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不平靜,關內戰亂和大旱引發豐州白銀外流加劇,白銀外流又造成銀鈔兌付乏力,為避免銀鈔********必須補充白銀庫存,而得到白銀則須拿權柄向有錢的商人交換,豐州原有體製由此遭受嚴重衝擊,必須及時應對,另一方麵,大統領府與商人雖然大體達成一致,但許多細節問題還存在爭議,雙方也要溝通協商。這段時間官員們忙得不亦樂乎,人手實在不夠用,張道浚、韓霖、孫奇逢三位先生都被以求教為名請進大統領府幫忙,金國通商大使常書悠閑地在宣教司讀書,那木兒看不慣,隨手把他也抓去整理文稿,而且還大言不慚聲稱豐州的政務無須保密,別人搞不懂也學不來。
文官們忙政務累得要死,李榆也沒閑著,帶著讚畫軍務處趕到蠻漢山大營——新的軍製方案下來了,涉及到很多人事任免,李榆覺得還是要盯一陣子,軍中的某些人就是不自覺,沒事也要掀起點浪。
蠻漢山大營前些時候有些亂,被俘的大同鎮明軍不好打發,李槐把賴著不走的五六千人趕到蠻漢山,這幫家夥馬上認出營兵裏的同鄉,相互之間一對比,就更加憤憤不平——豐州營兵個個都是地主,還有足額軍餉可拿,大同鎮的官兵卻連飯都吃不飽,憑什麼呀!他們也鬧著要跳槽,營兵還幫忙說好話,大統領府最終認慫了,同意他們去包克圖入籍,但這幫家夥隻想要地卻不願意幹農活,隻好編成一個拿半餉的輔兵營,另外把參政張孟存、宣德衛副守備徐錦憲派去當正副營官,忽悠著這幫家夥就去包克圖建鐵廠、修道路去了,走了這些人大營才算安靜下來。
蠻漢山是豐州起家的地方,如今成了一座大軍營,駐有了馬、步、銃炮各營營兵,以及武選營和軍械司,大營裏除了少量家眷都是穿軍服的兵。李榆一行被留守的白顯誌接進大營,大家都覺得眼前一亮,這幫兵好像都帥氣多了,白顯誌搖著頭說,新換的毛布軍衣穿起來精神,但不如青布結實耐磨,打仗、訓練還是粗布衣裳經用,不過當兵的喜歡,他們認為穿這身行頭更容易找老婆,平時舍不得穿,今天大統領來了才穿出來顯擺。
原大統領府被改成司令堂,成為大營的指揮中樞,營兵和各守備所的高級將領已在大堂內等候,整齊起立向李榆行禮,李榆揮手示意大家坐下,馬光遠開始宣布大統領府整軍命令。
從即日起,豐州營兵設立步兵左右兩協、騎兵左右兩協及銃炮兵協,步軍每協額定一千人,設左、右、中三個步兵營,另設一個銃炮哨,裝備四尊五百斤行營炮和六十杆新式抬銃;騎兵協每協額定一千人,設左、右、中三個騎兵營,另設一個銃騎兵哨,裝備一百杆馬銃;銃炮兵協額定五百人,設左、右兩個步銃營,及炮營一個,暫時裝備八百斤新式行營炮十尊;武選營改為武選學堂,設步、騎、銃炮三科,飛虎營少年哨、武選營童子哨一並歸入武選學堂,改為少年營、童子營;各守備所建製不變,但必須加大預備兵的選拔和訓練,每衛預備兵不得少於三千人,歸化府預備兵不得少於五千人。
馬光遠告誡營兵將領,手下人少不等於輕鬆,打起仗來馬上就要擴編,你們的兵是精銳中的精銳,連看大門的有些也是把總、千總,平時要多派人到各自的兵源地協助訓練,你的兵關鍵時候拉不上去,最終倒黴的還是自己。
特日格隨後宣布各協、各營、各守備所軍官任命,軍官們立即豎起耳朵:
步兵左協統領孫守法、副統領周遇吉,左營營官秦虎、右營營官任守忠,中營營官袁烈;
步兵右協統領張傳捷、副統領侯世傑,左營營官海山、右營營官鐵彪、中營營官劉遷;
騎兵左協統領張鼎、副統領孫伏虎,左營營官丘顯、右營營官博爾術、中營營官馬進忠;
騎兵右協統領孟克、副統領庫拜,左營營官朝魯、右營營官圖裏琛、中營營官費揚武;
銃炮協統領丁啟明、副統領金國鼎,炮營營官吳知禮(吳老八)、左營營官金國鼎(兼)、右營營官王宗傑。
歸化府守備張立位、宣德衛守備蕭四貴、東勝衛守備紮布圖、興和衛守備薛顯光、察罕腦兒衛守備寶榮格。
特日格念完名單後有意停下來,笑眯眯地看著大家,他知道馬上會發生什麼,果然有人開懷大笑,有人罵罵咧咧,豐州這地方瘋子最多,正經人最少。
孟克笑得合不攏嘴,老資格的烏海、拜音圖戰死了,紮布圖死心眼要跟巴圖混,庫拜不識字當不了正職,天上掉餡餅正好砸在他頭上,孫伏虎拍著他的頭大叫,一陣風這小子運氣太好了,簡直白撿一個協統當。劉遷也得意洋洋,到地方幹了兩年守備,曲線運動成功,又回來升營官,可惜了好兄弟王東強,他也有資格當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