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吃得好?每天大魚大肉,從天上飛的到海底遊的都吃個遍就是吃得好嗎?當然不是,合理的飲食規律、健康的飲食習慣、科學的營養配方……這些或許太過瑣碎,但養成習慣後自然就簡單了。
“診治”你的一日三餐
中國有句古話是“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然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卻與之相反,已經形成了“早餐吃得草,中午吃不好,晚上吃得包不到”。
你可曾留意過現代的人飲食習慣:早上急急忙忙,或有心,也許無意隨口大嚼兩口便完成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而中午,工作餐的味道充斥著整個辦公室,沒有辦法看著他人隨意找個地兒就開吃,所以也隨大流委屈自己咽下那讓人食不知味的工作餐,因此不管它是何味道三下五除二便五分鍾解決了了午餐;晚上,人們總是為了補回一天所流失的體力與營養,因此往往會選擇一些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而且吃得也不少。對於在生意場上的人們來說,晚餐比任何一餐都重要,因為許多應酬都是在晚上進行,而這頓應酬大部分時間還不能在一兩個小時內完成,有些時候則是通宵達旦,煙酒就不可避免了,從而嚴重影響到身體健康。
早餐——攝取24小時的能量精華。
你是否是一個不愛吃早餐的人?而且經常性的精力不集中,情緒低落?這是因為人體經過一晚上的消化,前一天所吃的晚飯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體內血糖指數較低,這時如果不吃早餐補充能量,就會使以葡萄糖為能源的腦細胞活力不足,人就會出現疲倦,精神難以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的症狀,反應遲鈍。同時,經過一夜的消化與吸收,人體血液中的血小板黏度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緩慢,明顯增加了中風和心髒病的風險。
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不吃早餐也將成為保持年輕的克星。不吃早餐人體就會動用體內儲存的糖元和蛋白質,時間長了會導致皮膚幹燥,起皺和貧血。不吃早餐,人體會在自身生理需求的要求下對中餐要求提高,因此中餐就必定要吃許多,但人們都清楚正是由於這種暴飲暴食的習慣,才養成了成千上萬的大胖子。另外,不吃早餐還容易引發腸炎。不吃早餐的人午餐必然會因為饑餓而大量進食,消化係統一時之間負擔過重,而且不吃早餐打亂了消化係統的活動規律,容易患腸胃疾病。
在了解了吃早餐的重要性與在什麼時候吃早餐最好後,現在我們最為關心的就是早餐吃什麼最好?下麵為大家提供一個簡單的一周內的早餐方案,供大家參考。
周
健康早餐方案
一
麵包(蛋糕)果醬(黃油)荷包蛋牛奶香菜胡蘿卜豆腐絲。
二
黑麵餑餑(燒餅)油條餛飩蒜泥拌黃豆蠶豆。
三
熱餅鬆花(火腿)豆漿(牛奶)香蝦白蘿卜絲。
四
花卷肉鬆炸花生米豆腐腦(鍋巴菜)杏仁蝦幹熗芹菜。
五
煎饅頭幹煮果仁雞蛋麵酸辣圓白菜。
六
煎餅餜子鹵豆腐幹小米粥芥藍黃豆。
七
三鮮炒飯雞蛋湯(豆漿)糖醋白菜。
注
早餐不應該天天一個樣,也無需墨守成規。因此快來為自己及家人製定一份營養又健康的早餐計劃吧!
另外,起床即吃早餐容易消化不良,一般在起床20至30分鍾後再吃為佳。對於有早起習慣的人,早餐可安排在7點以後吃較好。上班族不要因為趕時間就吃得太快,以免損傷消化係統。早餐也要定時定點,否則會影響消化、吸收。早餐以後吃的食物並不能代替早餐,所以不吃早餐全靠加餐不科學。
午餐——吃得不好,也不要硬撐。
古話有話說七分,同樣吃飯也應當吃七分飽。所以這個午餐要吃飽並不是說無節製地吃,為自己的肚子留點空間,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小女孩千尋與父母旅行到陌生奇怪的小鎮,父母被鎮上餐館中的美食所吸引,欲罷不能,開始大吃,一直吃到被魔法變成了牲畜,於是千尋開始了對父母的拯救。當時看這部作品時隻覺得荒誕和離奇,可現在卻覺得,宮崎駿並非虛構。沒錯,我們正漸漸陷入貪食的陷阱。沒時間吃早點,中午時分饑腸轆轆,於是衝到餐館或食堂敞開肚皮猛吃,一頓飯要吃回兩頓飯的感覺。自助餐會或食堂裏,麵對豐盛的食物,總是抵禦不住誘惑,把餐盤堆到滿得不能再滿。商務宴請上,那些為了賣相漂亮澆滿了明油的食物,大批地湧入我們的腸胃。為了節省時間,上快餐店,以油炸食品和大杯飲料打發我們的肚子。電腦桌前,為了計劃書或文案,我們花盡了心思,焦慮之下,喝下了一瓶瓶可樂、奶茶、咖啡,吃下了一包包暑片、零食。即使周末和朋友聚餐,我們也要選擇那些變態雞翅、麻辣火鍋,吃得熱汗淋漓、大呼刺激過癮的同時,不知不覺吃下了大量主食,喝下了大量冷飲!
就這樣,我們吃下去的早就超過了身體的需要!報應很快就來了,雖然我們不會變成動畫片中可怕的牲畜,但是糖尿病、高脂血症、腸道腫瘤等疾病會毫不客氣地找上門,曾經玉樹臨風的帥哥和婀娜多姿的美女,也挺起了將軍肚、帶上了救生圈。
所以請相信:“餓”有好報!吃到意猶未盡的7分飽,絕對是每個都市上班族的健康必修課!2007年11月,澳大利亞科學家公布的研究顯示,少吃20%就能讓你的壽命增加20%!因為少吃點你就能夠:避免腸胃負擔過重。人體過多地攝取蛋白質和脂肪,使消化係統負擔過重,如果胃總是處於一種飽脹狀態,胃的容量就會過大,消化吸收功能就會下降,易造成消化不良。這樣,未被消化的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腸道內,會產生許多毒素和致癌物質。這些毒素和致癌物質不但易使人患腸道疾病,還會被腸道吸收,透過心腦屏障,損害中樞神經係統,使人衰老。
你是否相信隻吃七分飽可避免飽食帶來的大腦代謝紊亂?不要懷疑,這是真的。科學研究證明,飽食後,大腦中有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會比不飽食時增長數萬倍,而這種生長因子會使脂肪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大,促使腦動脈硬化,腦皮質血氧供應不足,腦組織萎縮和腦功能退化,最終出現癡呆而縮短人的壽命。
與其花費上千上萬的金錢去打個羊胎素,還不如吃飯為自己的肚子留三分餘地來得實在和實惠。這是因為隻吃七分飽可避免飽食損傷細胞,引起早衰。人們呼吸時吸收的氧,有2%被氧化酶催化形成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是對人體極其有害的物質,能導致細胞損傷、動脈血管硬化,引發疾病、衰老,甚至死亡。而人體攝入的能量越大,產生的活性氧就越多,人老化的程度也就越快。而少吃點可以減少活性氧的產生,使細胞免受其害,從而延緩衰老。
你是否在還在為自己的水桶腰煩惱?是否還在想怎樣才能保持美好的身材?節食?不,那我敢肯定的說那是自虐,不但達不到保持好身材的目的,反而一旦反彈回來不可想像。所以與其節食,不如節製。也就是說吃飯吃七分可避免長期飽食帶來的肥胖。大量攝入的脂肪、蛋白質不能有效地利用,就會大量貯存起來,造成營養過剩,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腸道腫瘤等疾病。
晚餐——節製口腹之欲,就是捍衛生命。
華燈初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豐盛的晚餐,飯後再悠閑地欣賞電視節目。午餐作為正餐的習慣早已被打破,晚餐成了中國現代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頓飯。還有的人從不回家吃晚飯,下班後就開始每天的“應酬”,吃喝幾個鍾頭,才腆著肚子、晃著身子各回各的家。一些家庭在晚上八九點鍾,甚至十點才吃晚餐。有的人加班熬夜後把晚餐和夜宵放在一起,吃完後馬上睡覺。這些不好的習慣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肝膽疾病等慢性病在近10年來呈高發趨勢,這與晚餐進食不當有必然的聯係。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豐盛,雞、鴨、魚、肉、蛋擺滿餐桌,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這種以晚餐補早餐和中餐,片麵追求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習慣,加上運動量不足,難免會為日後的身體健康埋下“定時炸彈”。
晚餐要真正吃得好、吃得健康也不是什麼難事。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晚餐時應有兩種以上的蔬菜,如涼拌菠菜,既增加維生素又可以提供纖維。麵食可適量減少,適當吃些粗糧。可以少量吃一些魚類。晚餐少吃睡得香,具體吃多少依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個人的需要而定,以自我感覺不餓為度。要注意的是晚餐千萬不能吃飽,更不能過撐。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18點左右,盡量不要超過晚上八點。八點之後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飲水除外。並且,晚餐後三個小時內不要就寢,這樣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
另外,晚上盡量不要吃水果、甜點、油炸食物,盡量不要喝酒。不少人有晚餐時喝酒的習慣,這種習慣並不利於健康,過多的酒精在夜間會阻礙新陳代謝,因酒精的刺激胃得不到休息,導致睡眠不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晚餐不要食用含鈣高的食物。比如蝦皮,帶骨小魚等一定不要吃,以免引發尿道結石。
很多人晚上應酬不斷,又抽煙、又喝酒,飯也吃不好。其實,在外就餐可選擇範圍比較大,科學地選擇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自己的身體。由於應酬活動中大腦高度緊張,遠沒有在家吃飯時輕鬆,會造成腦供血不足;同時,在酒精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質的聯合作用下,肝髒的解毒能力下降。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吃一些對肝髒有好處的食品,比如點一兩道稍微甜一些的菜,如糖醋魚、糖醋豆芽、糖藕片、糖醋茭白等。豆芽、藕、茭白也是含纖維素較高的堿性食品,可以中和肉類等酸性食品。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如鬆花蛋、家常豆腐、清燉雞等,能緩解酒精對胃的刺激;黑木耳和菌類有良好的清潔血液和解毒功能,有助於清除體內汙染物質。但是,胡蘿卜和涼粉盡量不要吃。
社交活動一般都會持續到深夜,大腦非常疲勞,況且大多數人注意力肯定不在飯菜上,所以在活動結束後容易疲勞與饑餓。回家後可以喝一杯低脂奶或一小碗稀的玉米粥,但是,隻要不覺得餓,就不必加餐。
最新調查表明,慢性疲勞往往伴有營養失衡和慢性病史。中年人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營養失衡。這類人群往往缺乏鍛煉,疲勞得不到及時緩解,於是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多由此而來。其實,隻要注意飲食搭配,也可以補充身體的營養。長期高強度用腦的人需要補充酰膽堿,增強記憶力。這裏給腦力勞動者推薦一個晚餐營養食譜:100克清蒸鯽魚或素燒豆腐,200克涼拌芹菜或菠菜,一個玉米麵的窩頭,一小碗紫菜湯(不要加蝦皮)或一碗紫米粥。
都市人九大“奪命”飲食習慣
習慣是件可怕的事情,如果是個好習慣還沒什麼,但如果是壞習慣那就不得了了,這不,一關係到吃便和命相連了。
你會不會覺得在這個充滿快速高熱量食物、速度驚人的網絡、便捷的自動提款機、飛馳的轎車的世界裏,要維持一個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實在太難了?飲食本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可現在人們卻並不太留意,究竟我們把什麼東西放進了嘴裏?
不吃早餐,胃病長伴。你是不是經常覺得胃痛、感冒,有時頭暈,而且還經常沒有精神?或許你會認為自己的胃有點小毛病,或是有點正常人的貧血?殊不知這些都是因為平時沒有吃早餐的習慣養成的。
實際上在一天的開始吃一頓健康的早餐,不僅可以讓你精力充沛,也會幫你對一整天的飲食作出健康的選擇。如果你實在是沒時間或是不想早起,可以為自己準備一袋速溶麥片、一袋奶粉,或是一箱低脂肪酸奶酪,再或吃個荷包蛋和麵包,當然也吃點新鮮蔬菜和水果。
暴飲暴食,怪不得你這麼胖。你是否覺得自己身上的胖肉太多?你的孩子或者你小時候別人都叫你胖墩兒?尤其是現代快餐業的快速發展,比如肯德雞、麥當勞,以即熟食烤禽食品充斥著人們的生活。走在這些店裏隨時可以看到絡繹不絕的人們總是大口咀嚼著高熱量的“垃圾食品”,而卻麵帶笑容地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吃的是什麼人間珍饈,殊不知吃下去的全是高熱量的脂肪。當然如果人們暴飲暴食的是芹菜和萵苣,營養學家就不會認為這種形式的餐飲方式是個問題了。不幸的是,暴飲暴食時,吃下的恰恰是一些高脂肪食物,例如油煎土豆片或餅幹等,會導致身體變得肥胖。
其實每天進食5次到6次,每次的分量要少,這樣的方法強於一日三餐。這樣不僅能控製一個人每天的食欲,還能減少吃多的概率,可以使身體一整天都在消而耗熱量,新陳代謝保持在高水平。
睡前吃東西,難怪你瘦不下來。是否覺得就算睡上十幾個小時也覺得精神不濟?如果有,那麼你就得反思一下為什麼會這樣了。雖然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決定性研究證明睡前吃東西導致肥胖,但在睡前三小時內吃太多食物或吃一些辛辣食物、高脂肪食物、含咖啡因的食品卻能影響睡眠質量,使人們在第二天感到乏力,甚至在一整天都沒精打采。
那如果在睡前突然感到有點餓怎麼辦?其實也隻要切忌吃上麵提到的各類食物,可以吃少量新鮮水果。另外,不要邊看電視邊吃東西,這樣會影響到人體消化。
餓著不吃,看你臉色蒼白就知道是這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性對擁有傳說中的魔鬼身材更是趨之若鶩。想想你平時是用哪種減肥方法來減肥?當然最方便地也是被普遍認為最有效的減肥方法是饑餓減肥法,因為這正好與我們平時的邏輯思維相符合,然而實際上人體是很奇妙的係統,並不是短時間不攝入食物就不會長胖了。當你餓了卻不吃飯,身體的第一反應就是儲存脂肪,結果導致體重增加。而且一個人長時間不吃飯,處在饑餓狀態,身體就會非常難受。然後你終於再次進食時,你的身體會認為它需要儲存熱量,因為它不知道你下次進食會拖到什麼時候。這樣,你體內的脂肪就會越積越多。?
如果你想通過挨餓來保持身材苗條,那麼你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你的食譜,必須保證所吃的食物中有大量水果、蔬菜、粗糧,也包括肉和魚。最好的減掉脂肪的方法是規律飲食和有規律的鍛煉,絕對不能通過剝奪你體內的熱量和營養來減肥。
吃得太快,慢點,沒人和你搶。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加快了腳步,加快了信息的傳遞,同樣也可能加快了吃飯的速度。然而吃得太快不但看上去不文明,也容易使體重增加。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從開始吃飯到飽了的信號傳給大腦,大約需要20分鍾,如果僅用5到6分鍾就吃完一餐,那麼大腦根本就沒有機會告訴你的身體:它已經飽了。結果你吃得過多,身體裏儲存了過多的食物和熱量。
吃飯的時候應該細嚼慢咽,享受美食的味道,這樣大腦就有足夠的時間意識到你正在吃飯,也可以給你的身體發出你是否吃飽了的信號。如果你早餐或午餐的時間有限,隻給自己準備一小份飯菜,這樣,即使你很快就吃完了,身體也不會攝入多餘的熱量。
飲水太少,怪不得看你整個人幹巴巴的。你一天喝多少水?在什麼情況下你才會喝水?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在生活中,許多人於水對人體的重要性還沒有產生足夠的意識。他們堅持著口渴了再喝水的原則,因此每天攝入的水遠遠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如果每天不能滿足身體對水的需求量,會怎樣呢?這種情況下新陳代謝就會慢下來,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因為水是所有新陳代謝功能所必需的,連消耗熱量都需要水。
那麼每天我們要喝多少水才能滿足人體的需求量呢?每人一天應該喝下8到10杯水,如果你經常鍛煉,可能需要喝更多的水。
光吃肉隻長脂肪不長肉,所以多吃此水果和蔬菜吧。你是否堅持每天吃水果與蔬菜?吃多少呢?在平常的飲食習慣中,如果身體攝入水果和蔬菜的數量太少,便會影響身體健康。水果和蔬菜的價值對於人體健康是無法估量的,這就意味著糖、麥片、玉米固然對於人體的營養補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人體每天還需要5到10份水果和蔬菜。
當身體需要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時候,隻有一種方法可以滿足身體的需求,那就是食用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如果你老是記不住每天吃個胡蘿卜、蘋果,那就注意多吃點蔬菜、喝些果汁。
餓著肚子購物,你口袋裏錢真多。當你的肚子不滿意你的苟刻而發出抗議聲時,你是否會立馬去購買一些食品來犒勞一下你的肚子呢?到商場後是不是覺得任何東西都看上去很美味?然後就瘋狂把各種零食掃進自己的購物籃裏?到最後才發現買的全是一些垃圾食品?從本質上說,餓著肚子購物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問題是這樣可以導致你挑選一些不健康的食物。當你饑餓的時候,你會覺得任何東西都可能是美味,所以,很難想象你餓著肚子走進商店,采購的貨品裏麵有各種小食品。
餓著肚子逛商場,隻會讓你衝動地采購高脂肪、高糖分的巧克力、蘇打餅等食物,但所有這些東西都不是令人滿意的早餐、午餐或晚飯食品。當然到月底,你的口袋也空了。所以,在去購物時,吃個蘋果和麵包,這樣在采購時就不會老想著商店裏那些零食了。
邊吃東西邊做事,也不怕喂進鼻子裏?你是否有邊吃飯邊看電視或書籍、報紙的習慣?或是時間不允許於是邊走邊吃?然而由於人們邊做其他的事情邊吃飯,過量了也不覺得,久而久之,身體就容易發胖。如一個人一邊看電視,或者正同別人通過電話聊天,抑或玩電腦遊戲,一邊吃飯,這些分心的事情都分散身體對饑餓感和過飽預兆的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吃飯就專心吃飯,畢竟吃飯不是比賽。
飲食以物代物,猶如以命抵命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按照自己的營養知識或是個人喜好對食物進行搭配或替換。許多人習慣把泡麵做早餐,以水果替蔬菜,把礦泉水當成白開水喝……殊不知,正是這些方便的“替身”,讓你離健康越來越遠了。
方便麵代替早餐省事不省“力”。你是否經常匆匆忙忙的趕到公司,因還有十分鍾才上班而竊喜還有時間泡上一杯泡麵溫飽一下饑腸轆轆的肚皮?然而經常食用方便麵替代早餐,對人體健康和發育都是很不利的。維持人體正常生理代謝需要六大要素,而方便麵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他營養成分很少。因此,如果長期以方便麵代替早餐,會導致頭暈、乏力、消瘦、心悸、精神不振等,嚴重者可出現體重下降,肌肉萎縮等營養缺乏之表現。
礦泉水代替白開水,疾病代替健康。很多的人覺得白開水不幹淨,礦泉水含有礦物質更有營養,於是全用礦泉水代替白開水,殊不知礦泉水也會受到土地中有害物質的汙染。荷蘭科學家就對瓶裝礦泉水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礦泉水更容易受到危險微生物和細菌的汙染。盡管這些細菌可能並不會對健康人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威脅。但那些免疫力較弱的人來說,瓶裝礦泉水中的細菌可能會對他們造成相當大的危險。
事實上,我們飲水還是要以白開水為主。夏秋兩季較為炎熱,可以將白開水冷至一旁或放進冰箱中待溫度變得適中時便可飲用,切忌經常飲用過冷甚至冰涼開水。春季為病菌多發期,因此更應當注重飲用溫開水,從而避免流行性病菌。冬季為人體最需能量期,多喝溫開水有利於體內腸胃蠕動,促進微循環。但在記住的時開水不宜過燙,避免燙傷手部神經和口腔內部係統。
水果代替蔬菜,腸胃難熬。打開冰箱,裏麵是水果多,還是蔬菜多一些?是否因為工作繁忙所以你並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逛菜市場,為自己的冰箱裏增加一抹綠色,或者是因為自己每天工作回家累得不省人事根本不想親自做菜,因而在超市裏隨便買點水果就想把從蔬菜裏流失的維生素從水果中補回來?的確,水果和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為此,許多人以為,隻要每天吃些水果,不吃或少吃蔬菜也無妨。其實,蔬菜是僅次於糧食的人體必需的食物,它更能有效地促進人體吸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人如果僅食動物食品,蛋白質吸收率為70%;若兼食蔬菜,則吸收率可達90%以上。再者,蔬菜中含特有的植物粗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起到助消化、防腸癌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