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1 / 2)

一、他人就是敵人

母後忙於尋歡作樂,“仲父”忙於政務,很少有人關心秦王政需要什麼。表麵看,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豐富的物質財富。其實他感到自己一無所有,他的歡樂被母後、?搶去了,他的權力則被“仲父”搶去了,他感到自己是個被掠奪者!當一個人被他人侵占了本應屬於自己的東西時,往往會滋生出物歸原主的迫切願望。在不斷的觀察中,秦王政逐漸透過上流社會那溫文爾雅、雍容華貴的麵紗,看到了它汙濁、陰暗、險惡的另一麵。那些宮廷中爭新邀寵的勾心鬥角,那些爾虞我詐的權力傾軋,那些關於男男女女的飛短流長,如此這般的消息不斷向他襲來,使他應接不暇。其中母後的風流韻事,尤其使他感到恥辱和無地自容。所以,宮中人那有意無意的竊笑,都好像是在鞭撻他,使他無限痛苦。自此,他從邯鄲那種恐怖、畏懼、孤獨、仇恨的心境又走入了如今這種孤寂冷漠、臨深履薄的惡劣心境。此時,他有高處不勝寒的深切體驗;有想急切占有權力的焦渴;有希望觀賞他人痛苦的意願;同時,也陡然生出了向一切人討回損失的決心。特殊的生活經曆,使秦王政過早地、武斷地下了一個結論:他人就是敵人。

呂不韋突然急他之所急,給他送來一批為他服務的人。這些人是呂不偉從自己3000賓客中精選出來的,他讓他們在秦王政身邊擔任“郎”官。

在呂不韋派到秦王政身邊的眾多“郎”中,有個呂不韋最賞識的人,此人名叫李斯。李斯以其獨特的思想和淵博的知識很快得到了秦王政的賞識,並且對秦王政的思想產生了很大影響。

初見秦王政時,李斯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李斯字通古,楚國上蔡人(今河南省上蔡縣)。李斯自稱是“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布衣”、“黔首”是當時對平民百姓的稱呼,可見李斯沒什麼高貴的血統和高貴的門弟。但從他在青年時曾經擔任過“郡小吏”這樣的低級職務看,他的家庭在底層民眾中還屬富裕的。因為當時擔任國家低級吏職也需要一定的資產和知識。這樣的出身一方麵使李斯更容易了解社會的全貌和時代的走向,另一方麵也使他產生了不甘屈從於命運的安排敢於向上層社會攀登的勇氣。在當“郡小吏”時,李斯見吏舍旁邊廁所裏的老鼠,吃著不幹淨的食物,還常常被來往的人、犬驚擾,過著很苦的日子。他到糧倉辦公時,卻看到了另一番截然相反的情形。糧倉中的老鼠有吃不完的糧食,住在寬敞的大屋子裏,沒有人、犬的騷擾,無憂無慮地生活著。這些對李斯很有啟發,他感慨地說:“人的好與壞,不過就像這些老鼠,就在於你如何選擇自己所處的位置罷了!”

二、撥雲見日月

李斯入秦時大約33歲。當時正趕上莊襄王去逝,秦王政剛剛即王位。秦國的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的手中。呂不韋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廣招各國遊說之士,這為李斯在秦國站穩腳跟提供了良機。就這樣,李斯成了呂不韋門下的舍人,也就是食客。李斯憑著機敏的頭腦和淵博的學識很快在3000食客中脫穎而出,受到了呂不韋的特殊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