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三)(2 / 3)

怎樣才能做到加強思想修養,提高自己對牢騷心理的自我約束能力呢?

一是要進行“換位思考”。特別是在遇到個人利益衝突時,請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仔細地想一想。這樣從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當你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許你也會這樣處理,別人也許會對你產生牢騷。現在卻是你產生了對別人的牢騷,你也要設身處地地替他想一想。有了這種換位思考的思想方法,就會消除對對方某些方麵的不滿情緒,平息反感,化解牢騷,克服他人對自己的“不公正”之感,排除自己對他人“討個公道”之意,消滅牢騷心理於萌芽狀態。有時,一個人的挫折、失敗往往是由客觀環境原因造成的,不能責怪自己,也不能責怪他人,特別是不能懷疑並責怪領導。對領導的某種誤解和牢騷,更應該用換位思考的辦法來消除。這時,就應該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假如我是一個領導者,又會怎麼樣呢?”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一種自我疏導法。就是將立足點放在對方的角度,運用自我意識的作用,在正確思想指導下進行的自我疏泄,自我檢討。

二是要不斷克服極端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消極思想。個人主義思想較重的人,他們的工作動機、助人動機,不是在於為大家多辦事、辦好事、謀福利,而是為了個人撈好處。這種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的人,當個人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工作積極性不高,消極怠工,牢騷頓生。同樣,拜金主義也是一種個人主義思想。拜金主義思想者是以金錢為圓心,一切圍繞著金錢轉,這種人有錢就幹活,沒錢不出力,多幹一點活,也會要報酬,甚至提出過分的要求,當得不到滿足時,就滋生出種種牢騷和怪話。對這種病態心理的預防,就是要給予不斷的無私奉獻的教育,才能從思想上根除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思潮的不良影響。

再次,應不斷地加強學習,強化知識貯備,開闊視野,明理曉德,守紀遵規,才能從根本上加強思想修養。

還有,強化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義務感。對社會上流行的牢騷多做一點理性的分析,不隨大流,不瞎起哄,以主人翁的意識,幫助黨和政府找差距,找問題,出主意,想辦法,尋對策,這樣,就會少發牢騷,有益於社會了。

另外,對牢騷心理的預防,還可以從兩個方麵來考慮。一方麵是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幫助其開闊視野,放寬胸懷,端正對事物的認識態度,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來平息不平的心境和不愉快的情緒;另一方麵,也是更主要的方麵,應該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頭,消滅牢騷於萌芽狀態,避免因工作不周而產生牢騷心理。如疏通民主渠道,民主參政議政,定期征求群眾意見,增加工作的透明度等等,這些工作做好了,群眾心中的怨氣、不滿就能及時地化解,牢騷也就失去了產生的基礎了。

預防牢騷心理的產生,需要作多方麵的努力,僅僅從以上方麵做工作,也許是徒勞的和不夠的。這裏,我們隻能拋磚引玉式地提供一點啟示性的話題,以幫助大家加強思考和心理督導,去做好預防牢騷心理產生的工作。

八、生活教會了我們:夾著尾巴做人,閉著嘴巴做事

對牢騷心理的矯治,可以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因為牢騷心理不根除,對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家庭都是沒有好處的。其實,一個人牢騷心理的消除,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自動消除;二是通過心理矯治而消除。人們運用心理學的某些方法和技術,通過積極的心理平衡與調節工作,來矯治和消退牢騷心理是完全可能的。對牢騷心理如何矯治呢?心理學工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心理矯治的處方。

(一)自我反省法

如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懷才不遇,一味發牢騷,甚至抱怨領導“埋沒人才,不能合理用才,委屈了自己”,於是牢騷滿腹。這種人往往隻考慮自己“不遇”,而不考慮自己究竟“懷才”沒有,“懷”多少才。運用自我反省法矯治牢騷心理,其核心環節是“反省”。發牢騷者,一般都首先要發泄“不滿”,對自己的“不足”卻隻字不提。那麼,自我反省,就是要求對自己的不足,通過自我反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從而加深認識,自我感悟,達到痛改前非,就是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也能做到寬以待人,嚴於律己,不發牢騷,或少發牢騷。運用自我反省法要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反省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一個人由於自己立場、觀點和思想方法的不同,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和處理,也會有不同的認識與做法。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看問題不能隻從主觀願望出發,凡事不合自己的意願,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牢騷滿腹,怨氣衝天,這種以個人意願為中心的做法,不是全麵地客觀地看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產生牢騷心理的主要原因。此時,發牢騷者就要運用自我意識,從思想上捫心自問,看自己看問題的出發點究竟對不對,如能跳出個人主義的圈子,或許牢騷就不複存在了。

二是反省自己考慮問題是否全麵。分析自己產生牢騷的原因,一般地說,就是對人對事不能全麵看待,“攻其一點,不及其餘”,自己看不慣的,就認為是自己反對的,對此就要牢騷滿腹。如果能全麵地、客觀地、正確地看問題,就不會小題大作,以小失大,失之偏頗,產生偏見,引發牢騷心理了。

三是反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正確。發牢騷不能解決問題,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而發牢騷往往隻能使問題複雜化,而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當自己產生牢騷時,就要反省一下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的話,需要想出新的辦法來,不能靠發牢騷來引起對方的注意。同時,反思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會使人頭腦清醒許多,不致盲目從事,不會牢騷滿腹,從而找出解決問題更好的辦法。

(二)目標升華法

在我們的社會裏,許多人關心社會、關心政治,對社會存在的各種弊端和腐敗現象、醜惡現象及不正之風,都表現出十分地反感,這是一種積極的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態度,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有的人卻對社會上的某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是積極地、身體力行地參與改進,而是對現狀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參與牢騷發泄,這種僅僅是停留在埋怨和牢騷發泄上的做法,是一種低層次的人生目標。目標升華法,就是對社會、對他人,從自己的責任出發,用自己積極的行動,努力改變現實,匡正風氣,不發牢騷。運用目標升華法,應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目標的確定必須從實際出發。個人奮鬥目標要與客觀實際相關連、相一致,如果個人的目標脫離實際,虛無飄渺,不但不會實現目標,反而會看不到目標盡頭,使個人失去信心、失去動力,反而引發更多的牢騷。目標隻有從實際出發,才能起到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作用,從而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實現目標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