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啟示錄
○人不是神,可以創造奇跡,但不能創造神跡
諸葛亮智商絕高,但以劉備集團的幾千人擋曹操的幾十萬人,這還是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這不是懸殊幾倍,而是懸殊百倍之多,諸葛亮不是神。就算他是神,曹操也會見神滅神,所以諸葛亮不能硬碰硬。
諸葛亮為劉備獻的第一計是吃掉荊州,接管劉表兵馬錢糧,以荊州抗曹操。劉備要行仁義,不從。
諸葛亮的第二計為戰略轉移,劉備知他熟地理,當然同意。
諸葛亮的第三計是立足江夏,以占地利,劉備因此而戰後重生。
諸葛亮在幾千人對抗幾十萬的情勢下,能保劉備主力不毀,還有個安全的地方落腳,可謂高人。
當然高人也有應付不了的事,高人也不能想怎樣就怎樣,這回劉備如果沒有孔明,曹操一定會把他一鍋端。孔明創造了奇跡。即:
大勝——不可能
小勝——可能
大敗——難免
敗後重生——可以做到
這就不易了,從這一角度講,劉備又勝利了,因為就算有曹操幾十萬大軍晝夜追殺,還是追不到劉備。荊州是諸葛亮的地盤,地理爛熟。山高水遠,曹操的北方兵吃苦不小。
40翻身之術不可傳
螞蟻咬腳心掀翻大象
翻身術是指在弱勢情況下,能夠以智力打敗強者。螞蟻咬腳心掀翻大象,則為一招。
強者謀事的手段
大象全身堅如厚甲,仿佛堅不可摧,但大象也有死穴,那就在腳心。螞蟻隻要咬準大象的腳心,大象一癢一痛就會轟然倒地。劉備聯合孫權,咬準了北方兵不擅長水戰這一點,將曹操騙到長江上決戰,結果一陣浪打浪接一陣風吹火,將曹操這隻大笨象掀翻倒地。
劉備被曹操追殺到江夏後,馬上與諸葛亮商量如何反敗為勝。諸葛亮指出,當初他在臥龍崗與劉備定下的“聯吳抗曹”的大計是到實現的時候了。劉備稱好,諸葛亮於是飄然至吳,舌戰群儒,並有效地激發了周瑜、孫權二人的鬥誌,孫劉正式結盟,共同布置、共同防守,迎戰曹操。
劉備采用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策略,一下子有了強大的盟友,實力驟增,信心暴漲。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協同周瑜作戰,孫劉終於憑鬥智鬥勇取得了赤壁之戰的輝煌戰果,平地大翻身,從此與曹操平起平坐,逐漸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劉備啟示錄
○大象越龐大。越容易被掀翻
曹操霸氣十足,本部兵馬五十萬再加上荊州兵馬二三十萬,號稱百萬大軍,吃了劉表馬上要吃劉備孫權,結果把二人逼急了,結成了本來不可能的聯盟。
曹操本來就驕傲,現在見劉備被打得滿地找牙,十分開心,打好如意算盤,準備把劉備徹底葬送。孫權嘛,碧眼小兒而已,他老爹孫堅倒是能與我有一拚,如今小鬼當家,還不被熊吃了?
劉備與孫權看準了曹操的心理,所以抱著決一死戰的英雄氣概來作戰。同時他們深知自己智慧並不高,所以把大事交給諸葛亮與周瑜聯手來做,他們負責穩定軍心,充足後勤。
在孫劉結盟期間,有過幾次窩裏鬥,到底雙方都忍下去了,大敵當前,必須團結!
劉備謙虛而堅毅的性格在這次大戰中體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螞蟻雖小能掀翻大象,他曹操就算是天兵天將,也要被大卸八塊。
劉備越敗越精神,越敗越智慧,這樣曹操便不足畏矣。
○不要羞於與陌生人打交道
劉備與孫權之父孫堅曾是戰友,但與孫權沒有任何交情,事前隻聽說孫權子承父業把江東經營得不錯,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基本上是陌生的。交往倒是有一次,說來也是劉備有遠見:當初劉備在荊州依附劉表時,孫權殺了劉表的守邊大將黃祖,當時劉表要報仇攻孫權,被劉備以抗曹要緊勸止了。假使那次劉備讚同甚至參與了劉表打孫權,那麼赤壁之戰前孫劉很難結盟。
劉備一生小心謹慎,屢有後福。他既不得罪劉表,也不輕易得罪孫權,於是有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的好運。