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先生(1 / 2)

隋煬帝楊廣或許是一個弑父弑兄,淫邪姨母的無孝無悌,罔顧人倫的惡人,他或許也是一個誌大才疏的人,導致百萬軍兵西征高麗卻被高麗蠻人的誘騙所亡,他或許也是一個作威作福,不顧百姓的人,為了去揚州遊玩居然興建了如此工程浩大的水利溝渠。或許是誤打誤撞又或許是有心為之,在他害苦了隋人使得天下大亂之下,卻為後世的天下留下了連通南北的河道,大大減輕了運輸的損耗和費用,使得大宋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個頂峰。

或許史書上對於結束亂世的好皇帝楊堅和導致父親基業毀於一旦的楊廣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但是卻無人能夠否認這京杭大運河對於天下的益處。一如當年的始皇帝勞民傷財修建的萬裏長城一般,隻有後人才知道好處。這或許就是領先世界太多的思想和要求所不得不接受的,過高的民力、財力都會虛耗一國民心。

兩岸風景正美好,趙穎在船頭感受著陣陣帶著清新的風拂過麵頰,心中卻無一點清爽的感覺。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趙穎迎風而誦的是白居易的憶江南,三憶江南第一首最是有名,多少人看見了白先生的這首詩而激起前往江南一觀的想法。可是趙穎所言的卻和白居易的並不相同。

江南好,著實好在風光;風景舊曾諳,現在的風景一如當年函穀一別;日出江花紅勝火,日出、映江皆為紅,若是有血入江在那日出之時卻最是讓人傷。

“好,好,好!”接連三個好字,熟悉的聲音熟悉的笑,函穀一別已經是兩年有餘,慕容博賊心不死倒是沒讓趙穎有什麼可奇怪的地方,卻實際上經曆了幾多波折。

函穀之後慕容博並沒有跟隨趙穎前往永樂城,在他看來趙穎想要打開局麵兩年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可是趙穎卻用了兩年時間不禁讓西夏亂做一鍋粥,失去四州之地,更是想要以和親的方式來交換和平。趙穎偷偷帶回來的李秉常現在成了交換兩州的重要籌碼。隻是誰都知道李秉常的身體早就差的很了,梁氏一族掌控朝政卻難免有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尤其是在梁太後和梁乙埋相繼離世之後更是如此。這種時候換回西夏人自己的皇帝就成了梁氏一族轉換目標的方法。慕容博即使隱身於江湖也不難看出西夏已經沒有了李元昊的爭雄之心。

本來最可以依仗的力量現在卻成了最沒有力量的一部分,慕容博的心情如何恐怕早不必說。

好在趙穎沒有娶那西夏公主,否則是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慕容博本以為趙穎這樣的功勞必然會讓宋神宗疑慮,甚至借機殺了趙穎,但他顯然錯估了趙穎的所作所為和生命之隆,汴京城裏慕容博根本沒有機會下殺手。

按理來說趙穎隱居江南應該對慕容博的大計沒有什麼影響了才對,可是慕容博依舊不放心。趙穎果然還是不讓人放心,三千虎狼衛南下的步子早就止住,轉而北上,顯然是要往北疆去支援。慕容家什麼都沒有,隻有那個大而空的複國夢,以至於現在隻能在小小的江湖之中占有一點小小的名聲罷了,真正說起來根本難以服眾,又怎能知道家國大事?這才有了那自以為是讓江湖人去埋伏蕭遠山一家的昏招,還讓人識破,敗壞了慕容家的名聲,當真是壞招頻出,也就不免讓他再出昏招——偽裝成西夏人來刺殺趙穎。

本以為手到擒來的事情在發現趙穎返璞歸真之後實在等不下去了。正好船至山陽瀆,河道不窄,船行一方距離岸邊尚有一段距離。趙穎不善輕功,想要逃跑實在不便,論水性也不是慕容博這個自小在姑蘇太湖之中生長的江南鮮卑的對手,這才選擇在船上動手。

今日一早看見趙穎出了房間慕容博這才偷偷上船,讓人自把船開走。本應該是伏擊才對,卻被趙穎發現了。慕容博的笑並不是笑,好也不是真的好。

趙穎的功夫又變好了,警惕性也好了,這時機對趙穎而言也是好的。三個好又有多少無奈。

並沒有回頭去看慕容博,而是背身問道:“兩年不見,慕容先生壯誌猶在啊。今日再見不知是願意飲一杯茶聊一聊那琴棋書畫亦或是小酌兩杯試一試小王的身手?”

這是給慕容博的選擇,是敵是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給慕容博一個機會重新思考,這次之後下次再見或敵或友就看慕容博自己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