓數十裏間,水秀林密,景幽迷人,是天然遊覽勝境;她險,峰淩北鬥,超然出塵。“其麓險絕,幾疑無路。有銀沙十裏,鳥道盤折,上與天齊。”她豔,豔壓群芳,天下第一杜鵑紅。每年四五月間便層層飛紅波浪,疊疊香雪萬千。她靈,雖地處邊陲之地,卻身播四海之內,“七祖秀峰活佛”之名代代相傳,且“一誠感格,有祈必應”,香煙盈九域,活佛萬家朝,山水之靈,於斯為盛。可昨日一遊,我卻又有了迥異於昔日大抵是不識廬山真麵目的感覺。
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正是陽明山上杜鵑花盛開的季節,紅杜鵑、紫杜鵑滿山遍野開放,還有零星點綴在紅杜鵑和紫杜鵑之間的白杜鵑、黃杜鵑。漫步小黃江源,山林間點點杜鵑嬌豔似火,格外醒目。歡快的、跳躍前行的溪水清澈見底。小石拱橋跨過溪澗,免去遊人涉水之難。過小橋見水潭,一石牌立於眼前:“銀蛇潭”。這是傳說中七祖佛爺出家修行後,嬌妻胡氏整天以淚洗麵,其淚水集成一潭清水,水滿溢出流入溪中,如銀蛇蜿蜒。
我詫異了,七祖佛爺竟還有如此讓人肝腸寸斷的愛情故事。七祖佛爺俗名秀峰,讀書後知識過人,父親指望他日後光耀門庭,可少年秀峰一心向佛,想以佛者大慈大悲,普度眾生,造福天下蒼生。其母為留兒凡間,為其娶妻胡氏。青春年少的秀峰,麵對如花似玉的胡氏,意念不移,寸心不亂,立誓修行,終成正果。其妻胡氏,深愛秀峰,矢誌不移,堅定不渝。“想那眼中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一滴滴相思淚兒永恒成一潭清水。
七祖佛爺感動了我,胡氏感動了我,一個是修行成佛普渡眾生,一個是癡情愛夫不移不離。如此淒美的愛情故事,雄偉的群山仿佛增添了無數柔情。
漫步陽明山上,感受杜鵑花盛開的豔與美。紅杜鵑,鮮紅似火、熱情奔放;紫杜鵑,寧靜高雅、淡定含蓄;白杜鵑,純潔清新、晶瑩剔透。一層層,一排排,一枝枝,或與翠竹相扶相生綻放,或偎依灌木競相怒放,或同心協力衝天豪放,或一枝獨秀爭先領放,仿佛思念之情鋪天蓋地,如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堅貞情懷燦爛天宇,有如銀蛇潭水日日思君不見君的魂牽夢繞。
遊山水,賞鮮花,若有所感,似有所得,想說些什麼,可欲辯已忘言。我想,大凡名山,其山之秀、之險、之靈、之豔,必有其獨特之處非常之觀。而陽明山除此而外,還能透心地讓人感受人間真愛,在窺山忘返息卻經綸世務之心的同時升華世俗愛情。她更是一座愛情山。
200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