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二皇子進京。退朝!”
此時正在雲雪關督查軍務得李闕自然知道最近神都近來發生的一係列蹊蹺的事情。無奈山高水遠,事情又太過撲朔,實在是有些無能為力。父王一直沒有召見,也不敢放下這邊的事情貿然回都。
這時候若是貿然回去,更顯得自己和這一係列得事情真是有什麼關係。他的人也一直在追查,不過也是毫無進展。表麵上看來,是衝他來得便是了。若真是對他拉攏勢力有所不滿,直接上書彈劾便是了,何必費這麼大的周張。
寒風正緊,李闕回到營帳中,烤了一下手,脫下裘袍,一碗剛剛溫好的烈酒一飲而盡。定了定神,自言自語到:“還真是高看我李闕了,這種事情,我就是想做也做不到你們那個水平啊!你們到底是誰呢?”。
“殿下,神都那邊一定會因為這件事情召您回去的。還是得早做準備,免得慌亂之下真與這事兒扯上什麼關係。撇不清,殿下將得罪大半個朝堂啊。”說話的是李闕的一個門客,談不上有什麼出眾的才華,辦事倒是沒有出過什麼差錯,也就一直跟在李闕身邊了。
“你說,如果我手裏真有這一股力量。我那位親愛的大哥,和那幾個不太安分的弟弟晚上會不會睡不著覺?”李闕的笑容沒有顯得很奸詐,反倒是像無奈苦笑。
一場風波,讓整個神都的輿論徹底倒向了鷹派的主張,至少沒有人敢在公眾場合說什麼,“太太平平過日子打什麼仗”之類的話語。提起北境,人人咬牙,恨不得現在就跑到關外去幹一場。熱血的氣氛總是很容易傳染開來,一開始民眾還有些不習慣,慢慢地他們也就認為這就是他們真實的想法了。
朝堂若果真決定再次出兵,現在連動員都已經不需要了。製造這場風波的勢力目的若在於此,顯然目的已經完美的達到了。可是他們的目的是這樣的嗎?至少現在沒有人知道。
有幾位王子原本想借著這場風波做點什麼讓李闕難受,最終還是選擇了安分的看著事態的發展。他們不想像那些人那樣莫名其妙的死去,在他們看來現在的李闕顯然是有這個能力的。何況,現在局勢開始轉向為有利於李闕。
再過些日子便是神州最隆重的節日,慶祝春天的到來,也有一說是為了紀念人類終於戰勝那些強大的妖獸,得以建立家園。究竟是如何,已經無從考究。
隨著節日的臨近,人們在為節日做各種籌備的時候,也逐漸地走出了那種惶惶不安。十二衛全麵加強了警戒巡邏,那非正常的正常死亡也沒有再發生。神都也慢慢地恢複了往日的生氣,繁華熱鬧起來。
一個數十人組成的馬隊在離神都城門不遠的地方慢了下來。李闕接到王命之後,便馬不停蹄的從雲雪關趕了回來。冰翎駒的速度還算不錯,總算是在大節之前到了。
李闕抬眼望著不遠處的城門,臉上不見笑容,心裏自然也沒有太多久別重逢的喜悅。神都依舊,物是人非。這次回來,還不知有多少明槍要躲,多少暗箭要防。
最讓他苦惱的是,數日追查下來,對於究竟是一股什麼樣的勢力抱有什麼樣的目的超控了這一場風波,他這裏還毫無頭緒。以事情後續發展情況來看,越來越不像是衝著他來的。
以往,在外的王子回都,少不了一番迎接的儀仗。今日,前來迎接李闕的卻是隻有府中的老管家和幾個奴婢。想來應該是朝堂之上,神都城中有不少的人並不歡迎他李闕。
身在北境數年,在諸位王子中,李闕也算得上是戰功赫赫。此番旗幟鮮明,更是在軍中贏得了不少的人心,積聚了不小的勢力。那些個王兄們自然對他產生了某種忌憚,自然也不會出現在這城門之外迎接他的到來。
就當李闕一行人,在人們不不經意的忽視中準備踏進城門的時候。一道君命在這城門口,引起了一番騷動。
“吾兒李闕,身處北境苦寒之地多年,朕甚想念。玄宮設宴,以洗風塵。”
聽聞“玄宮”,李闕愣了愣,一時想不明白。
過往的民眾也終於知道來者何人,二皇子李闕回都的消息便再也無可隱瞞。
相比於普通民眾複雜的目光和神都城中對自己的種種議論。李闕更在意的是那座稱之為“玄宮”的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