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酒樓(1 / 2)

緣休提著著葫蘆,搖頭晃腦,此時前往靈山寺的香客並不多,空山鳥鳴,一路之上頗為寂寥。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緣休一路上看到如詩如畫的風光景色,不禁心生感歎。終究是少年心性,好不容易出來一趟,腳程自然不快,大約兩個時辰的時間,才走到山下的城鎮。

門前護城河的流水嘩啦啦流淌而過,高大而雄偉的城牆佇立著,依稀還有許多斑斑駁駁的刀劍劃痕,上麵浮著一層青苔。

此地名靈台城,離靈山最近的一座城鎮,曆史悠久,規模宏大。近年來靈山寺聲望如日中天,來往的各門各派人士,和行客商旅較多。自然,靈台城也是城繁華不衰,物品一應俱全。

進入城門,隻見街邊排列著材料鋪,打鐵鋪,藥店等,小攤上的小販也在不斷吆喝,也有路人在討價還價,熱鬧的緊。

這並不是緣休第一次下山,靈山寺弟子大多在此地購置生活必需品。況且,妙空經常叫他下山買酒喝,小鎮繁華熱鬧的景象,倒也不足為奇了。

緣休走了幾條街,來到了酒樓門前,隻見上麵寫著鎏金的幾個大字“靈山酒樓”。

每一次來到這,緣休都忍不住發笑,想來自己的師門名氣大,連酒樓的名字也自稱靈山,難道單憑名頭就可以顯威風嘛,豈不愚哉!

緣休走進店裏,店內的陳設講究,幾張紫檀木的四方桌,一色青磚鋪就的地板,周圍掛著幾張山水字畫,顯得富貴而不張揚。

掌櫃是個中年人,眯著一對渾濁的小眼睛,手捏著八字胡,一臉的市儈之氣。

緣休算是熟客了,掌櫃的迎上來到:“小和尚,有段時間沒來了吧,今天還想喝點什麼,你請吩咐”。

緣休沒來由的一陣厭煩,他何嚐聽不出掌櫃的話中帶著諷刺意味。靈山寺雖然是大陸上響當當的正派支柱,但是和大多數寺廟一樣,有著森嚴的戒規條律,酒自然也是嚴厲禁止的。

所以,每次來酒樓,緣休都覺得於理不合。第一次來酒樓的時候,甚至低著頭,漲紅了臉。但是礙於老家夥的麵子,還是硬著頭皮說來瓶最烈的麥酒。

當時,掌櫃的以為聽錯了,看見小和尚紅彤彤的臉,還說要買烈酒,笑得是前俯後仰。

一來二去,緣休就成了靈山酒樓的常客。

緣休自然記得老家夥喝酒的喜好,拿上手裏的酒葫蘆,放在油光發亮的櫃台上。

緣休道:“施主,老規矩,最烈的麥酒,裝滿這個葫蘆就行”。

一名夥計過來拿去了葫蘆,掌櫃的也接過緣休遞過來的一兩銀子,這不是個小數目,足以讓老板笑逐顏開了。看在錢的麵子上,就算把酒賣給和尚,也是情理之中了。

靈山寺香火鼎盛,雖然不在意那些身外之物。但是,千年大派,奇珍異寶在所多有,金銀錢財自然是不缺的。

緣休走到一張桌子上,拿起夥計送過來的清茶。對於一個行了十多裏路走的腰酸背疼的人來說,是不會抗拒的。

緣休端起茶杯,剛抬起頭想喝兩口。隻見東北角的兩個大漢青衣束冠,作道人打扮,拔出背後的長劍,向鄰座的一位姑娘刺去。

少女身子兀自不動,緣休見狀,大驚失色,不由得大喊:“姑娘小心身後”!

哪知道,那位姑娘的反應更是快捷無比。少女抽出腰間的一把匕首,掀開了麵前的桌子,桌上的吃食散落了一地,也擋在了兩名大漢的身前。

就在這一刹那,少女向前掠過,身法輕盈,匕首向大漢的胸前而去。

大漢的反應倒也不慢,揮舞著長劍,格擋著來時迅捷的匕首,剛一接觸,隻感覺虎口震得差點握不住劍柄。

少女冷笑道:“雕蟲小技,跟了這麼多天,當本姑娘好欺負麼”。

少女發力打落大漢手中的長劍,將匕首架在大漢的脖子上,森幽幽的泛著藍光,嚇得大漢臉色發白。

另一名大漢眼見他吃虧,正想繞後偷襲,一劍往少女頭上砍去。

少女像是身後長著眼睛似得,手往後一繞,急速向偷襲的大漢推出一掌,大漢來不及閃避,被少女震出了兩米開外的牆上,轉眼間,便斷了氣。

少女抬眼看著眼前這位大漢的打扮,青衣,長劍,上麵還有太極圖案,想來應該是太極門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