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複蘇會(1 / 2)

子夜深深中,大雨下的潼澗西城門樓尤如一隻潛伏千年的黑色玄龜,顯得空冷而寂寥,城門樓道上,兩列兵士背負硬孥,手執風燈來回走動,幾個手握長槍的黑衣甲士在烽火台邊的箭垛下躲雨,其中一個尖嘴猴腮的甲士雙腳不停地在青石地麵上踱動著,回頭對另一個甲士吩咐道,老劉,快去找點啥東西生堆火,我快凍得連媽也不認識了,嗨,這兵真他媽不是人當的,三更半夜,再加上這麼狂暴的天象,還要在這兒苦苦地死捱著,拜托吊著的那小子,你就不能早死早投胎嗎,我們也是人生父母養的不是,這群草原上來的野狼,真把咱爺們作害苦了,噓,頭兒,少說兩句吧,旁邊另一個甲士輕聲提醒道,這城樓上夜巡的除了咱城防八字營外,還有九黎部落的弩擊營,小心隔牆有耳,要是讓他們聽到了恐怕有些麻煩,怕什麼,那為首的甲士嚷道,我發幾句牢騷也不可以嗎,再者說,他們九黎草原上來的一般聽不懂咱潼澗本地的語言,說話間,那名為老劉的甲士在牆角邊上已將一堆柴火點燃,這甲士頭兒臉上堆滿歡笑,小跑到前方不遠處的兩列巡衛前,連比帶劃著,諸位弟兄,這天寒地凍的,過來烤烤火,暖暖身子,其中一名巡衛頭領一愕,嘴裏嘰哩呱啦說了幾句九黎方言,又帶著其手下向前行去,甲士頭碰了一鼻子的灰,呆立原地,小聲嘀咕道,真搞不懂這些草原來的土麅子,又不是給你爹媽守靈,犯得著那樣較真麼,撇撇嘴,正欲回到自己小隊中去,突然,一陣破空之聲傳來,哪怕是漫天風雨也掩蓋不住,緊接著,數十支箭矢從無邊黑夜中飛來,像長了眼睛般,直向那身負長弓的兩列巡衛射去,隻一下,這些九黎弩擊營的人馬就倒下三分之一,甲士小頭目情知遇上了敵襲,心猛然提上嗓子眼,高聲叫道,有敵人來侵襲,八字營的兄弟,快,快放狼粼煙信號,通知防總大營,話音剛落,一支尤如從禿毛公雞身上撥下的殘羽劃過一道厲光,直接從其咽喉處貫穿,幾乎是同一時間,剩下的弩擊營人馬陡遇偷襲,迅速找尋地方躲避起來,撥出身上的硬弩強弓,與之對射。幾個八字營中的甲士手忙腳亂地將一大把炮製過的葩茅荊向烽火台上投放,一個甲士手打火石,然而心情高度緊張之下,整個手都是顫動不已,一時間又哪點得燃,其中一個靈機一動道,老劉,快將那堆燃著的柴火捧過來,老劉急急去了,剛走兩步,一道勁風激至,頭一歪,栽倒在地,再也沒有聲息。這時候,喀嚓一聲,又是一條銀色電流在空中閃過,借助那一瞬間的光亮,城樓上的守衛隻覺有四道人影如同夜鳧般飛淩城門,一時間,有人失聲驚叫起來,我的老天,城樓之高幾達五丈,竟有人能夠飛渡,這些人到底是人是鬼,守護城樓之人紛紛倒抽涼氣,盡管如此,弩擊營的手底下卻絲毫不慢,手中箭矢一寸不讓地向對方射去,其中,三個身披血色披風,手持奇門扇月鎦的人影似乎平時配合默契,不約而同地將身後的披風淩空一展,隨即身形一個倒騰,落在披風後麵,不見蹤影,而那披風連地一起,借助漫天風勢,竟慢慢鼓漲起來,如同一張大帆般,緩緩向城樓門飄去,這些披風不知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十數支箭矢準確無倫地射中它,卻毫不著力,依次地在帆布上滑過,然後落了下去。

另一個身影乃是一個玄衣老者,更是威勢凜凜,好似鬼神天降般,一對肉掌前後往返,如同風箱拉手般來回扯動,身形雖不甚疾,卻是扶搖直上,仿佛空中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將他緩緩提起,口中吐氣開聲,將幾羽射向他的箭矢吹得歪斜,下一刻,其身形已與烽火台平齊,半空中雙掌合攏,一股勁風激蕩處,烽火台中的葩茅荊被卷得四散開來,連著周圍正在添柴的甲士,隻要被那股勁風帶到,全都被拋離出去,一時間慘呼聲不絕,懸掉於城門樓上的蘇曠,半昏半醒中,聽得有動靜,費力地睜開眼來,隻覺得漆黑的夜裏,除了大雨狂風相映交作,什麼也看不見,緊接著,似乎有紅色船帆空中飄來,手腕腳踝上同時傳來巨震,像是有鋒利的東西正在切割鎖鏈,本身就虛弱至極的身子再也承受不住,頭一歪,又暈了過去……….不知過了多久,蘇曠再次從昏迷中醒來,睜開眼時,隻見自己已不是懸吊在城門樓上,而是處身於一個幽靜,樸舊的小房中,抬頭看時,一位身著粗布,大手大臉的姑娘正手端瓷碗,一手持湯匙,給自己喂藥,看見蘇曠睜開眼來,那女子滿臉喜色,放下碗匙,雙手比劃,吱哇一陣叫嚷,蘇曠心道,原來是個啞巴,啞女見蘇曠沒有反應,連忙跑出房外,不一會兒,房門再次打開,一行人急匆匆走了進來,共是六個人,後麵四個為黑衣壯漢,滿臉草莽風塵之色,頭上纏有紅巾,前麵兩個一為玄衣老者,一為手搖羽扇的中年文士,進得房來,後麵四個漢子對著蘇曠納頭便拜,高聲道,殿下安康,蘇曠順眼瞧去,幾人卻是一個都不相識,愕然道,你們是…..,中年文士一收手中折扇,他們幾位無意唐突世子殿下,隻是見著殿下安然無恙,心中不勝之喜,蘇曠凝目打量房間一眼,問道,這是哪兒,中年文士道,此乃悅來客棧,位於潼澗東城第四十七片區域,乃是潼澗城幾千家客棧中十分不起眼的一家,公子在這可說是非常的安全,蘇曠展了展身體,感覺體力恢複了不少,道,不知幾位大俠尊姓大名,救命之恩,蘇曠感激不盡,中年文士擺手道,哪裏,哪裏,能夠無意中救下殿下,乃是本會天大的榮幸,它預示著,我們複蘇會從此有了主心骨,有了方向,再也不是以往一段時間中被九黎這群竊國賊寇四處追殺,惶惶不可終日的局麵,複蘇會,蘇曠不解道,這是一個什麼盟會。是這麼回事,中年文士解釋道,複蘇會乃是一個由蘇國江湖上的有俠肝義膽的綠林好漢與蘇國朝廷中在此次****後剩下的熱血漢子組成的義軍,旨在伺機東山再起,將九黎狗賊驅逐出去,重現蘇國昔日的榮光,我旁邊的這位老者乃是複蘇會的會長公孫破虜,後麵的四人則是複蘇會中的四位豪傑,以前受過殿下的大恩,隻是殿下不知道而已,至於我,本人司彥虛,乃是複蘇會的軍師,一旁的玄衣老者插言道,司彥兄原本是九黎部落的司幕文官,親身參與了這次九黎覆滅我蘇國的整個過程,因不滿他們的凶狠殘暴,濫殺無辜,弄得廣大蘇地百姓民不聊生,悲慘淒涼,憤而倒戈,司彥虛淡淡道,九黎部落弄得天怒人怨,終將多行不義必自斃,雖然如此,但將他們驅逐出去,卻是一個極其艱辛,充滿血與火的殘酷過程,我們複蘇會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危難重重,甚至全軍覆滅,我們大家都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你們幾個都準備好了嗎,說到這,中年文士把頭轉向那幾個頭纏紅巾的漢子,幾人把手平捧胸口,異口同聲道,願為光複蘇國,拋灑熱血,在所不惜,玄衣老者在旁大笑道,哥幾個豪情萬丈,讓人激奮不已,不過你們要知道,熱血沸騰是一回事,而現實又是另外一回事,事實上,在我複蘇會成立的這一段時日來,我們幾乎是處處舉步維艱,稍一不好,就遭到九黎國的圍殲堵截,而且,會中亦是人心不齊,不少人因為複蘇會前途黯淡,而殺身之禍卻無時無刻不存在著,紛紛離去,不過現在好了,世子殿下回歸,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們複蘇會的主心骨,我這個糟朽老頭終於能夠退位讓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