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篇 諸葛亮謀勢變術3(2 / 3)

當然,最精彩的是兩個說謊的高手在一起,他們的對話就更精彩了。諸葛亮一生沒遇到過辯論對手,未免寂寞,後來他能罵死王朗,可見語言有多毒辣。孔子曾教訓子路:“上士殺人用筆端,中士殺人用語言,下士殺人用石盤。”看來用語言殺人雖不是最高境界,也相當厲害了。

52無防即無攻

提防“朋友”從背後拍磚頭

攻防轉換,相輔相成,即無攻則無防,無防則無攻。細心的人不但善於攻擊前方,還精於提防“朋友”從背後拍磚頭。這一點出自於他們多年的戰場經驗。

強者謀事的手段

一般的“朋友”也好,“盟友”也好,都是暫時的,雙方關係止於利益。一旦利益衝突或情感衝突,就有人想動磚頭。諸葛亮雖然騙了周瑜不對在先,但周瑜要殺諸葛亮就更不對了。諸葛亮知道周瑜氣盛,頭一歪避開磚頭,也暫不如何,從容脫身而去。

諸葛亮說動孫權與劉備結盟後,兩家既開始配合作戰,又開始了內部鬥爭。周瑜先是讓諸葛亮帶兵遠道去切斷曹操的糧道,後又讓諸葛亮去準備十萬支箭,好江麵迎敵,處處為難。

諸葛亮見周瑜不容他,心中冷笑,私下讓魯肅給了他五十隻船,船上紮滿草人,趁夜霧開往曹操方向,一路虛張聲勢,呐喊不已。曹操受驚,又疑對方有後援,不敢應戰,命手下隻管放箭。於是曹兵拚命地朝五十條草船射箭,不多久就密密麻麻射滿了。每條船五六千支,一共數十萬支箭就此到手。周瑜見諸葛亮草船借箭,如有神助,大驚失色。

不久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周瑜見天時不利,急得病倒了。諸葛亮於是大施法術,在七星台上仰天暗祝,借來東風。有了這東風,才有了接下來的火燒赤壁。周瑜見諸葛亮道行高深,駭然道:“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及早殺去,免生他日之憂。”於是派人追殺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已飄然遠去。

諸葛亮啟示錄

○合作時就必須合作,但要時刻提防對方下黑手

諸葛亮與周瑜二人都是絕頂聰明的人物,周瑜死時曾歎“既生瑜,何生亮”,雙方互相欣賞,互相較勁。他們的合作是利益使然,一旦勝利必會出現重大分歧。

平心而論,開始時諸葛亮雖然騙了周瑜,假說曹操要搶他的小喬,但完全也是出於善意,想與東吳共同抗曹。周瑜一開始就怕諸葛亮壓住自己,處處為難諸葛亮。諸葛亮善忍,以大局為重,把周瑜當朋友,盡量滿足周瑜的需求,並在關鍵時候借來了東風。即使這樣,周瑜還要殺人,那就隻好走開了,從此各走各的路。

在雙方合作時,諸葛亮總是配合周瑜,但周瑜總想從背後給諸葛亮拍上一磚頭。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周瑜的心,於是果斷離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周瑜到底沒能奈何諸葛亮,諸葛亮把事情安排得天衣無縫,在一個縫隙口上從周瑜眼皮底下大搖大擺地脫身而去。

53製造局勢的頂級工程師

用最大策劃實現最大變化

大舉動來自於大策劃。成大事者總有一種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策劃的念頭,而這一點尋常人是不敢想象的,所以隻能幹些小打小鬧的事。

強者謀事的手段

天道洶湧,一切變化都在變化中。當一切變化都不變了時將出現靜止,靜止孕育新一輪更大變化。靜止時若能心參造化,思奪神明,便可以用最大策劃實現最大變化。諸葛亮一生有兩個大策劃:一是聯吳抗曹,成功了;二是助劉備統一中國,因劉備的中途死亡而未實現。總的來說,諸葛亮有效地阻止了曹操一統天下的企圖,用最大策劃實現了最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