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心靈瑜伽)1(1 / 3)

第1章

接納不完美的世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凡有所得必有所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缺憾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善待自己,就要接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不要刻意追求“完美”,否則隻會給你帶來更多的煩惱,給你留下更多的遺憾。

不完美的美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是什麼。

——王爾德

你是否正在為“自己的進步”而忙碌、憂慮?如果是這樣,可要注意,不要為了大量製造“完美”,而扼殺了自己的個性。

製陶工根本無法預料窯裏的陶器燒出來是什麼樣子。每次開窯的感覺有點像聖誕節的早晨,有時候能收獲很多精美的禮物,有時候天氣條件的劇烈變化導致窯內多數陶器爆裂,因此隻能收獲一窯爐灰。燒製陶器的迷人之處就在於無法預料結果,又會有意外的驚喜。

好看不好用的陶器沒有意義,好用不好看的陶器也沒有意義。陶器上總會留有無法避免的瑕疵。有的陶器釉料厚度內外不均勻,即使嚐試用各種辦法進行拋光,但是可惜釉料太硬了,效果也不理想。然而,正是釉料的不均勻,使得這件陶器極富情趣,色彩層次富於變化。

但是太完美的陶器看上去像是機器做出來的,因此失去了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這些壺完美無缺地擺在麵前,會讓人覺得壺的靈魂已經丟在了窯裏。

不完美的人一定有自己不同於別人的特點,這種特點才是你真正的吸引力。每個人身上都有著不同的瑕疵,正是這些身上有著不同瑕疵的人才組成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隻要是人,就不會完美

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缺點,當我們發現別人的缺點時就不會如此愉快。

——拉羅什富科

有這樣一類人:他們隻要一個支點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他們憑借自己的智慧點燃和照亮了我們的生命、心靈乃至整個人類,世界也因為他們的奇思妙想而變得為之一新,這些人我們稱之為“天才”、“大師”。但是天才也是人,他們的身上也有著許多明顯的缺點,有的甚至是與生俱來的。

歌德怕死、達芬奇多疑、大仲馬古怪、畢加索膽小、俾斯麥迷信、馬克思大手大腳、安徒生敏感脆弱;阮籍狂、劉伶醜、米芾癡、唐寅風流、辜鴻銘怪。他們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追求人格的獨立,不墨守成規,灑脫不羈,甚至自命不凡和狂妄。他們敏感、悟性好、直覺強、感情容易衝動,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力。他們善於獨立思考,絕不人雲亦雲。他們拒絕完全社會化,因為他們知道人的價值就在於其獨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重複性。他們大多數相當怪癖、沉默寡言、壓抑和孤獨。

名家們身上都有不同的缺點,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或是不足,既然這樣,那就努力愛上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吧。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缺點,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完美的一麵。缺點也是生命的一部分,隻有真心擁抱它,你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努力讓自己更加完美,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吧。

學會接納不完美的人生

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馬丁·路德·金

力求完美的人生是一種美好的境界,而接納不完美的人生更是一種崇高的境界。自古以來,天有陰晴,月有圓缺,年有四季,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有天殘地缺之說,才有女媧補天之為。天都有憾,何況凡人!

真正完美的人生存在於理念之中,而客觀世界裏,你隻能做到接近完美或相對完美,也就是說絕對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又有誰能說沒有走過彎路,人生絕對沒有瑕疵呢!又有誰能說一切盡在如意中,人生沒有任何遺憾呢!

在接納自己不完美人生的同時也要接納別人的不完美人生,在接納自己過失的同時也要接納別人的過失,在寬慰自己的同時也要寬容別人。不要總是抓住曾經的不完美、不愉快的事不放,讓自己的心靈蒙上灰色的陰影,那樣人生便會失去了美好的憧憬,更別讓自己失去創造、追求完美生活的信心。

學會接納人生的不完美吧,就像讚美圓月也接受月缺一樣,其實,月圓月缺也隻是受人們有限的視覺感覺的欺騙,即人們所處的時間與位置的不同而已,它原本就是同一個月亮啊,對於完美人生的認識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悲與歡、成與敗,隻是人生道路的波瀾起伏和階段變化而已。

生命中的另一種美

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群星。這是我在一生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句話。它讓我深深懂得,人無十全十美,有時缺憾其實也是一種美。

——泰戈爾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追求中不斷地完善自己。完美的人生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但人的一生中總會留下一次又一次的遺憾。“最美不過夕陽紅”,破碎的殘陽之所以美,就是因為它已經把滿腔熱血灑在了人間。千瘡百孔的古城牆之所以美,就是因為它見證了曆史的變遷,經曆了千年的風雨滄桑而巍然不倒。

人們都想追求完美,然而完美是空中樓閣。生活原本因缺憾而美麗。曇花因短暫的開放,才顯得美麗絕倫;維納斯因斷臂而成為美神。自身的一些缺陷使你與別人與眾不同。實際上生活原本就是這樣,美好與缺憾總是並存的。

人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所以縱然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坎坷或失敗,也可以平心靜氣地對待。即使常常會由於外在的原因令自己感到遺憾,也要泰然處之,人生總有失意之時,不要因為小小的缺憾而讓自己受委屈。缺憾也是一種美,跨過缺憾,再追尋理想中的完美吧!

上帝總是公平的,他關閉了一扇門,同樣為你開啟了另一扇門。人無十全十美,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因此,用包容的眼光來看待,把缺憾當成一種與眾不同的美吧。

剔除自卑才能接納不完美

不要老是去計算自己的不足,而要看到自己比他人強的地方。

——卡耐基

人類性格上的一大弱點是自貶。通常的情況下,人們總不太願意談自己的優點,總覺得說自己的優點顯得不太謙虛。即使在求職等事情上,也會覺得有些難為情。別人問起他們有什麼優點和長處時,他們頓時雙頰飛紅,喃喃道:“這個……這個……”可是在別人問起他們有什麼缺點時,倒很快地就可以羅列出一大堆。原因是大多數人都有這樣一個觀念:講自己的優點是不應該的。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一個人在觀念上不能悅納自己,自慚形穢,往往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最後演變到讓人看不起的地步,把自己推向不可自拔,心靈愁苦的境地。而這種愁苦會產生一種連鎖效應,影響範圍頗大。

經常處於自卑狀態,大腦皮質長期被抑製,抵抗力會下降,生理機能狀況惡化,出現頭痛、四肢乏力、焦慮、食欲不振等現象,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人都有自卑感,隻是程度不同而已。自卑的人都是不願意真正地接納自己的。隻有破除這種障礙,才能走出低穀,愛上自己。

有一些不如別人的地方,不必非去改變它。因為每一個人同周圍的人相比,不如別人的地方是很多的。沒有任何一個人處處比別人強。雖然有些“缺陷”是通過努力也改變不了的,但是不要自卑。一旦產生了自卑情緒,看自己的缺陷就更不順眼了。你可以把那些缺陷當做盲區,把注意力都轉向你的優點上,讓你的優點多放光彩。這樣,你的自卑情緒就消除了。

看到缺憾以外的美好

既然太陽上也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

——車爾尼雪夫斯基

生活是美好的,不要因缺憾而傷感。缺憾是上天的一種恩賜。錯過了朝陽,可以欣賞黃昏;錯過了春花,可以接納秋果;錯過了太陽,可以仰望星月;錯過了今天,可以擁抱明天。有缺憾的人生是美麗的,因為有了缺憾我們才懂得珍惜,才懂得如何去愛。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珍惜眼前的人,珍惜現在,珍惜擁有的愛。

有一個圓環掉了一塊,為了讓自己完整,就到處找尋丟失的那塊,找來找去就是沒有合適的。由於不完整,它向前滾動的速度很慢,於是,它可以欣賞路邊的風景,和蜜蜂、蝴蝶聊天,充分享受著陽光。有一天,終於找到了丟失的那塊,它興奮極了,立即裝上,很完美,這樣就能很快地向前滾動。由於速度極快,無暇顧及路邊的任何事物。當它發現它的世界和以前大不一樣時,又把那塊拆了下來。

麵對缺憾,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麵對不一定最難受。如果你一味地擴大這種缺憾的意識,隻會讓自己生活在陰影裏,越陷越深,不能自拔,那麼,缺憾永遠隻會帶來痛苦。也許你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你無法改變人生中的苦難,但是你可以在缺憾中發現美、創造美,把苦難變成磨煉意誌的機會。

坦然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

在我們了解什麼是生命之前,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

——赫伯特

命運的軌跡是我們無法決定的,要想從生活中收獲快樂,並在快樂中步入成功的殿堂,首先要做的就是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因此我們就更不應該再對自己過於苛刻。做人應該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放開自己的心,雖不能追求輕靈飄逸之感,但也要努力享受輕鬆自在的那份從容。

然而,複雜的現實社會,讓有些人越來越學會了掩蓋自己的真實,激動興奮的時刻不能喜形於色,這樣才顯得謙虛有內涵;失意的時候要強裝笑臉,這樣才夠大方灑脫。是不是太過真實就會顯得平淡無味?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將真情隱藏,將淚腺封閉,用平靜掩蓋激動,用微笑來掩蓋失意。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麵體,在不同的環境下或開朗或深沉,或自信或消極,但不管是怎樣的一麵,真實的自己肯定是最令人放鬆和舒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