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名太師之後趙穎已經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可是退離汴京還是讓人詫異不已。趙穎畢竟是大功之臣,現在居然歸隱江南,果然就和趙頊所想的一樣,天下間詬病極多,趙穎辭官都沒有能封住這些人的口。可是趙頊也已經知道這是變無可變的事情。
在下江南之前趙穎首先要前往嵩山少林寺見一見自己的師父,上一炷香。
少林寺本就是天下聞名的武林大派,也是禪宗本寺,達摩出世之所。當年唐朝時候十三棍僧救唐王讓少林寺大興,又常年隱居,五代十國之日也不曾破落。而今更是因為出了一個大宋賢王而被敬仰,香客不斷,更有不少人仰慕少林武學前來拜見,求學。
可是今日所有人都不是來拜佛或者拜師的,他們都是來等著看大宋賢王趙穎的。
口耳相傳,從山下就有不少人在等著,遠遠的看見七騎前來,一人當中,黑衣黑袍,繡有蛟龍六條,這也是禦賜的一副,趙穎好黑,就賜下十套黑蛟王服,趙穎很是喜歡,今日前來也不忘穿上以示皇恩。天下人雖然也有聽說過的,但是獒衛還不至於能這麼快傳遍。但是一行七人,他居正中,一馬當先,又是七人裏唯一的年輕人,這般明顯誰都能認出來。
“賢王和十三龍衛來了!”
天下人都聽過賢王趙穎的六衛府,不明就裏的人也隻知道龍衛保護賢王安全,而虎狼衛為趙穎麾下第一軍,人數雖少戰力極強,讓西夏龜縮不敢出頭。
隻是龍衛十三並不是每一次都跟在趙穎的身邊,據說上麵還有龍衛三老卻沒有人見過。對於趙穎這樣的嚴密保護卻沒有人認為這是故作姿態,甚至還有不少人認為還是太少了。都說遼國、西夏、吐蕃曾經多次派遣高手刺殺趙穎,十三龍衛和龍衛三老神龍不見首尾,沒有多少人知道都是些什麼人。直到今日跟隨著趙穎前來的六人露麵這才讓人叫出名號。
“那是河東的三錘震天羅輕塵,早幾年就有人說他行蹤不定,原來是拜在賢王麾下了。他那三錘在河東一地鮮有敵手,放眼中原也是一絕。”
“那個人我認識!是青州活閻羅,燕子岩。”
“那個是江南虎頭蛟,吳虎。”
……
六個人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都是當世高手,一個個不是一直以來聞名一方的大俠就是名鎮一地的豪強,可是在趙穎的身後一個個都和老仆一般,七人七騎一路直上,在山腳下趙穎和羅輕塵還有燕子岩下馬上山,而剩下四人則在山下守住馬匹。
三人一路上山,雖然步行,但是趙穎心急上山,用上淩波微步之後讓羅輕塵和燕子岩不得不用上輕功,這才跟上。山門之外隻有沙彌兩人等著趙穎。
“賢王來事方丈師伯已經知道,還請隨我進去。”
“多謝小師傅了。”本來這兩個沙彌也應該算是趙穎的小師弟,可是趙穎已經出了寺,不再是那個少林寺的虛空,而是已經名動天下的大宋賢王趙穎了。如果是寺中人的話趙穎根本無需通傳也就進去了,沒有諸般客氣。兩年多之後初回少林寺,趙穎還是頗為不適。
趙穎明麵上的師父實際上隻是少林的一個二代弟子,當年趙穎就很少從他身上學習,後來更是幹脆整日泡在藏經閣,所以即使拜見兩人也沒什麼話說。當年的小和尚如今變成了大宋賢王,就算是不入凡塵的少林和尚也多有耳聞,唯唯諾諾不如不見。
拜見過所謂師父,趙穎走到了藏經閣。
藏經閣作為少林收藏典籍之地,本是不允許寺外俗人進來的,可是趙穎畢竟非常人,何況他並未進入,而是和藏經閣外的掃地老僧閑談了起來。
“我拿到了龍象般若功,陰差陽錯練出一身北冥神功和易筋經交錯的奇妙內力,又以淩波微步補足了身法上的不足……”如同閑談,如同彙報一般將自己的一身功夫上報給了認真掃地的老僧,這在別人看來不可思議,但是自打十歲之後趙穎每十天就會如此彙報自己的功夫,然後老僧會給出各種建議,有時候隻是幾本經書都能讓趙穎明白不少道理。即使現在的所學多了道家、密宗的功夫,但是趙穎還是不免習慣性地說一遍。
一開始老和尚就頓了三頓,第一頓在北冥神功,第二頓在淩波微步,第三頓在後來所言的龍象般若功五層。三頓之後老和尚也放下了手中的掃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