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打算?”張大爺沉聲問:“出動官兵民壯。搏殺我們?”
“官兵民壯皆已出動……”
“你們幾位打頭陣?”
“一千六百名官兵民壯,已包圍了山區。”
“你知道要死多少人嗎?曹頭。”張大爺陰笑。
“官兵民壯不是為了諸位而來,為的是他們。”妙手靈官一點也不害怕:“上麵大概有三十名滿手血腥的歹徒,顧兄從徐州攜來的海捕文書中.他們的罪行無一不是萬惡來赦的滔天罪孽,為免押解途中發生意外,所以決定用箭弩陣徹底解決他們。”
.“唔!主意不錯,除惡務盡。”
“問題是,城內的問題無法解決。”
“你的意思是……”
“請四妖神大發神威,幫助我們搶救人質。”
“曹頭,你該知道四妖神從不與公門人合作行動。”張大爺搖頭苦笑:“四妖種尊敬公正廉明的公門人,但從不與……”
“張大俠,凡事總有個例外……”妙手靈官不勝焦慮:“事急從權……”
“你要知道,四妖神如果公然與官府合作,咱們就不再是地位超然的行道者,而是假借俠義之名為非作歹的歹徒,以武犯禁非官非匪的奸雄蟊賊。”
“這個……”
“我有條件。”張大爺話鋒一轉。
“願聞。”
“其一,官方的人一概迥避,隻請羅大俠指導。”
“遵命。”八表人龍欣然說:“老朽深以為榮。”
“其二,我們當然盡其所能,生死與之。但不能保證人質的安全,咱們不保證沒有把握的事,任何最簡單的事也有風險”
“知州大人已經下令,朱判官殺匪殉職的公文已經備妥了。”妙手靈官慘然苦笑:“同樣地,假使知州大人一家不幸成為匪徒的人質,朱判官也會如此做的。他們都是剛毅而固執的好官,決本會因任何理由而與匪徒妥協。諸位盡可放手去做,大家都在盡人事聽天命,吉凶禍福隻有聽由上蒼安排。”
“好,我們會盡力而為。現在咱們先返城,摸清了情勢再作打算,這時奢談救入的計策,閉門造車不合實際,希望能不負所托。”
知縣和知州都是所謂父母官,本鄉本上的人,決不許可在本鄉本土任職父母官,所以皆另建有官舍,供給這些派來任職的父母官安頓家眷,任滿則攜眷他遷,官舍又另換主人。
判官大人的官舍,在州衙後麵的一條橫街上,遠遠地可以看到州衙便廳的忠清堂。
官舍是座三進小四合院。占地並不廣。由於判官是地方的治安首長、所以附近禁建房屋,以免交通官府的刁民接近,日久相處有了感情,就會發生貪贓受賄枉法的事。
在這裏囚禁人質,相當理想。
被匪徒指定擔任雙方聯絡的人,是本城第一大刹普惠寺的住持圓覺上人,圓覺上人兼任本卅的僧正司僧正,管理全州的僧人。出家人被委任調停殺人劫持的世俗事。或許可以保持 超然物外的立場。
一行神秘人物,悄然住進了忠清堂。堂有後堂,後堂是一座樓,沒設有神龕,司馬光的神位設在前堂。
他們是報應四妖神,與八表人龍六位從徐州追來的俠義道英雄。
四妖神的老三李蛟不能參予,由耿姑娘女扮男裝冒充李三爺。
妙手靈官躲在附近,但他不敢露麵,因為按匪徒的協議與要求,他應該帶了鄉勇團丁在鳳凰山,捕殺報應四妖神。
張大爺與八表人龍主持大局,他們不找圓覺上人,找來了幾個事發時,曾經目擊而及時走避的人,由妙手靈官派巡捕把他們帶來秘密問話。
所獲的消息,是頗令人失望的。
被劫持的人質何人?數量?答案是肯定的:朱判官一家三口,四名從人仆婦,三位官舍的聽差。
一名聽差被殺,是談條件時被殺的,因為知州大人拒絕召集鄉勇團丁,那會造成人心惶惶的亂局,匪徒便殺一位人質示威。
匪徒有多少人?不知道,反正有男有女。
、匪徒的主事人是誰?不知道。
三進小四合院,共有十餘間廳房,匪徒們集中在何處?不知道。
人質囚禁在何處?不知道。
官舍內是否有避難地窖或通向外麵的地道?沒有,唯一接近的辦法是從外麵進去,但匪徒們嚴禁有人走近,見人就殺,決不留情。
他們從樓上的窗縫中,不斷地觀察官舍內的動靜,相距在兩百步外,不容易看到屋內的活動情形;尤其官舍四周栽有花木,甚至還有兩叢修竹,擋住了部份視線,更難窺見內部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