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心之城
趙無恤走了,留下荀瑤和目瞪口呆的一屋子人。
過了半天,荀瑤才明白過來現在自己麵臨的處境。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荀瑤用顫抖的聲音,一字一頓的說:趙襄子違抗君命,按律當斬!不知道兩位怎麼看?
他說的兩位,自然是身邊目瞪口呆的韓虎和魏駒。
這兩位正在心裏暗暗的佩服趙無恤!
這小子別看平時呆頭呆腦,可還真有股魄力!就敢這麼冒天下之大不韙!
可現在荀瑤問自己的意見了。
自己再覺得趙無恤有個性,也必須聽荀瑤的命令啊。
畢竟之前自己已經同意了給地。
於是兩個人異口同聲——趙襄子按律當斬!我二人唯智伯馬首是瞻!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開打吧!
剛剛平靜了的晉國,一場內戰又是在所難免!
荀瑤不明白,趙無恤為什麼要選擇這場類似於雞蛋碰石頭的遊戲。
而且不是一塊石頭。
是三塊。
三塊堅硬的石頭。
趙無恤出了宮殿,立刻帶著趙氏的精兵,退出京城。
他早就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到。
既然來了,那就隻能一戰,別無他法。
智韓魏三家組成的聯軍就這樣各懷鬼胎地上路了。沒有人預估到前路的風險,他們以為前方隻有風景如畫,等待著他們去欣賞。
趙無恤之所以會選擇這場類似於雞蛋碰石頭的遊戲,是因為他沒有退路了。
一個人在還可以低調的時候說明他仍有退路,但是現在,隻能雞蛋碰石頭了。
雞蛋碰石頭其實未必一碰即碎,如果這雞蛋外殼足夠硬的話。
所以,趙無恤現在隻能退回晉陽城,晉陽城是朝陽臨死時的遺言,更是趙無恤心目中的鐵殼——一座足夠堅固的城。
可趙氏族人卻不這麼想!
趙氏的長老們都覺得,現在應該退到“長子城”
“長子城”不僅離京城近,最重要的是城牆厚實。要論堅固度,“長子城”無與倫比。比晉陽城更加的堅固!
但是趙無恤卻皺起了眉頭。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比城牆更堅固的是人心。如果人心不固,再厚實的城牆也會轟然倒塌。而“長子城”的問題恰恰就在這裏。它是城內民眾剛剛下死力建好的,人民疲乏不堪,根本就不願意戰事來臨。一旦開戰,“長子城”就是豆腐渣工程。
人心的豆腐渣工程。不戰自垮。
於是趙無恤的智囊團又建議選擇邯鄲踞城以戰。給出的理由是邯鄲儲備糧比較多,可以堅持長期抗戰。
趙無恤同樣給否了。理由同上:民心不可欺。挪用人民的血汗果實去打仗,又指望他們替自己賣命,天底下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最終,“晉陽”兩個字成了大家的共識。因為當年趙鞅曾經說過,他日晉國將有兵難,晉陽城是最好的防禦城堡。
當然趙無恤所以選擇晉陽城作為主戰場,趙鞅的臨終遺言是一個原因,他對尹鐸有信心是另外一個原因!
尹鐸一向施仁政,“民皆附之”。所以晉陽城就成了人心之城。
而人心之城毫無疑問是天底下最堅固的防禦之城——趙無恤決定,就在這地方雞蛋碰石頭,看看能碰出什麼奇跡來。
荀瑤帶著魏氏、韓氏三家聯軍,也向晉陽城出發了。
來到晉陽城的趙無恤,受到晉陽城百姓和軍民的熱烈歡迎。
可趙無恤開始檢視晉陽城的武備的時候,卻發現麻煩來了。
晉陽城的城牆夠厚夠高,而且建造的時候就用了雞蛋清之類的東西,基本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混凝土城牆了。而且城內的糧倉非常充實,足夠趙氏子弟吃上幾年也吃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