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弟子規》(2)(2 / 3)

廿四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解讀】無心之過稱為錯,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錯便是罪惡。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解讀】知錯能改,是勇者的行為,錯誤自然慢慢的減少消失,如果為了麵子,死不認錯,還要去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孔子曰: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又曰:知恥近乎勇。)泛愛眾

廿五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解讀】隻要是人,就是同類,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生萬物滋長的,應該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廿六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解讀】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解讀】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卓越,聲望自然不凡,然而人們之所以欣賞佩服,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因為他很會說大話。

廿七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解讀】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隻考慮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對於他人的才華,應當學習欣賞讚歎,而不是批評、嫉妒、毀謗。(《禮運大同篇》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就是說,人們厭惡自己有力而不肯出力的人,但也不讓別人為自己出力。代表各盡所能。能夠各取所能,這個時候人格是最完美的階段。)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解讀】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麵前驕傲自大,或者輕視他們。不要喜新厭舊,對於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貪戀新朋友或新事物。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解讀】對於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擾他,當別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用閑言閑語幹擾他,增加他的煩惱與不安。

廿八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解讀】別人的缺點,不要去揭穿,對於他人的隱私,切忌去張揚。(《太上感應篇》雲:“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解讀】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讚之後,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解讀】張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做了一件壞事。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解讀】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規過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攻人之惡勿太嚴,當恩其堪受;勸人之善勿太高,當思其可從。)

廿九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解讀】財物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要多給別人,自己少拿一些,這樣才能廣結善緣,與人和睦相處。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解讀】事情要加到別人身上之前(要托人做事),先要反省,問問自己,換作是我,喜歡不喜歡,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就要立刻停止。(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解讀】受人恩惠要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應該寬大為懷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過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處罰自己,苦惱自己!至於別人對我們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常思報答。

三十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解讀】對待家中的婢女與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並以身作則,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大更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